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宪法修改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

李晓东

15052619810903**** 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摘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随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且每一个部宪法都烙下了其时代的印记,代表了当时时代的发展脉络。宪法是现代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风格,宪法往往也带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提升我们的宪法意识。

关键词:修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1.宪法修改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修改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一步,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国情出发,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有利于人民主权的正确选择。它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

此次,宪法修改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21条。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和完善发展是此次修宪的首要目的。同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宪法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部署,为宪法的修改提供了一个契机。尤其是国家根本大法中载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为宪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宪法意识与法律建设与维护的关系

“宪法意识”指的是每一个公民对于宪法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宪法意识本身是个人内心对法的意识的认可。宪法意识不一定都是在对宪法学习之后才有的, 学习宪法之前我们也可能有宪法意识。因此,宪法意识与法治、法律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宪法意识是一个国家推行宪政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去学习本国宪法,一方面保护了自身的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公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学习本国宪法,提高宪法意识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

宪法是公民个人和国家间产生宪法意识的最直接的法律关系。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当公民有了基本的宪法意识,政府颁布的政令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推行。但是,公民的宪法意识主要强调了公民对国家的一种信任和归属。不能只单纯的靠公民主动去认知,还需要国家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社会对宪法的尊重。

3.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我国一直重视“法治”建设,党在十九大上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加深化。“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明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一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二要树立规则意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法治意识就要让当代大学生明确守法守规,这是法治国家中每位公民都应有的基本意识。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依法办事,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做到懂规矩,守规则,坚守法律底线;三要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四要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五要增强权利意识。每个大学生都应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做到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但在自身权利受损时,也要自觉维权,以法律为武器,勇敢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做斗争。

3.2加强宪法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基础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个长久性的工程。

首先,可以开设相关宪法课程,对宪法发展历史、详细内容、重要意义进行知识宣讲,利用高校学科、知识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宪法与法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推进专业化、科学化的法治教育建设与完善,润物无声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良好氛围。其次,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教育还要提高教师的宪法意识以及传播水平。面对专业法治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集培养、培训、引进三位一体。一是深化高校法学专业建设,不断健全法学学科体系,加大服务法学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普通高校要依托高水平政法类院校,促进法治培训基地的建设。三是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吸引法学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同时,还要拓宽法治教育渠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到高校任教,并选聘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法律研讨会和培训。

3.3加强法治宣传

大学生社团活动相对较多,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来吸引大学生,通过组织国家宪法日、全国普法宣传周等重要活动,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推进

宪法与法治的生活化、实用化、便民化,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宣传法治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制作宣传手册,将宪法发展史,宪法内容制定成册,在学校里进行发放,扩大了宣传对象,有利于大家对宪法的了解。

总结

宪法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它的实现要通过后期的培养教育,并且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要经历多重阶段,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提高大学生宪法理论水平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宪法修养与意识的重中之重。积极开设宪法选修课,突出宪法的重要性和宪法教育的核心地位;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完善法律实践模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宪法修养与意识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提升策略探究——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刘丽霞,《法制与社会》,2017(8)

[2]《地方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以广西百色高校为例》杨海兰,《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3]《第五次修宪的意义、原则、主要内容及亮点》乔晓阳,《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