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舞蹈学生家长的期望值和教学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3

试论幼儿舞蹈学生家长的期望值和教学现状

李哲

宁波青少年宫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 长期研究认为,幼儿舞蹈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当代的家长们对幼儿舞蹈训练有着不一样的期望值,这直接影响了幼儿舞蹈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实际调查基础上,分析幼儿舞蹈学生家长的期望值及幼儿舞蹈的教学现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舞蹈发展的专业对策。

[关键词] 幼儿舞蹈 家长期望值 教学现状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感受力等作用明显,同时还能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性,激发幼儿潜能,接受其对美的熏陶和审美能力。所谓期望值,是指人们对客体运行所实现的目标在主观上的一种预期,就舞蹈教育而言,就是家长对幼儿学习舞蹈后所能达到目标的一种主观期待。在对文章所涉及的问题的调察中发现,家长对幼儿的舞蹈学习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期望,一种家长是抱着功利化的态度看待幼儿舞蹈的,他们让孩子学习舞蹈,单纯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参加各类比赛,以期望能取得较好名次,为日后进入艺术类院校做准备。在这样的期望值驱使下,家长只关注孩子们的舞蹈动作是否规范,技术是否到位,舞蹈技巧是否达标,没有照顾到孩子的情感体验。还有一种家长是希望孩子通过舞蹈教学提升个人素质,锻炼孩子的气质,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让孩子自身去审视美的状态,他们强调孩子在舞蹈中是否能快乐,显而易见,这种期望对孩子的发展是更为有益的。本文将对家长对幼儿舞蹈学习的期望值进行论述,并提出改变舞蹈教学现状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舞蹈学生家长对学习舞蹈素养期望值

为了解家长对幼儿舞蹈的期望值,我在宁波随机抽取了100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送孩子参加舞蹈培训的初心和目的,并据此将他们对幼儿舞蹈的期望值进行整理,界定出功利性期望值和理性期望值两种分类,进行分析 。

(一)功利性期望值

本文界定的功利性期望值是指家长不顾及幼儿的想法,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迫使幼儿去参加舞蹈训练。

通过对调查对象所获得的数据的分析,65%的家长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日趋强烈,觉得女孩子必须会跳舞,所以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其送进舞蹈培训班进行训练,让孩子接受舞蹈教育。35%的家长功利性思想更加明显,其主要目的不单单是让孩子会跳舞,更要求孩子熟练掌握舞蹈技巧技能,有机会经常参加一些竞技类活动,争取获得好名次,以此为自己的孩子“加分”,获得别人更多的赞美。他们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肢体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体验。

我们都知道幼儿年纪尚浅,很多骨骼还不够成熟,他们长时间地参与舞蹈训练,做技巧技能训练很可能挫伤肌肉,对身体发展不利,而25%的送孩子进入舞蹈培训班进行训练时,没有严格考察培训班有没有专业资质,教师有没有专业水平,很容易对幼儿造成身体伤害。如今,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幼儿参与舞蹈训练导致受伤的新闻事件。2018年2月18日,一则“幼儿在练习下腰时导致终身瘫痪”的新闻依旧历历在目,孩子的一生就这样毁了,正是因为家长的功利性思想在作祟,孩子们应该从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到舞蹈的喜悦,而不是一味地参与技巧技能培训,达到尽善尽美,这样的舞蹈教育没有考虑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理性期望值

本文界定的理性期望值是指家长在尊重幼儿想法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幼儿,让幼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想法,旨在使幼儿在舞蹈中获得快乐。

这部分家长主要是想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成长的喜悦。他们更关注孩子的素质发展,考虑到幼儿学习舞蹈可以锻炼其本身气质,在训练中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力,他们对学舞蹈能为孩子带来的外在的名誉等的要求不高,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舞蹈教育具有很多方面功能,比如德育功能。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但是现在的幼儿依旧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时候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他们的思想道德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孩子只知道有“小家”,不知道有“大家”,或多或少排斥社会和他人,对家庭过分依赖,对社会的感情认知比较狭隘,缺乏理智和与时俱进的社会观。对此,幼儿教育方面仅仅关注保护,着眼于文化知识灌输而忽视全面素质的提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儿童集体舞蹈课程的设计,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身体,促进身体方面的强健,更能通过特有的学习体验,培育他们的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水平。另外,舞蹈教育还具有心育功能。天性顽皮、喜欢模仿、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爱漂亮、富有幻想力以及情绪敏感而不稳重,这些都是幼儿的普遍特点。而这些特点同舞蹈的许多要求有相吻合之处。在所有的教育类别中,舞蹈教育是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要求的施教领域。幼儿舞蹈既可以极大地满足孩子们好动和模仿的要求,同时,置身于舞蹈艺术的童话般的富有幻想色彩的意识中,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幼儿好奇、幻想和爱美的特殊心理。严格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和调动、丰富的舞蹈表情都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乐于表现的特点,使他们真正得到兴奋和快感,促进其健康的心理发育。从这些角度来说,家长应该感受到幼儿舞蹈对促进孩子素质发展的作用,不要一蹴而就,要摒弃功利性思想,尊重孩子的内心,不但有强健的身体,更要有有趣的灵魂。

