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预防性护理在 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爽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810000


摘要: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预防性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中的临床效果。借助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这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登记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所采用的方法为预防性护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MDRPI的概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试验结束后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MDRPI发生率进行计算,得知对照组MDRPI发生率为16.65%,实验组MDRPI发生率为4.76%,因此该结果足以说明实验组MDRPI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本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ICU;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

引言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出现的原因是不当使用医疗器械所造成的一类损伤,对该类患者进行观察,可知患者损伤部位的形状与医疗器械形状基本一致。相关调查表明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一般在1%-34%,当患者发生这一损伤后,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感,不仅影响原有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更容易引发医疗纠纷。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病人相对较多,且一般所患疾病也较为严重并复杂,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多且复杂,例如鼻导管、鼻饲管、吸氧面罩、气管导管、气切套管、尿管等,且该类器械使用的频率也更高,因此更容易发生器械性压力损伤。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使用预防性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MDRPI的发生率,所以为了减少ICU出现MDRPI风险,本文对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详细过程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4位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为:①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未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情况;②该患者存在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例如曾经使用过鼻导管、吸氧面罩、气管导管等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医疗器械,连续使用一种或多种,使用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2小时,该类患者具有MDRPI发生的风险;③患者未曾患有皮肤病,或者所患皮肤病相对较轻。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较多,为23例,女性患者相对较少,为19例,年龄范围分布较广,即在26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1.23岁左右;实验组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在25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根据医生安排使用相关的医疗器械或撤除使用医疗器械,对患者所住床铺进行按时清洁,并根据患者要求调整体位。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营养物质摄入进行指导与支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情况,做好记录,一旦出现破损,及时给与治疗。在出现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时根据医生的嘱咐做好相应的治疗与处理。

对试验组则采用预防性护理,护理的过程与步骤主要包括一些几点:①对患者的病情加强观察与评估,护理人员对该类病患进行护理时,可根据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时间的长短以及接触部位所产生的压力情况,同时结合WATERFLOW量表对患者发生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以此实现对MDRPI发生风险的预测,如果经过测试后,发现患者存在这种风险,则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所使用医疗器械的类型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每天2次的器械下皮肤检查,该检查主要是为了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出现发红、潮湿、破损等现象,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同时也应对患者家人进行,即给家人蒋杰MDRPI相关知识,并进行健康指导与预防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MDRPI,加大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与鼓励,以此消除患者对该类疾病的顾虑与紧张感,进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压力性损伤的评定: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每天定时观察患者的皮肤软组织,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情况进行判定,该标准为NPUAP,由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制定。其中压力损伤分为不同等级,①1期压力损伤的皮肤完整度较高,即出现指压红斑,但皮肤相对完整,如果患者肤色较深,则可表现出不同颜色,但不会出现紫色或栗色;②2期压力损伤相对1期稍许严重,其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缺损,皮肤真皮层出现部分暴露的情景,伤口以红色或粉红色为主,皮肤组织相对湿润,皮肤周围出现浆液状的水泡;③3期压力损伤一般表现为身体皮肤全层皮层缺损,在患者伤口处可以看到明显的皮下脂肪与肉芽组织,伤口边缘呈卷状;④4期压力损伤更加严重,其主要表现是全层皮层与组织的缺损,伤口暴露于外,肌肉、筋膜、肌腱以及软骨或骨头等可肉眼看见的裸露,伤口处有明显的腐肉或者焦痂。⑤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全身存在多处深度未知的皮肤和组织缺失; ⑥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该类损伤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指压不变白,即出现深红、栗色或紫色皮肤改变的现象,同时该类损伤也包括医疗器械相关性损伤和粘膜压力性损伤。

(2)护理质量评价:在患者出院前,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该评价主要涉及 MDRPI 相关知识,医疗器械的使用,敷料使用以及健康宣传等几个方面,每个项目下设计10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1分,量表总分为50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也越好。

(3)满意度评定:科室可根据病人情况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表,一般而言满意度调查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即MDRPI 知识讲解、健康宣教、医疗器械常识指导、 管道管理、敷料使用、体位摆放、床铺整洁情况、与皮肤接触器械护理、营养支持和出院叮嘱等调查, 每个项目下面设计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很满意对应的分数为3分,满意对应的分数为2分,不满意对应的分数为1分,满意度调查的总分为30分,问卷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P值小于0.05,所以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 MDRPI 发生率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发生率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MDRPI发生率

分组

1级

2级

3级

4级

总发生率

参照组(n=42)

3(7.14)

3(7.14)

1(2.38)

0(0.00)

7(16.66)

实验组(n=42)

1(2.38)

1(2.38)

0(0.00)

0(0.00)

2(4.76)


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下表2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分组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n=42)

35.64+5.32

20.68+4.56

实验组(n=42)

44.81+4.84

25.47+5.13


3 结果

临床护理所面对的问题多种多样,而MDRPI 是其中的一个难题,入住ICU的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MDRPI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感染的风寒,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当前医学界认为引发细胞形变、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等主要是由外界持续外力作用而引起的, 而医疗器械所产生的压力则是这一持续外力的主要来源,也是MDRPI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机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与传统压力性损伤机制相对一致。在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局部皮肤的微环境变化进行研究,同时提高了局部皮肤微环境变化在发生压力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若在皮肤表面长期使用医疗器械,可改变皮肤温度,对皮肤造成一定改变,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浸润或者酸碱度紊乱,进而皮肤的屏障功能被削弱,最终引发MDRPI。试验表明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使用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更佳优异,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荐应用。


[1] 李红.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3):334-335.

[2] 农礼荣、邓贺文、黄庆萍、杨凤玲.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v.27;No.586(27):194-197.

[3] 苏丽, 张霞, 张莉通讯作者.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农礼荣、梁林丽、黄庆萍. ICU专科护士小组在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防控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v.17;No.530(32):104-107.

[5] 陈晗. 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v.23(21):151-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