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传统电气工程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5G时代传统电气工程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

夏祥国

聊城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5G时代泛在电力物联网对高校电气工程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电气工程教学应将基础课程、必修专业课程以及选修专业课程组成有机的统一体;加强基础课程与必修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融合,提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新工科选修专业课的比例,根据电气专业特点合理设定选修内容;通过引进双师型老师、企业工程师,产、学、研校企合作等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优化培养目标,着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实践中的精湛技术能力培养。

关键词:5G;泛在电力物联网;选修专业课程;电气工程

引言

工程专业是面向工程项目实施的专业,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图纸转化为实物的执行者,是服务于地方和社会的建设者。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能力,对本专业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是地方建设的主要技术人员储备。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电气工程的发展,并且将其内容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应用性、工程性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电气装备制造应用、电力系统控制等重要单元。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建立健全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专业性,高校在开展地区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教学时,不仅仅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训练中,以此提高自身的操作技巧。

2实践类课程的目标

根据对高校的目标定位,各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学生的就业应用能力为主要抓手,摸索形成了一套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课程建设注意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课程设计与实训题目向工程训练靠拢。实践类课程可分为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训、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另有课外兴趣小组作为创新环节和专业训练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实验、课程设计环节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环节,指导教师切记实践教学中避免“过于指导”,甚至可能替代学生的操作,学生由实践主体沦为旁观者;也不要过于放手,容易造成学生因挫败感而更加不敢动手,甚至会不自觉抵触实践类课程。课程实践中由于指导尺度把握不好可能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变为“惰性”。

3传统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

3.1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弱,学生吸收困难

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在电气工程课堂教学中,尽管多数老师在备课阶段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授课过程也采用了PPT、视频多媒体、提问互动、线下答疑和游戏抢答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仍旧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知识点,缺乏外延扩展,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为准,而不是如何应用该知识,以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条件、背景及场合比较模糊,知识体系不健全。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定理,听课效果好的同学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具体工程应用及各个专业课内容的联系缺乏认知,难以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更不要提灵活运用。

3.2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

一是高校的基础公共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如果长久下去,公共基础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课程的有序开展,甚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准确定位。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应当放在电机控制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两个模块上,并且不同的课程内容所对应的课时数量不均等。三是没有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占比严重不协调,甚至对于一些任选课都没有组织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

4 5G时代传统电气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4.1电气工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教学

既往的校企协同教学模式,忽略了企业技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而企业技师的专长在于实践经验。为此,开展校企协同教学模式时,邀请企业技师到课堂上讲课,可提升学生对电气工程实际操作的了解。通过教师在校内教育,传授基础知识,企业技师在学生实践教学时进行技艺传授和指导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企业技师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对学生在学校以及企业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学生的优势以及短板进行总结,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证其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可促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共同提升,保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4.2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应当与周边优秀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性化服务,共同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实训基地。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职业思维。例如,为了加强高校教学的创意效果,相关教师可以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中的某一项技术作为关键项目,积极开展一系列实践操作,以此实现完善的经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学生的职责和义务,有针对性的设置市场调查、设备操作、技术创新等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在参与后期的评价考核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熟练掌握不同职场环境中业务内容的核心要点。

4.3实践教学环节、案例教学方式的充分利用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电力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优势,除了验证性试验外,还可以再开发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项目,这对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力网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二是可以联系本地的发电厂、变电站等,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方式就是将电力系统中和本课程内容有关的故障、运行或设计案例,穿插到教学环节当中去,结合案例讲解课程内容.通过这两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方向感、目标感,从而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随着5G时代通信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企业对“业务专一”模式培养的电气工程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创新性和适应性要求。因此,作为电气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电气工程专业,应不断创新,适应新时代要求,优化与改革现有的电气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电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子青.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94,196.

[2]彭德奇.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机,2017(7):29-29.

[3]张万颖.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

[4]李庆魁,杨伟球,王晖,等.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文渊(高中版),2018(12):367.

[5]袁训锋,刘俊,刘宝盈.校企协同培养电气类创新型工程人才模式探索[J].高校教育,2019(0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