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研究

王凝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人的价值观念可以分为话语和语言符号两部分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能够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素质发展情况。尤其在当前,更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同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魅力,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从新时代发展出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丰富话语内容,调整话语方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措施


引言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传统模式高等教育发展局势。高校应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做好深层次教育改革,利用对思政教育话语优化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水平,弥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足,力图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良好思政教育环境,不断做好多元化教育实践创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综合质量,为后续阶段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话语体系相对滞后

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构建,需要基于时代发展不断做好改革优化。但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加之未能在思政教育方面投入足够教育资源,导致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其中思政教育内容适应性不足及课程教学方法的落后,一定程度限制思政教学工作开展,促使思政话语的运用难以起到积极教育效果。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围绕新时代教育发展做好系统化教育布局,从思政教育话语创新及体系优化角度,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契合度,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政话语有效运用下形成良性教育发展循环,从而有效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新环境。

(二)话语内容缺乏思想共鸣

高校思政教育的稳步推进,必须尊重学生在思想认知上的个体化差异。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均可能对大学生思想状态及思想高度产生影响。所以,高校思政话语内容选择,需要基于学生个体化差异做好针对性地教育规划,确保话语内容应用有效性。但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仅注重工作的统一性,未能从保障教育多样性的角度选择思政话语内容,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无法引起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思政教育无法切实发挥积极教育引导优势。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优化策略

(一)利用媒体优势,建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在新媒体日益兴起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范式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既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全媒体时代确实受到了冲击,也要看到如果能够利用好新媒体优势,对创新新时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话语载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及时关注学生的价值诉求、心理需求,深入了解受教育者关于时政热点、突发事件的舆论关注以及诉求表达,通过创新媒体话语、搭建对话平台,与受教育者开展平等的沟通交流,及时化解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潜在冲突,促进教育主体双方的话语共享。同时,全面了解全媒体时代下受教育者的价值追求、心理诉求、生活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必要步骤,也是提升教育者话语主导权的根本保障。教育者要始终围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成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落脚点,利用主流媒体优势,与学生建立起高效、精准、务实的话语沟通机制,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贴近实际的话语表达、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全面深入传递到受教育群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学生心理诉求、精神需求相衔接,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界限、空间局限,构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权和渗透力。

(二)切实注重思政教育话语对话平台的构建

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接收信息时,往往秉承就近原则,无论打开哪款应用,都会下意识地关注最顶端的消息,很多应用正是利用这一点,将一些重要信息置于顶端。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设置具有活力的对话议题,并保持良好的政治敏感度与舆论引导力。例如,在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并对学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使其在热议的过程中不歪曲事实。同时,学校要构建良好的对话平台,以强化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再如,为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话语对话,教师可以网络流行词“吃瓜群众”为主题,基于思政教育的视角,利用多媒体给

学生展示什么是“吃瓜群众”。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想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线上教学,让他们回忆自己跟帖的场景。当时,由于没有线下课堂的物理空间干扰,学生多是基于“吃瓜群众”的心态来围观疫情防控实施情况,此时,就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尤其是要强化学生的现场感与参与感,可借助网络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设置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讨论项目,以便让成为“吃瓜群众”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的价值观引导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点对点的联系,致力于师生互动交流渠道的拓展及学生思维特点的掌握。这时,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传播上分别是传播者与接收者,在思想的引导上分别是引导者与树立者,在问题的分析上分别是解答者与思考者,在观点的表达上分别是启迪者和创造者,可通过不同的角色定位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话语对话平台。在这个对话平台中,教师应融入亲身经历与自我感悟,引导学生在鲜活的人物性格中去感受教育的亲和力,进而在日常的处事之风和为人之道中强化学生对自己的信任,通过良好的话语沟通和情感关怀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疏离感。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新鲜话语资源

新时代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还需要面向未来,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对我国国情与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需要深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地带,突出重点及难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面向未来要具有长远眼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行动。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需要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同时,需要加强对大数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切人点。我们还需要注意网络舆论,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不断创新话语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话语的认同度。

结束语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优化,需要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做好深层次教育规划。通过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动态及掌握大学生学习动态,进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改革,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运用对以后思政教育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饶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17):99-100.

[2]李艳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05):28-32.

[3]柴新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及路径转换探析[J].西部学刊,2019(12):82-85.

[4]练建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45-47+99.

[5]王新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