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创作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浅析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创作手法

屈萍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

随着短视频风潮的来临,传统的电视节目大受干扰,《早餐中国》以短时频的形式创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上线之后,大受欢迎,获得了一致好评。本文就从创作角度、创作方式以及创新式的艺术表达对《早餐中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方式;创作角度;《早餐中国》

正文:

一、独特的选题角度,用早餐展现人生风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三餐也随着社会的节奏日益改变,不难发现,我们日常的正餐正在日益统一化,各个地方的美食特色逐渐消失,慢慢的被外地的口味占据。但是唯独早餐是这三餐中的清流,它或许是你楼下独一份的口味,又或许是街角小巷传出来的香味,总之,它是你在自己家乡才可以品味的,是你在异乡怀念的,它彰显着你当地特色,代表着家乡的味道,是你在怀念家乡的一份印记。纪录片《早餐中国》就是抓住了这一角度,用简单却风味十足的早餐作为了主题,这些早餐店位于街边一角,有的甚至名字都没有,但却是几代传承,独有的口味,是周围市民流连忘返的地方,非常贴合“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的主题。

据了解《早餐中国》的拍摄团队在确定好早餐种类之后,会进行调研以及探店试吃,以此来寻找最有代表性的早餐店,而由于摄制团队中有比较多的南方人,所以在第一季的时候所呈现的早餐都是南方的食物,像湖南长沙的肉丝粉,福安的水煎包,广东的猪血汤等。由此可见,早餐对于像摄制团队这样的游子来说就意味着故乡。在这些店铺中,有的是传承下来的老店,有的是家庭经营,有的则是夫妻档。一间铺子,一种生活,热气腾腾的美食之下,是人生的态度的选择与体现。《早餐中国》不仅是拍美食,还是拍人生,镜头中除了对于美食的本貌的呈现,还有做早餐的人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湖南肉粉夫妇,店里再忙,也会腾出时间亲自接送小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感在肉粉之间升华;贵州酸粉里老夫妻的“人生如牙齿和舌头一样难免磕磕碰碰,人生没有不吵架的”的至真哲理;再有福建福安水煎包之下的夫妻浪漫生活的态度。另外,老店都有自己固定的顾客,他们从小吃到老,吃的是习惯的味道,迷恋的是这股像家一样的人情味。明媚的早晨,携一家老小,在这味道满满、熙熙攘攘的小店开启美好幸福的一天,普通的小店,日常的早餐,却是不普通的味道及人生。

《早餐中国》的选题角度独特,角度虽小,意在故乡,每一集一道老店早餐的表现,展现的是一个的家乡风味,是一个地域的风貌,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独一份态度的体现。

二、平凡的拍摄视角,用真实还原乡土风味

《早餐中国》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更是独树一帜,早餐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一角,节目组在制作的时候也采用了平民化的视角,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平民化的镜头让观众感觉早餐店就在自己身边,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较强沉浸感以及代入感使得整个节目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1、精致与粗糙并行,美食美而不凡

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美食纪录片的拍摄堪称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不论是什么样的食材,镜头和光线都将它们最美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观众的眼睛受到这些纪录片的洗礼之后,对于美食节目的画面要求的越来越高。导致之后的部分美食纪录片的收视率有下滑之势。但是《早餐中国》反其道而行之,节目组让“精美”和“粗糙”并行,结合剪辑。这样一来,被抬高的观众审美享受精美画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真实,一下子走入了观众的内心。在拍摄制作过程的时候都采用了最真实的角度,最粗糙的一面,布满沉淀油脂的缸,年代久远到停产的糯米筒,噼里啪啦的柴火锅,这些粗糙又真实的画面展现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粗糙之下是冶炼美食的道道工序,是达成极致之美所走的坎坷之路。但除了这些‘粗糙感”的画面,也不乏一些精致画面,像是湖南长沙的粉制作完成之后,镜头给出了一个正面的俯拍,青色的葱花和白色的面粉,在热气腾腾之间显的格外诱人;拍摄广州的猪血汤的时候,猪血下锅时用了一个侧拍镜头,色彩鲜艳的猪血,个个嫩滑紧致,在下锅的时候,猪血块相互碰撞,Q弹无比,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猪血的鲜嫩。而生滚粥、鱼粉这类的美食都是采用的推近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的使用,美食的真实样貌在观众面前展现,在色相上就让观众领略了一番它的美味。这样精致与粗糙并行的拍摄方法,让观众在感受到真实的同时又能被片中的早餐所折服,有忍不住去吃的欲望。

