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李琦 王雪

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施工技术已相当成熟,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能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但在现阶段,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甚至破坏、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给施工人员和房屋使用者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钢架结构的复杂性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繁琐,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难度很大,容易出错。为尽量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负责这部分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要注意钻孔灌注桩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实现施工工艺的简化和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1钻孔桩概况

1.1钻孔桩的含义

灌注桩是地基土中桩孔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桩孔的形成需要经过钻孔、挤土等一系列复杂工程,然后在桩孔内浇筑混凝土等一系列建筑材料,形成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可分为许多种,如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成孔方法的不同,其中钻孔灌注桩是最常用的成孔方法。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全套施工法和泥浆护壁施工法。两种施工方法和工艺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浆砌护壁施工方法。

1.2钻孔桩特性

1.2.1良好的安全性能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中,采用混凝土材料灌注钢筋笼。由于混凝土的浇筑,各部位的粘结力更强,使整个工程运行更加顺利。值得注意的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达到良好的加压效果,对地基的稳定起到保护作用。当地基整体稳定性提高时,地基不易坍塌,可以加固地基,提高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1.2.2稳定性突出

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是保持建筑结构的整体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使建筑基础结构的密实性、防裂性和防渗性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个工程的稳定发展。在工程施工环节,要对部分混凝土材料结构进行质量检测,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实现功能、性能、特性的审核,确保质量强度与工程要求相适应,确保质量水平。

1.2.3经济效益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一些施工作业,以较少的施工成本完成工程合同的要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钻孔灌注桩技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具体的施工进行控制和约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流程,优秀的施工技术方案需要项目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1.2.4适应性强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最终的施工工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景观有很大关系。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技术本身适合大多数地质条件,可根据不同的施工场地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以达到最适宜的施工目的。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良特性和广泛应用,各大施工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力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1.3钻孔灌浆技术操作流程

钻孔是用钻孔机进行的。一是基础设施结构采用钻孔注浆技术。使用机械工具钻孔是必要的。其次,在钻孔位置安装部分钢筋笼,用吊车、吊车等机械准确快速地放置钢筋笼。最后,将一些钢筋混凝土材料倒入罐笼表面,使整个桩基保持稳定状态,对整个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

2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加强施工检查和审核

正式施工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施工方案的检查和审核。在对这一环节进行检查和评审时,施工人员应以综合资料为依据,使施工方案可行与否。一般来说,设计图纸是最重要的辅助资料。另外,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检查和复核是最重要的辅助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检查和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应重点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方案,做好成孔方法确定、设备选型、施工工艺规划等工作。此外,有关人员在检查、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充分具备前瞻性思维,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从而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和质量提供进一步的保证。

2.2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制作前,必须做好两项基本工作:一是检查所有文件资料是否齐全,二是检查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钢筋长度、钢筋半径和焊缝的选择,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现场监理不仅要高度重视整个起重作业,而且要保证二次检验的质量。吊挂钢筋笼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总之,钢筋笼质量不合格,不得继续施工。

2.3制备泥浆并二次清孔

施工人员首先分析各孔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确定泥浆池的大小和体积。泥浆质量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生产泥浆只需要普通土壤。如果工程质量很高,施工人员必须更换优质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因钢筋笼吊运不规范或沉管等问题造成沉淀物坠落,除保证泥浆配制质量外,为防止孔底形成永久性沉淀物,二次清孔应扎实进行。只有泥沙厚度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后续作业。

2.4混凝土浇筑

以上工序全部完成,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作业。一般来说,灌注混凝土时需要钢管来保证灌注桩的稳定性。另外,混凝土的质量也不容忽视。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水灰比不符合施工要求,灌注桩的整体质量就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现场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调制情况,必要时要求施工人员重新配制混凝土。质量仍不合格的,予以报废。

2.5材料砂率控制

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砂率应为40%-50%,水泥中石灰的含量应保持相同的比例。为使粉磨注浆顺利进行,不仅要合理控制材料用量,而且要选用表面细密、直径不大于40mm的粗灰岩。从而使混合料固化后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另外,施工人员在灌浆施工前应明确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浆压力泵,以保证灌浆后的硬度。

2.6积极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过程中,工作质量目标的实现与现场相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单位必须致力于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设单位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除了讲解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人才现代化工作形式的教育。由于新兴的基础设施,建筑工地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对施工新技术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先进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其次,要全面开展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研究,结合现场实际管理工作全面监督管理。现场管理工作要立足工程建设现状,构建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机制,调动每一个工人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中去,是取得最终工程高质量标准的重要保证,相关人员还需要合理确定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在后期发现安全或质量问题,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及时制定问题处理方案,同时也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目的是希望施工单位全体员工能够通过强烈的责任感稳步推进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促进施工单位更加稳定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大量高层和大型建筑的出现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分析研究,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更科学合理的应用,从而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昂.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8):66-67.

[2]黄桂忠.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38-39.

[3]王晓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