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对策探讨

孟钢铜

桂林森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桂林 5425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心,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确立了方向。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是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意义,指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对策,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对策

1引言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意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现实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自启动以来,农村村容、村貌,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以前复杂,所承担的任务远比以前艰巨,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远比以前明显,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例如,如何调动政府、社会、市场、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将改造提升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等。针对相关的问题,笔者将一一进行分析和介绍。

2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2.1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意义

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转变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是以改造的实用性为原则的,致力于把饮用水安全、医疗卫生、街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落实到实际中,切实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脏、乱、差”,这是人们对农村的一贯看法,农民晴天会沾上一身的灰尘,下雨天会溅得一身泥。所以,落实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健康地生活。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深度挖掘农村的潜在价值。

2.2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主要内容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是在政府的号召下对农村进行的规划,该规划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有所类似,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类型,比新农村建设更全面更具体,实施性更强,是新农村建设的新趋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规划工作,这是后续落实改造的基础保障。规划工作要以农村面貌改造的原则为基础,切实发挥其实用性的目的,所以在做规划的时候要做好实地考察、让群众参与其中、强调规划的实用性。规划是为群众服务的,所以让群众参与其中可以最大化体现改造的意义,在尊重村民的基础上做好的规划在未来的实施中也会更加顺利。另外,深入展开现场调研,才能掌握村中的基础资料,做好规划的工作。规划是指导,是整个改造工作的蓝图,实施则是具体的操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大方向,即农村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是保障农村大街小巷的整洁通畅,这需要彻底清理街道、学校、房前屋后等公共场合的垃圾,配合对农村违章建筑的拆除和断墙断壁清理,可以从整体上改善农村的形象,使农村更加美观。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重点工作,这其中包含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街道与绿化带的建设。对于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系统建设,可以在街道的两边建立排水沟,或者通过铺设下水道的措施,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垃圾处理则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当然也可以鼓励村民分类处理垃圾,通过自己的沼气池实现垃圾的再次利用,最终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

3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3.1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

3.1.1重点村的选择应结合农村实际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各地把高速、高铁、国道干线沿线作为重点村进行改造提升。应否把高速、高铁沿线村作为重点村发展,应当充分证论。巨大的高铁噪音对沿途村民具有严重的影响,两高沿线的村庄,特别是小型村庄不但不应该列为改造的重点村,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考虑整体搬迁。

3.1.2农村面貌改造程度不平衡

农村整体面貌改造是分步骤实施的。就目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实施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行政村,由于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的大力培植,村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基本达到了“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新农村要求。而没有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村庄,财政拨款极少,村庄面貌没有标本性改变,基本维持在环境卫生整治阶段的水平。

3.1.3现有的改造模式难以持续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试点村在改造资金的筹措上,财政投人占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可以说这些村庄面貌的改变,是省、市、县财力堆起来的!虽然帮助农村改造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应有的职责,但面对全省所有的农村,政府短期内财力难以支撑。所以,政府“全包”或者“多包”这种改造模式只适合少数村落改造,所有农村的改造如果都由财政投人,短期内难以保障。这种模式只能维持一时,不可持续。

3.1.4村民自觉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村民保持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较差,不能自觉履行,更不能积极主动,导致农村的环境卫生在整治和改善方面极易出现反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不足。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花大力气广泛宣传和教育,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群众切实转变观念,摒弃陋习,崇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

3.2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对策

3.2.1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工作的选择要结合村庄现状存在的普遍问题,将规划编制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基础和前提,坚持规划先行,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聘请有资质、水平高的规划单位和设计人员,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能照搬城镇建设模式,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彰显地域文化。

3.2.2空间优化,风貌构建

在充分尊重农村所在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农村传统风貌,延续农村空间格局,提炼农村所在地地域文化符号,并将其运用到农村建设中,既有利于打造农村的名片,提升农村的生活环境,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又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因此从农村实际出发,必须采用适宜的农村空间风貌规划路线。

3.2.3落实经费,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应加大村庄面貌改造提升的财政投入,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运转经费。动员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为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群众筹资筹劳、社会力量支持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破解资金短缺难题,营造全社会支持、关爱、服务村庄面貌改造提升的浓厚氛围。

3.2.4机制创新,确保长效

体制机制创新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为长效机制,并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动农村资源要素可抵押、可流转、可交易,增强改造提升行动的内在动力,建立农村环境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是一个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新发展的地区可以借鉴发展好的地区,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共同完成农村面貌改造的工作,着力破解难题,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工作举措加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杨静,祝艳茹,赵鑫,李博丽.浅谈精准扶贫对改造农村面貌的影响——以衡水阜城县小路村为例[J].广东蚕业,2019,53(04):150-151.

[2]段培姿,霍保安,高晶.发展衡水市休闲农业促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J].现代农村科技,2016(09):77-78.

[3]张永明.以蔡峪村为例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6,42(09):24-26.

作者简介:孟钢铜(1985–),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施工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