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汤倩雯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南院 安徽省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患者,均于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60,应用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组(n=60,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更佳,相比于常规护理,接受康复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导致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此外,脑卒中致残率高,患者常遗留失语、偏瘫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20例患者,均于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60)与常规护理组(n=60)。康复护理组中,男、女比例为38∶22,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为(62.44±5.13)岁;常规护理组中,男、女比例为39∶21,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为(62.34±5.23)岁。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疗要求,排除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采取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体位安置:患侧上肢外展、外旋,伸展肘部,前臂后旋,伸直腕与手指,拇指外展;及时为患者更换体位,预防压疮。(2)患肢按摩:采取按法、滚法和手法等技术进行按摩,指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操作进行肢体的内收、外展、伸屈,按摩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上肢到下肢,其中手部以及肩部和踝关节是重点的按摩区域。(3)坐位训练:床头摇高30°,指导患者坐于床头部位,坐立时间较长后调整床头倾斜角可增加10°倾斜度,最大 倾斜度<90°。(4)上下床训练:可站立者协助其下床训练,侧卧于离床30cm处,手支撑身体慢慢平稳做起;床边坐1~2min后在助步器辅助下站稳,缓慢移动臀部、患肢,再坐到床边。(5)站立坐下训练:坐在50cm高的椅子,健肢负重,患足1/2处负重,一只手置于椅面上,另一只手置于正前方的助步器上,前移臀部,双膝微弯,慢慢站立,身体慢慢后移,双脚接触椅子边缘,慢慢将重心降至患侧手上,触及椅子扶手慢慢坐下。(6)步行训练:选择大小合适、舒适度好的运动鞋,在没有障碍的平地上进行训练,可借助助步器材(平衡杠、手杖等),肘弯曲30°,握住助步器把手,健肢负重,两脚自然分开站立,依照助步器-患肢-健肢的顺序慢慢进行步行训练;平地行走训练后可慢慢练习越障步行、独立步行等,循序渐进,避免劳累。(7)生活能力训练:为患者制定好详细的训练计划,从日常生活做起,如洗漱、穿衣、吃饭、如厕、上下楼梯等。(8)术后合并偏瘫患者。保持病室整洁干燥,温湿度适宜,进一步避免外部环境刺激皮肤;可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擦拭,2次/d,尤其是两侧肩胛、臀部髂脊等长期受压处,可视情况增加擦拭次数;此外,每2h给予患者翻身叩背一次,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并有效清理呼吸道。(9)预防肌肉萎缩、挛缩护理。对有功能障碍肢体进行物理按摩刺激;对患者肢体关节进行抵抗运动,配合按摩气压、电针仪器等进行康复治疗,并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康复运动相关操作,反复进行运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10)预防肺部并发症。定期、定时对患者吞咽反射进行NIHSS评分,根据吞咽反射障碍严重程度,制定清理呼吸道时间表,定时利用负压吸引器吸痰,翻身叩背肺部排痰,同时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叩背排痰意事项,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11)预防泌尿道感染。女性患者需用沾取碘伏的棉球擦拭尿道口,男性擦拭龟头,2次/d,保证尿道卫生,减少细菌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0a1c8dbc66aa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明显不同,康复护理组较满意患者人数为25例,占41.67%,满意患者人数为32例,占53.33%,不满意患者人数为3例,占5.00%,总满意率为95.00%;常规护理组较满意患者人数为22例,占36.67%,满意患者人数为15例,占50.00%,不满意患者人数为8例,占13.33%,总满意率为86.67%。康复护理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4535,P<0.05)。

2.2负性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康复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60a1c8dbc66aa_html_ba6008e29a2868bf.png

2.3生存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康复护理评分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60a1c8dbc66aa_html_939a89092a21deb6.png

3讨论

脑卒中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已成为世界各地共同的健康问题。脑卒中死亡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护理组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且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主要问题,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目标,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近几年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康复护理模式,以脑可塑性与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个性化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康复治疗周期,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尽早恢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且能降低致残率,护理好评率高,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周洁.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2):110+112.

[2]徐凤梅,王岩,张智虹,王庆霞,孙丽娟.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4):123-125.

[3]刘桂霞.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3):158-159.

[4]司徒美芳.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91-92.

[5]吕栅瑾.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