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基于课程标准的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陈玉洁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雅居乐小学 511442

摘要: 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从数数开始培养,重视点子图和实物的对应。学习计数单位和算理时应结合点子图,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凑十法”和“破十法”,抓住计算教学的三部曲:一、画点子图。2、说算理。3、写算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来教学。加之坚持不懈的计算的训练,就能打好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

【关键字】计算 点子图 算理 算法

在《课程标准》中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级数学是学习计算的开始,为了能打下扎实的计算基础,一年级上下册的17个单元里,就有7个单元是在学习计算的。计算时学习数学的基础工具,计算贯穿了小学数学的整个过程,如果计算没有学好,数学的大厦就没法建成。但一年级的学生大多还处于具体思维的程度,课标要求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又能降低学生学习计算的难度,我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了以下策略。

  1. 运用点子图表示数量

一年级的教学从数数开始,在准备课中,出现了一幅学校的画面,孩学生从实物图中数出了1-10。在我的课堂中,除了让学生能在实物图中一个一个地数出数,我还增加了用点子图表示数量,让学生根据数出的数量,在本子中画出相应数量的点子。这里就是学习点子图的开始,点子图是实物和抽象数字的连接桥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逐渐从实物中过渡到抽象的数字中计算来,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点子图的运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到了认识11-20数的认识,除了实物中学好从1数到20,这里我会让学生体会从1数到10刚好满了10,数学中把这10个作为一个组,也就是计数单位“十”,这时候也引入点子图,把十个点子放在一个区域,如果再增加1,这个点子就放在另一个区域,从而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会突出十个点子凑成一个方阵的印象,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脑海中有单位十的实物印象。

  1. 用点子图理解算理

数量和点子图结合了之后,在初步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是,点子图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1+2=?的计算中,就是让学生运用点子图 60a4bf2528ffe_html_5bdf6035a29a5d98.png60a4bf2528ffe_html_95ac28c6b39ff51a.png ,左边1个点子,右边2个点子,合起来数一数,有3个点子。让学生用点子图画出来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从这里还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来说出计算的方法,这其实就是思维的训练过程。思维是抽象地,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学会了语言描述数学计算,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建立数感和符号思维。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是,要用点子图让学生理解把点子图合起来和去掉这两种图形表象,在脑海中留下了加法和减法的图形表象,才算真正地理解了加法和减法。

“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学生学习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方法。而进位加法和退位的减法又是一年级的计算的重难点。其实这里的突破口在于学习数的合成和分解的熟练度。教学中,为了熟练地学习关于十的合成和分解,我会让学生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例如在学习9个60a4bf2528ffe_html_47e0b435773bf6fa.png 和2个60a4bf2528ffe_html_47e0b435773bf6fa.png 合起来有多少个苹果时,学生很多能计算出等于11,但我不会看到大部分学生能都计算出结果,就忽略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凑十法”。我会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先画出9个 ,然后提出问题,再画出几个点子就可以凑成一个方阵“十”,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有1和9凑成十的概念,也有了点子图的实物表征,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再画2个,还有1个点子画在一边,学生很直观可以知道9+2=11。下一步,就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算理了,这里会引入算理表示方法,刚把2分成了两部分1和1来画,学生如果能清晰地描述出:2可以分成1和1,先把9和1凑成10,10再加1等于11,进位加法的算理就理解了,剩下的就是把这个算理写出来,先算9+1=10,再算10+1=11。

图片 7图片 8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学习都是三部曲,一、画点子图。2、说算理。3、写算理。如果每次学习都抓住三部曲,训练多次,算理能很好地理解,剩下的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了。

  1. 算理到算法过渡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确实学生的数学计算过程也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多样,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例如23-6=?他是先算6-3=3 ,再算20-3=17,所以23-6=17,这个算法是没有问题的,答案是对的,并且可以运用于所有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其实他的算理是把6分成3和3,先算3-3=0,再算20-3=17。其中把减去的6分成了两部分来减,第一次先减3,第二次再减3。这种方法和大多数学生计算23-6时的运用的方法不同,但也是支持的。从一开始学习计算时,老师一定要抓住三部曲,熟练了之后就只需要能把算理说出来就可以了。算法就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只要能说出来,算法自然就是掌握了的。在教学中,切记不能直接说算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一年级只有把每一种计算的算理理解了,说明白了,说熟练了,加之不断地训练,就能从算理到算法很好地过渡。

  1. 设定计算达成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定一个计算达成目标,有有配套的练习,每天计算的训练量,每个月进行一次的计算比赛,及时总结学生的计算掌握情况,并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同学相应的辅导,不能够落下任何一个学生。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自控力还不强,更需要老师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快乐的数学计算中来。比如:课前的计算比赛,抢答,评比出计算小能手。除了课堂上的计算训练,不要忘记了家长的重要性,可以和家长沟通,最近学习的计算方法,因为不少家长其实是很重视孩子的计算能力的,但由于方法的不用,有很多时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但如果教师能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来,加之平常的训练,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陈玉洁(1989-5),女,汉,广东,数学科组长,中小学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