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怎样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张秋

( 云南省昌宁县第二中学 云南省保山市 678100 )

摘要:高中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处在一个上下衔接的时期,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巩固时期,也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要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在了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在运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作用和成绩,对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有裨益。因此,本文针对探究性学习如何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如何引导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

现阶段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极为容易,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去适应时代的变化。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教师要革新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让我们的新方法更适应当代教育的浪潮。但是,许多教师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显得捉襟见肘,束手无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1],把往常只注重学习的高中课堂带到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彻底落伍,它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加快速度推进课程改革的脚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滞后性,这样才能在发展的浪潮中带领学生徜徉知识的海洋。

一、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无论哪一个教学阶段,课堂氛围都很重要。所以,在教学时, 教师要特别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是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趣味,使教师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课堂上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料, 创造客观直接的教学情境[2], 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保持精力集中。这样一来,拉进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然后不断提出问题,克服问题。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多媒体打开,为课堂做准备。首先,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朗诵视频,让学生跟随朗诵视频默读课文。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朗读,把课文中最有气势的句子找出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再者,教师把词作背景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写的,当时毛泽东在湖南主持农民运动失败,被派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经过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景,毛泽东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教师多媒体可以放一张岳阳楼的图片[3],配上背景音乐,学生可以自己站上讲台,朗诵一遍课文。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播放毛泽东的其他诗作诵读,并展示其中的诗作手稿,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毛泽东的其他作品。第二天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高中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有独立的思维,可以做独立的思考和决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发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高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需要通过改变课堂模式来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提升创新力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为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探究”, 就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新的课堂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课堂更高效[4]

例如,学习《再别康桥》这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时,教材就能充分发挥作用。。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再者,教师要提出问题,把握问题的深度。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指导学生赏析和评价现代诗歌。以往教师都是介绍作者,背景等知识,然后一字一段的解释。教师在设计探究课堂时,可以把练习和课文结合在一起。首先,这首诗是徐志摩离开剑桥时写的,那么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引入,让学生去探究徐志摩离开剑桥的原因和题目中“再别”的意思。然后,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探究两个问题:1.《再别康桥》这首诗是符合美学的,那么这首诗美在哪里?2.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和文字上有所异同,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分析这一异同点的妙处。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结构回环往复,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其他作品,发散学生思维。

三、专题研究,创新学习方法

专题研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同一类型的题目,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模块。与之前其他方法不同的是,专题探究是由课内到课外,把同一类型的问题分析透彻,是纵向和横向学习的结合。专题研究的课内主要是整合总结性的活动,课外主要是探究类的活动。课内整合,即重新梳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把相类似的知识归纳为同一类型

[5],形成研究专题。课外拓展则是学生走出教材,结合实践,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设为专题,进行研究。这样,既丰富学生语文学习,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能力的提升,还能拓展知识面,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自主化的探究活动。课前,教师把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等相关资料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谈谈“二苏”的异同点,贾谊文章的特点和中心思想。这种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研究资料和教材,大范围,多角度解决问题。课堂上,让学生互相讨论,参与合作,主动学习,拥有课堂主动权。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为学生个性定制教学目标。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角度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自主学习。

结语:总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涉及到情感、思想和生活的内容,对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学好语文知识,学生才能能懂生活、懂人心,做到人情练达。教师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把生活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积极构建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得到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拥有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韦育.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2]高凌飚,张春燕.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一个国外案例的分析 [J].课程.教材.教法. 2002(05)

[3]徐新民,陈卫东.渗透理念与专题研究并举: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J].教学与管理.2003(12)

[4] 李凯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2)

[5] 王盛.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02)

作者简介:姓名:张秋 出生年月:1988.07 性别:女 籍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邮编:678100 单位:云南省昌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