2、同期声与音乐共创早餐烟火气

在传统纪录片的制作中解说词占据着不可言说的重要地位,它通过语言的形式解释画面,表达情感,升华主题,和画面效果一起相互协作,呈现一部精美的纪录片。《早餐中国》选择采用大量的同期声、字幕以及音乐来塑造。在新疆烤包子这期中,噼里啪啦的炭火中包子馅里的灵魂羊尾油,烤化后滋滋作响。烤熟的包子皮薄,肉脆,滚烫的汁水在口腔中爆炸,包子拦腰咬破的声音;以及对夹的脆皮,咔吧一声,酥皮的碎片在口中弥漫,满口喷香;湖南长沙肉粉,摊主儿子的嗦粉声等等;这一切真实自然的同期声拍摄之下烟火气的体现,再华丽的词语也抵不过。短片的开始,一般都是店主的自我介绍,让观众对于小店有了初步了解,中间就是对于早餐制作工程的自我解说,以及店主之间的对话,寥寥数语之间,观众已经把想了解的都一一了解透彻了。

《早餐中国》里音乐的运用也是独道,每一个小店老板都有自己的专属音乐。人物性格在不同的歌曲中体现,以歌窥人。《西游记》主题曲体现店主的豪迈;邓丽君的歌曲体现了店主的外刚内柔;《浪漫的事》体现店主夫妻在忙碌之后的小浪漫;在歌声中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观众可以快速的了解每一位店主的性格以及人生态度,用音乐去对人物进行总结,是《早餐中国》从本质上对人的关注,是对于个体的关照。

三、新颖的艺术手法,用创新迎合时代风潮

《早餐中国》背后的制作团队虽是传统的电视台海峡卫视,但是它并不“传统”,《早餐中国》可谓融合了纪录片与综艺节目的特质。海峡电视台与腾讯视频进行合作,节目在线上线下同时播出,媒体之间的互相融合为传统电视台提供了新发展。

抛却了传统的字幕,网络综艺花字叙事。《早餐中国》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白色字体,对于镜头无法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另外还制作了一些花字图案,像在表现水煎包夫妻浪漫的事情的时候,以一个白色的磁带播放《最浪漫的事》这首歌为结尾,图案和声音更好的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节目充满了满满的综艺感,像“在线等”、“吓到模糊”这些词语本身就自带幽默气息,和画面配合起来,让整个纪录片轻松幽默。这样的方式打破了纪录片古板的制作,更加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受众群体广泛。

短小精悍,不失优雅。《早餐中国》每集五分钟,五分钟内完成一家店,一位老板、一道早餐、一群食客,一首歌的展示,内容可谓精简十足,丝毫不拖沓。与传统相比,时长虽短,但主题情感的表达丝毫不减,短时的纪录形式片是一个挑战,是一种创新。它迎合了快节奏社会中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以及受众的心理状态。在短时间内为了能吸引眼球,抓住受众,节目组采用了大量的金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一家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金句的使用,是对主题的最精简的概括,对人物感情最朴实的总结。

四、结语:

纪录片《早餐中国》的制作,在保持真实的同时,精准的把握了受众的定位,对时代变革精准的认知,贴合了时代潮流,突破传统界限,大胆创新,为之后纪录片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道路。

  1. 参考文献:

  1. 范媛媛.《早餐中国》:美食短纪录片的创作新征程[J].传媒论坛,2020,3(11):10-11+14.

  2. 王晓颖.浅析《早餐中国》的节目形式[J].戏剧之家,2020(05):86-87.

[3]纪佩瑶.纪录片《早餐中国》的叙事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