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项目化学习,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开展项目化学习 ,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成效

张柳青

福建省尤溪县城关小学 365100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法制观念,丰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当前的教育行业整体趋势来看,项目化教学近年来广受教师和院校的青睐,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中。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教学成效

【正文】小学道德与品质课程,其中许多内容难以描述。小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养成,如果一味的用大量的雷锋类型的事迹或是一味的说教,只会让教学成果适得其反,并且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适当的将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孩子,让孩子不要感到使命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会干劲十足。

一、项目化教学的含义

项目化学习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是通过集中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题,设计驱动性的学习,让学习变得真实可及,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在项目学习中,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过程中,生成知识和培养素养的一种教学。本质上依旧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或被动的主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项目化学习是以最终的目标为出发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思考和讨论,项目化学习是以完成项目所需来自觉的投身到项目问题之中,而不是将项目作为完成教学后选择性的展示表演或附加实践。其主要流程是:首先,提出明确的项目任务。教师给出相应的任务作业,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进行思考讨论,唯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初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制定相关计划。由参与该任务的学生制定解决方案,老师审查是否合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一步学生是主导地位,老师是辅助;然后就是实施计划,计划的实施必然离不开学生的分组分工合作,明确的分工再加上集体的合作,可以说具备了成功的首要条件;另外,检查评估。在任务作业合作完成后,学生们最后进行检查及自我评估,在确定完成无误后,上交给老师,让老师进行修改指导,最终为这次的任务进行评价;最后,应用或归档。在老师觉得这次作业完成不错后,学生们可以把项目进行应用实践或归档。以上所有的流程,均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意义

学生针对所学课程进行讨论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疑问,以项目化学习的模式对问题进行研讨,让大脑深度的思考问题,扩散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固有思维。项目化学习就是针对学生对学习的深度,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对核心概念、原理的全面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参与感,学生也势必会从过程中得到一些感悟。这样一来,学生既因完成了任务有了成就感与满足感,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师也极好的完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慢慢的被项目化学习逐渐代替他通过鼓励学生做项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自律性,为课堂带来了创新与变革。

3.1合作探究,学研结合

学习是有目的的或理解知识的掌握过程,不经过大脑的,没有理解的学习不是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只是通过老师的说教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知识,并没有将课本上的知识整合成自己的东西,没有学生对知识构建的主动性,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有些学生课上极其认真,笔记极其工整,但没过一段时间学过的知识就遗忘的一干二净,这就是没有进行深层次学习的结果。因此合作探究,学研结合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时,通过课前学情了解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学生特别想尝试些没有做过的事,特别是看到大人在做时,心里就痒痒的,忍不住想尝试一下。可是大人们总说,“你还小,长大了再试”等;二是有的学生都不愿尝试,缺少探索的精神与勇气;三是有些孩子总喜欢冒失地去做一些事,不计后果。因此在这一课学习时,老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制定项目化学习方案。你们想挑战的第一次是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可以挑战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拖地、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包饺子……紧接着问你们打算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尝试?这种尝试需要什么帮助?会遇到哪些困难,班上的同学可以相互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为了去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们会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小组成员交流,也会借助教材及同学的经验来解答心中的疑问。在这一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无论是体验前的项目活动方案制订,体验过程父母的指导、体验后的展示与总结,孩子们动手动脑,愉快积极地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迈出“挑战第一步”。当回到班级汇报自己的第一次挑战时,课堂的节奏还是比较欢快、有成效的。分享前教师在项目学习方案中提供具体句式示范。如“我要分享的是第一次……”“我的第一次挑战是因为……当时我的感受……我的家人……之后……”正是这些具体的要求,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生活体验中总结与提升。

3.2基于情景,驱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课堂上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先讲后练,教师先把方法原理和概念讲清楚,然后再由教师带领着学生反复练习巩固记忆效果,这种教条式的教育,只会让学生更加依赖老师的教学知识,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小组的探讨,最终只会让学生封闭发散性思维,产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忽略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渗透。而小学的与道德教育至为重要,若学生只是一味的听从老师,他们没有把课才上的知识整合为自己的,又怎么会理解品质和道德的重要性。因此,创设情景驱动学习极为重要。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讲到的“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中,我和孩子们共同制订了项目化学习方案。一是了解中什么时候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二是阅读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三是了解中秋的习俗。四是邀请家委会成员来学校一起制作月饼、灯笼与孩子们一起过中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秋节陌生,思维里对这个节日还没有什么概念,如果只有老师的说教,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通过项目化学习,孩子们了解节日来历,阅读节日传说、体验节日习俗,通过项目化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的感觉到中秋节的团圆氛围,才能让他们对中秋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对于立德树人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既要立足学情教育,同时还要探索新模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品质上、行为上、道德上有极好的表现,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层次的扩展,不要局限于固有思维。项目化学习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进行自我能的提升,在学习中实现道德品质的改善。

【参考文献】[1]杨德俊.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索[J].知识文库,2021(07):56-57.

[2]何碧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外延展方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25):113-114.



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主题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FJJKCG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