二、功利性期望值下的幼儿舞蹈教学

21世纪的激烈竞争也催生了家长的功利化思想。他们觉得孩子学习舞蹈,同学习炒菜做饭没有区别,重点应该是技能层面的掌握,如跳得规范与否,跳得是否精确,但缺少对孩子在舞蹈教育中所受到的艺术熏陶和审美的思考。一些幼儿教师虽然清楚地意识到幼儿最需要什么,但受制于家长的主观要求,教学中重技巧,轻情感。部分幼儿教师在口头上都认同舞蹈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但是一到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容易把视线放在纠正幼儿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舞蹈身姿的完美性以及动作的合乐性方面,他们周而复始地教导幼儿做一些舞蹈动作,规定幼儿的手和脚必须放在什么角度,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他们没有切实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舞蹈人格,使舞蹈学习成了另类广播体操。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如何能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享受舞蹈过程的愉悦性,怎么可能获得长远发展?

有功利性思想的家长希望舞蹈教师多关注孩子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孩子能完美地跳舞,以便为孩子日后进入这个舞蹈行业奠定基础,如果他们看到舞蹈教师为孩子安排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希望孩子从舞蹈中获得快乐的家长看到舞蹈教师一味为孩子传授舞蹈技能,将跳舞变成一种机械训练,也会产生一些不满,他们不希望孩子变成跳舞的“机器”。如何均衡幼儿家长的期望,让孩子既跳得有模有样,又跳得有范儿有趣,对舞蹈老师提出了更噶的要求。简而言之,现实和期望之所以形成这些差距,同舞蹈教师的教育技能有很大关系。

三、转变幼儿舞蹈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理性期望值的增加

幼儿的发育特点,要求不能一味强调舞蹈动作规范性,否则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身体,导致他们发育不良,这种代价是难以弥补的。科学的符合幼儿发育特点的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气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家长不正确的期望值,改变家长的非理性思想。我认为,专业引领下考虑家长期望值的幼儿舞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舞蹈教学理念的转变

舞蹈是一种艺术之美,应该让幼儿获得快乐。要使幼儿从舞蹈教育中获得素质发展,就要转变对舞蹈的看法,家长摒弃非理性思想,要看到舞蹈教育的德育、智育和心育功能,要使幼儿真正爱上舞蹈教育,家长和幼儿教师都要更新教育理念,要充分意识到,舞蹈教学最终要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所谓成功的手段。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生活,丰富舞蹈题材。教师要将孩子们的特点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匹配。比如小班孩子可以选择如“哈巴狗”“小青蛙”等音乐形象突出、生动夸张、易于表现的舞蹈,能充分表现孩子的纯真可爱。大一点的孩子舞蹈基础较好,可选择一些动作稍有难度,具有一定韵味的舞蹈,同时考虑到男、女幼儿不同的特点,都应有所兼顾,如“中国功夫”“好儿郎”等内容必定深深吸引着聪明淘气的男孩子,而女孩子们则更青睐于“金孔雀”“掀起你的盖头来”。

另一方面,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教师要挖掘幼儿身边新颖有趣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总因穿错衣服、裤子、鞋子,闹出不少笑话,里外分不清、正反颠倒,稍不留神,两条腿捅进一条裤腿儿里。事情虽小,反映出幼儿对事物的特点记忆不牢,做事粗心马虎,在家里依赖大人的现象。舞蹈《穿衣》就是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为出发点来创编的作品。练习这样的舞蹈,可以让幼儿在舞蹈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学会穿衣服。总之,不要刻意追求幼儿的动作完美性,关键是要让幼儿享受到舞蹈的快乐。

教学中,教师也要及时跟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并邀请家长通过课程观摩、汇报演出等的活动的参与,跟孩子共同体会到舞蹈带来的快乐,从而真正懂得舞蹈教育特别是幼儿舞蹈教育的实际意义,也有助于家长理性期望值的增加。

(二)快乐学习综合教学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育应该使儿童获得快乐。陈鹤琴也提出过相同观点。幼儿年纪尚浅,虽然对舞蹈有一种天然的热爱,但是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舞蹈教育中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的舞蹈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快乐。

