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研究

周蓓蓓

聊城市中医医院 ,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对本研究进行指导,研究时间起于2018年4月止于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均为院内患者共58例。依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腰椎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其腰椎功能评分为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用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案,更有助于缓解患者病痛,提高疾病恢复能力。

关键词: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现代人疾病,西医上尚未找到有效治疗方案缓解患者脊神经压迫疼痛症状[1]。中医上认为,该疾病属于中医 “腰痛”“腰痹”范畴,与患者肾督亏虚又受风寒邪侵有关,在治疗时要注意疏通患者经络、益肾通督,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58例患者均于2018年4月-2020年12间在我院确诊,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联合两组。联合组患者有男患例17例,女患例12例;患者年龄分布为32~63岁,平均年龄为(47.57±4.51)岁,病程为2-11月,平均病程为(6.77±1.02)月。常规组患者有男患例16例,女患例13例;患者年龄分布为31~64岁,平均年龄为(47.11±4.42)岁,病程为3-11月,平均病程为(6.97±1.41)月。所有患者均有临床症状表现且同意参与配合研究,已签署协议。

1.2方法

在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指导,对于常规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该疾病治疗,采用我院自制药饼进行治疗,选取药物有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鸡血藤、艾叶、肉桂等,将以上药材研成细末运用甘油与黄酒进行搅拌,然后制厚约1cm、长约5cm、宽约5cm的药饼,取患者命门、阳关等穴位进行贴敷,用纱布进行固定,每日7h,1日贴敷1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敷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状态,若出现灼烧、 红肿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在调整药剂配方后继续进行贴敷治疗。

对于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方法,其中耳部铜砭刮痧包括耳前和耳后各个部位,先刮耳前,从耳垂开始,到耳轮、耳舟、对耳轮、耳甲腔、耳甲艇、耳甲然后为三角窝,最后刮回耳前;然后为耳背,先为耳轮尾背面、然后为对耳轮后沟、对耳屏后沟,向下到耳甲腔后隆起、耳轮脚后沟、耳甲艇后隆起,最后为对耳轮下脚后沟和三角窝后隆起。然后为耳穴压豆方法,穴位取神门、三焦等穴位,找出患者穴位相应敏感点,进行消毒后将王不留行药籽压紧穴位,开始进行穴位按摩,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宜,耳廓发红、发热为佳。

1.3观察指标

1.3.1 疼痛改善情况:采用VAS评估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三个时间点的疾病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越好。

1.3.2 腰椎功能恢复:采用ODI评估指数,从患者疼痛程度、自理能力、提物等8个项目进行腰椎功能评估,总分为40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60a21a8e3cd0b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表示,tX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也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比较[(60a21a8e3cd0b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常规组

29

7.64±1.12

6.49±1.41

5.74±1.33

研究组

29

7.59±1.32

5.47±1.04

4.21±1.34

t


0.14

2.96

4.13

P


0.44

0.00

0.00

2.2 腰椎功能恢复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的腰椎功能恢复评分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患者恢复情况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比较[(60a21a8e3cd0b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常规组

29

26.11±3.27

23.11±3.27

19.74±3.52

研究组

29

26.24±3.32

21.07±3.07

16.33±3.34

t


0.14

2.23

3.22

P


0.44

0.01

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腰椎疾病,与患者腰部受寒、用力不当、长期久坐等均有关系,导致相关神经受到压迫,产生酸痛感,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3]。常规西医疗法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长期服药也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采用中医联合疗法从穴位刺激、药物外敷、刮痧等多方面进行治疗干预,更有助于改善血流情况,提高疾病治疗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对联合组患者采用三种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发现患者病痛改善情况更好,腰椎功能恢复较明显,表明联合方案更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穴位贴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疗法,其将药材制成药饼长时间贴敷于患者穴位,与口服给药相比,更能提高治疗优势,改善患者病痛。耳系宗脉之所聚,其上穴位与五脏经络相连。进行耳部刮痧有利于梳理患者全身血脉走向,起到调节经络的作用,提高患者身体调节能力,辅助其他治疗方案开展。在耳朵上选择腰椎治疗穴位刺激点进行埋籽按压,可以产生生物刺激,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一直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5]

总而言之,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耳部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方案,更有助于发挥其协同机制,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凤选,梅御寒,刘芝修.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0):1445-1448.

[2]胡慧.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9):34-36.

[3]申永寿,李晰,李翀慧.用体针疗法、耳针沿皮透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182-183.

[4]许金海,查建林,王国栋, 等.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短期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1):61-66.

[5]胡巩,肖四旺,胡金鲁.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消炎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79-81.

一起发表

作者简介:周蓓蓓,1984年08月生,籍贯:山东聊城,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