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李富红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对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实施康复护理、针灸治疗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2019.7-2020.7期间选出58例脑出血术后后遗症病人,根据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针灸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对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实施康复护理、针灸治疗有利于其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脑出血;术后后遗症

脑出血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都比较高。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方式治疗,能明显降低其致死率、致残率,但脑部在血肿的压迫下极易引起术后后遗症,表现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病人中实施针灸、康复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7-2020.7期间选出58例脑出血术后后遗症病人,根据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照组内有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46-84岁,平均(59.45±2.34)岁。而观察组内有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45-86岁,平均(59.47±2.3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针灸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康复护理:(1)康复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病人,指导家属帮助病人进行被动锻炼,包括下肢内收、下肢外展、左右转动上肢、上肢抬起、髋关节屈伸锻炼等。对于偏瘫肢体可抬举的患者,需鼓励其下床进行主动锻炼,逐渐恢复行走功能。(2)按摩护理: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使用按摩揉捏四法对病人患肢实施按摩,以利于其肢体血液循环,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3)药浴护理:选择红花20g、乳香20g、透骨草20g、艾叶20g、伸筋草20g、川芎20g等中草药,用纱布将其包裹,然后放入水中煎煮20分钟。待药液温度降到适宜时,用药液熏洗患肢,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4)语言和吞咽方面的康复护理:对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指导其进行吞咽动作、咀嚼肌、舌肌、咳嗽等锻炼,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康复。对于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指导其进行语言神经锻炼、舌部功能锻炼,并使用简单的句子、单词和患者沟通,以促进其语言功能的康复。

1.2.2针灸:对偏瘫肢体部位的合谷穴、足三里穴、尺泽穴、手三里穴、肩井穴等实施针灸,每次针灸半小时,每日针灸两次,连续针灸30日。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护理后6个月时,观察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其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能力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X±S”表示,用t值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分析护理前后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X±S

组别

运动功能评分(分)


生活能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后6个月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后6个月

观察组
(29)

14.23
±
3.15

25.45
±
4.75

28.45
±
5.24


37.56
±
7.36

54.64
±
2.86

79.64
±
3.56

对照组
(29)

14.21
±
3.17

18.35
±
3.95

19.43
±
4.56

37.62
±
7.34

42.56
±
1.96

56.76
±
4.75

t值

0.0241

6.1891

6.9928

0.0311

18.7626

20.7568

P值

0.9809

0.0000

0.0000

0.9753

0.0000

0.0000

3讨论

脑出血具有死亡率高、病情危急、发病急骤等特点,即使采取手术治疗,术后也易出现各种后遗症。但病人神经受损之后,中枢神经会激发代偿功能、重组功能,不断修复中枢神经系统。为此,需对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促进其受损的神经元再生,进而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

既往,常使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后遗症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其康复模式是从康复锻炼指导、按摩护理、药浴护理、语言和吞咽护理等方面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加速病人偏瘫肢体血液循环,进而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2]。但其在受损神经元再生方面效果不理想,所以,无法有效改善脑出血术后后遗症。为此,需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灸治疗,对合谷穴、足三里穴、尺泽穴、手三里穴、肩井穴等穴位实施针灸,不仅能起到温经通络的效果,还能有效刺激病人脊髓神经元、大脑皮层,进而促进其运动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等修复,最终逐渐恢复病人患肢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3]。本次试验显示,采取针灸、康复护理干预的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比单独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获得的效果要更理想,说明康复护理、针灸有利于脑出血术后后遗症病人正常神经回路、运动程序的创建,进而有利于其后遗症的康复。

综上叙述,术后对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实施康复护理、针灸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池洁珊.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7):1076-1077.

[2]郭香凤,单敏,卓淑媛.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9):181-183.

[3]郑桂英,涂其银.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