一方面,教师要合理使用观察模仿法。所谓观察模仿法,是指教师指导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熟悉音乐,模仿他人表演。对一些较难的组合动作,教师要分解示范,降低幼儿模仿的难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用观察模仿法教学时,孩子的动作应该是准确且充满感情的,这方面,教师的点评务必简明直接,才能引导幼儿掌握观察模仿法的规律。当然,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幼儿模仿舞蹈动作,鼓励孩子在规范的基础上勇于自由表达也很重要。比如《小花猫》这个舞蹈,一般都是放音乐、学动作,老师示范怎么跳,孩子模仿跳什么。这样教不是说不好,只是教出的孩子都千篇一律,缺乏灵气和个性。可以换一个方法教,比如让孩子反复地听音乐,脑子里最好能浮现出欢乐活泼的画面感,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然后自由做出喜欢的舞蹈动作,激发幼儿的舞蹈兴趣,释放幼儿的活泼天性。毕竟,一千个孩子,就应该跳出一千只不同的小花猫。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应用游戏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由于它深度契合了孩子的天性,因而是非常重要方法。所谓游戏法,就是教师根据舞蹈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儿童游戏,寓教于乐,组织孩子们在玩中学的一种方法。幼儿的天性是好动的,是容易兴奋地,听到熟悉的韵律,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跳了起来,加上老师的指导,很容易就会掌握一些基础的律动。游戏法教学的音乐选择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孩子喜闻乐见的音乐,辅之以形象的舞蹈动作,很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并接受。熟悉的音乐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据此在游戏中编排一些舞蹈,则能不受到孩子的欢迎啊。另外,还可以在游戏中编排一些有角色,有简单情节的模拟性舞蹈,如模仿小兔子蹦蹦跳、鱼儿游泳等动作。游戏方法从本质上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对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的效果非常有帮助。

(三)童谣与舞蹈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

毋庸讳言,幼儿舞蹈综合性、艺术性非常强,包含了舞蹈、音乐、童谣等。特别是童谣,非常能体现幼儿舞蹈的特点。教师要在舞蹈教学中将童谣与舞蹈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根据童谣自编舞蹈。其实,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关键要靠教师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选出一些适合表演的童谣歌曲,如《一分钱》《小鸭子》《走路》等,先让孩子反复听,必要时老师可以做一些提示和示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将创意展现出来。在音乐中,他们不受约束地创造出美、想象出美,这就比教师教的死记的知识要有益得多。

在幼儿创编中,教师不必要求幼儿把舞蹈创编得尽善尽美,允许幼儿创编中的稚拙和孩子气。注重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引导孩子展示个性,按照他们的理解完成舞蹈动作,真正使孩子感受到他们在为自己跳舞。如笔者在实践中引导幼儿们创编了舞蹈《蝴蝶飞啊飞》,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和我一起进行舞蹈的编排。我先引导幼儿想象蝴蝶飞的样子,蝴蝶在花丛怎么飞舞,遇到大雨的时候怎么飞舞,一群蝴蝶又改怎么飞,这些创编都来源于孩子平时的观察所积累的经验,动作千姿百态,富有童趣。当孩子成为舞蹈的主题,孩子们跳舞不再是成人想法的复印机,而成为彰显自我的放映机,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时代在进步,人们欣赏水平日益提高,幼儿舞蹈的教学方式更应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家长也应该树立理性期望值,摒弃功利化的期望值,要意识到幼儿舞蹈要以天真烂漫、聪明活泼为主题。舞蹈教育有着多方面功能,它是德智体美劳的多重载体,家长要将舞蹈教育视为促进幼儿素质发展的路径,摒弃功利化思想,认识到舞蹈不仅仅是一项技能,它应该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求知的动力。教师也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富有创意的舞蹈教学,释放幼儿的天性,为孩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莉琪、方富熹、皇甫刚.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J].心理学报 2002,10

[2]]陈洁.浅谈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J].新课程,2014,05,

[3]贾岚.幼儿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界,2011,01.

[4]李丁辛.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J].北方文学,2011,12.

[5]李婷.回首与前瞻一由中国舞蹈教育引发的思考[J].舞蹈,2010,11.

[6]罗佳.幼儿舞蹈教育作用和方法浅论[J].中华青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

[7]杨建中.浅谈音乐在舞蹈训练中的教育作用[J].舞蹈,2010,09.

[8]杨晓颖.浅谈学前舞蹈教育的游戏教学法[J].大家,2012,05


李哲(1981.07-),女,汉,浙江宁波,小学音乐中级教师,本科,单位:宁波市青少年宫,研究方向:儿童舞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