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桂枝在温热病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论桂枝在温热病证中的应用

张茂礼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 重庆市 400000

摘要:桂枝味辛,性温,可解表,是外感风寒患者的主要治疗中药材。《伤寒论》中,桂枝为君药的药方超过35种,由此可见,桂枝在外感风寒病的中药方组成中的重要性。以广义伤寒论为角度进行分析,桂枝能够散寒,发汗,解肌,既能够用于治疗伤寒疾病,又能够在诸多天行时疫中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中医学医者根据张仲景桂枝方对伤寒中风、寒饮咳喘等患者进行治疗,使其治疗范围不断增加,现已经可以利用桂枝治疗风温、瘟疫、痘疹以及疟疾等疾病。另外,还有温病学派代表人,提出使用桂枝起到领邪外出,将桂枝治疗温病时疫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诠释。

关键词:桂枝、温热病症、外感风寒、应用价值

桂枝因其具有解表和营、通阳化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主要用在外感病症的治疗中。张仲景一般会使用桂枝对伤寒中风、寒湿身痛等病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桂枝汤就是常用于治疗该类病症的药方。但是,历代医者对于桂枝在温热病中的应用价值的认知不一致,特别是存在桂枝下咽,阳盛乃毙一言,影响深远。在《黄帝内经》[1]中明确表示,发表不远热,温热病患者一般会采用桂枝为主进行治疗。

  1. 太阳伤寒和中风症

太阳伤寒症的程度较轻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能够起到轻微发汗作用的桂枝麻黄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如果太阳病患者合并内热烦躁,则需要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胃热存在呕吐倾向的患者则服用黄连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能够治疗太阳经腑同病、气不化津,桃核承气汤可以治疗膀胱蓄血。在各种伤寒中风证型中,桂枝也会作为配伍经常用到,比如:桂枝加人参汤和小建中汤,能够起到温中补虚的作用,新加汤可以起到解表益气的作用,桂枝加附子汤、去芍药加桂枝加附子汤能够起到解表温阳的作用,桂枝附子汤以及甘草附子汤可以用于散寒除湿。所以清代医者徐大椿在《药性切用》[2]中提出,桂枝能够温散表,发汗驱寒,属于伤寒中风营分散寒的专用药物。现代以张仲景的桂枝法为根据,延申出的药方种类较多,比如:桂枝麻黄汤治疗大汗后脉洪大患者,如果其形如疟,一天后再次发作,出汗后便可以康复,此方来源于桂枝二麻黄一汤药方;桂枝四七汤中包括:桂枝、白芍、制半夏、茯苓、厚朴、炙甘草、人参、紫苏、生姜、大枣,可以用于风冷寒邪、心腹作痛患者;桂枝栀子汤中包含栀子、豉、桂枝、麻黄,可以治疗伤寒劳复、脉浮无汗的患者;桂枝川芎防风汤以及桂枝葛根瓜蒌汤对柔痉有汗患者进行治疗;桂枝橘皮汤中包括桂枝尖、鲜生姜、白芍、陈皮、青炙草、大红枣,可以对脾受寒湿患者进行治疗。桂枝芍药当归汤中包含桂枝、芍药、当归,可以治疗头重、伤寒脉浮以及腹部切痛患者。

  1. 咳喘气逆症

桂枝可以降逆气,平痰咳喘,桂枝汤中加入厚朴、杏子佳可以有效治疗咳喘。苓桂术甘汤可以对心下有痰饮、目眩患者进行治疗,药方中桂枝配伍茯苓,可以起到温阳化气、利水的作用,外加白术、甘草,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茯桂甘枣汤能够对误汗伤阳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能够起到平喘止逆的作用;桂杏丸中包含桂枝、甘草、大枣、炙皂角,用水煎服,可以对肺痿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以上药方组成只有几味药物,但是,桂枝的降逆气,平咳喘的效果。

  1. 疟病寒热症

疟病具有传染性,属于热病范畴。《伤寒杂病论》[3]中对于疟病寒热症已经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辩治体系。疟状、形似虐患者通过服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及桂枝二麻黄一汤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桂枝汤能够有效治疗烦热、汗出则解的话庝,对于往来寒热、发热等患者还可以减少两感的柴胡桂枝汤进行治疗;《外台秘药》[4]中提出柴胡姜桂汤能够对疟寒多、微发热患者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柴胡、桂枝、干姜、黄岑、牡蛎、炙甘草,用水煎服,汗出则痊愈。桂枝黄芪知母石膏汤中加入黄芪、知母以及石膏,可以用于治疗疟病;桂枝羌活汤中包括:桂枝、羌活、防风、炙甘草,可以有效治疗头痛、脉浮、有汗的疟病;桂枝石膏汤中包括:桂枝、石膏、知母、黄岑,分三次迎发服用,可以治疗疟病。桂枝一白虎二汤中包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秔米、炙甘草、石膏、知母,对阳明疟疾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1. 时疫温病和痘疹

桂枝的作用就是化气温阳、解表散邪,现代有许多热病重症采用桂枝配伍治疗。桂枝散中包括:桂枝、黄岑、麻黄、石膏、生姜、枣,用水煎服,可以有效治疗头痛壮热、骨节疼痛患者;桂枝黄岑汤中包含[5]:桂枝、芍药、黄岑、炙甘草,可以治疗头疼、项疼、腰痛、发热等患者。桂苓甘露饮中包含桂心、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葛根、石膏、滑石、泽泻,研成粉末煎服,可以有效治疗脉虚患者;小柴胡汤加桂枝可以用于春瘟、发热脉浮患者。桂枝麻黄散中包含桂枝、麻黄、炙甘草、赤芍、葛根、炒杏仁、生姜,煎服,可以有效治疗阴毒伤寒、急强风患者。桂枝葛根汤中包含[6]:桂枝、葛根、赤芍、升麻、甘草、防风、豆豉、生姜,用水煎服,可以对斑疹初发、气血凝滞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桂枝解毒汤中包含官桂、赤芍、防风、蝉蜕、牛蒡子,可以有效治疗痘疮、寒风郁遏患者。桂皮紫苏汤中包含桂皮、芍药、丹皮、苏叶、生姜、甘草,用水煎服,可以对痈疽初起患者进行治疗。

  1. 结论

桂枝味辛,性温,具有发散、化气温阳作用,用于药方中,可以对伤寒、中风、寒湿身痛等证型进行治疗。而桂枝因为其温热性,所以,书上就专门就温热病症,用桂枝方提出配伍法则:治热病和治伤寒原理相同,有汗可以通过桂枝汤治疗,无汗可以采用麻黄汤治疗,但是,随着季节的更替,也需要采用加减治疗。

参考文献

[1]彭欣. 论桂枝在温热病证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9, 38(09):5-8+24.

[2]张雨晴, 王蕾. 《伤寒杂病论》桂枝干姜药对运用规律探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33(7):157-160.

[3]黄坡, 张文龙, 郭玉红,等. 从药汗与病汗论桂枝汤在外感中的应用范围[J]. 中国中医急症, 2019, 028(001):145-146,149.

[4]孙浩. 关于《温病条辨》温病初起使用桂枝汤的讨论[J]. 医药前沿, 2019, 9(013):205.

[5]周宏明, 钱彩凤. 探讨桂枝在《伤寒论》风寒外感证型中的应用原则及成因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3):26-28.

[6]韩青, 周智梁, 耿娜,等. 浅谈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配伍[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 31(0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