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及防治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及防治对策分析

王晓勇

11022819711217**** 101599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养猪业不断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多数禽类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与猪相关的疾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不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就会影响到 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严重时甚至会使得养猪场直接倒闭。本文重点分析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和主要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流行动向;防治对策;分析策略

引言:

养猪场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养猪的成本,更可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但是随着近几年来规模化养猪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实际在发展时是会对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会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专业人员只有从多方面明确规模化养猪时的疾病和防治措施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猪场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养猪场的管理效果。

1.猪场猪病的特点

目前猪场猪病在爆发的过程中会呈现如下几点特点:

1.1传染性和危害性更大

随着养猪业发展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其将越来越多地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各地的交通也变得越来越便利,这实际也在为流行疫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最终使得猪瘟又重新抬头[1]。此外,猪瘟病毒的变异和病毒结构的更新和变化又会使得猪瘟的发病率变高,即便是过去已经被控制的狂犬病、结核病、口蹄疫和其他不同的疾病也会卷土重来,这不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威胁人体的健康。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国外引进的猪的品种也变得越来越大做,如果没有配合较为严谨的检测手段又会使得一些新的疫病直接传入我国。类似猪皮炎肾病、猪呼吸系统衰竭症和其他不同的疾病会在发展时使得猪自身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升高。

1.2病症隐蔽性和非典型化趋势严重

在诸多疫病流行时,正因为诸多病原体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使得多数病原体内部的毒力发生变化,有一部分病原体的毒力增强,有一部分病原体的毒力减弱,如果多数猪群体内部的免疫水平较低,就会使得某些疾病在猪群中流行。目前在治疗猪瘟时也会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加之多数疫苗质量不够稳定,所以难免会出现免疫程序不够合理的现象,最终使得大量新型的菌株得以出现,进而推高猪病的发生率。

1.3猪呼吸道传染病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诸多养猪产业中存在的呼吸道传染病变得越来越突出,各类不同的呼吸道疾病使得猪的病死率也在不断地提升。诱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为混合感染,也被称为PRDC。原发性的感染会诱发类似蓝耳病、猪肺支原体病和猪狂犬病,继发性的感染会会在第一时间破坏猪体内的呼吸屏障,最终影响猪自身的健康。此外,如果猪舍内部环境过脏,保温措施不当,猪自身饲养的密度过大都会使得本病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规模流行。

1.4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蓝耳病和圆环型病毒病是目前公认的两种免疫抑制类疾病,类似这样的疾病正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猪群中,并诱发非常严重的危害。正因为免疫抑制类疾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危害猪内部的脏器和免疫细胞,最终会使得内部的免疫细胞和体液发生变化,并使得猪自身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免疫抑制性疾病也会对疫苗产生干扰作用,后续继发性感染率明显上升。

2.规模化猪场流行病动向分析

从近些年统计的数据可以得知规模化养猪场内部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正变得越来越高,使得养猪的过程变得越来越不顺利。

2.1猪瘟

随着养猪业朝着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各类猪病发生的过程正变得越来越频繁,猪瘟的发生率也有所抬头。作为一种急热性的传染病,猪瘟的传染性非常广,治疗的额过程也非常困难。

2.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呼吸综合病又被叫做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疾病,但是在起病的初期不容易被发现[2]。经验不足的兽医会将蓝耳病等同于猪狂犬病或者胸膜炎。该病多发于仔猪以及妊娠中的母猪,仔猪罹患此病会表现为呼吸类的综合症,妊娠中的母猪若罹患此病会表现为繁殖障碍。发生该病之后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控制则会诱发猪的死亡。

2.3附体红细胞病

附体红细胞病最近几年来在猪养殖业中有抬头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当非常容易造成综合感染,所以危害巨大。该病属于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是由附红细胞诱发的,昆虫对猪的叮咬会加剧该病的传播。猪在罹患附红细胞体病时,猪会出现厌食、体温升高、黄疸和贫血等不同的症状。

2.4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为猪最容易罹患的疾病,由于该病的传播速度非常慢,感染能力较差,所以该病的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目前还是会采用化学药物或者针对性的广谱类药物来治疗寄生虫病,并没有开发出针对性治疗猪寄身虫病的药物。

3.规模化猪场流行病的防治对策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合适的措施来应对规模化猪场流行病,以便更好地提升治疗疾病的效率。常用的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治对策包括如下几种:

3.1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规模化养殖的问题在于饲养猪的过程变得越来越集中,如果一旦发生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就会诱发大规模传染,更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损害。所以专业人员必须在切断病原的基础上对猪做好全面管理,并确保无病猪进出,这种控制方式对于治疗猪病毒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3.2健全综合防控措施

只有全面地采用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够让大规模养猪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重点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第一,可以借助免疫检测来对猪群的健康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病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防控方法;第二,可以在具体分析往年猪流行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接种疫苗;第三,从多个方面着手规范隔离消毒设施,一方面需要强化猪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健全隔离制度;第四,注意强化对猪舍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联系有经验的兽医来指导无经验的养猪场。

3.3全方位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只有采用合适的免疫预防工作才能够预防各类猪病的大规模泛滥。可以针对包括猪繁殖急病、呼吸综合征疾病、寄生虫疾病、猪狂犬病和其他不同的疾病采用针对性的疫苗。对于体重较重的猪可以采用额外的免疫接种,最终才能够更好地避免疾病的蔓延,以便更好地降低经济损失。

3.4加大猪病的防治宣传,帮助养猪户树立防疫意识

基层猪疾病防治宣传工作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更多专业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做好基层猪疾病宣传工作,并让更多的养殖户和管理人员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防治工作,最终才能够提升猪疾病防治工作的效率[3]。必要时可以结合电视、广播和其他诸多渠道来扩大宣传的范围。

3.5强化对兽药的管理

兽药抑制都在治疗猪疾病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药物质量问题的根源就是在选择合适兽药时并没有落实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因此,广大养殖户需要选择知名度较高和信誉较好的厂家,确保每个不同的产品都配置合格证书,并在使用时可以做到真正联合应用各类合适的兽药,并全面强化对新药的了解和运用,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兽药使用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的养殖属于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地落实好养猪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注意多项细节才能够提升猪的成活率。目前在防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有从多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够提升防疫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发喜,蔡扩军,李爱巧,等 . 乌鲁木齐市猪病流行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J]. 中国畜牧杂志,2018(5):59-63

[2] 周展波,林亦孝 . 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 [J].猪业科学,2020(5):169-174)

[3] 赵燕春,崔军明,吕东生,等. 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混合感染的分析与解决[J].兽医导刊 ,2019(5):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