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砂浆在维修工程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再生砂浆在维修工程中的实践

毛伟栋

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维修和拆除工程也随之增多。在维修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砂浆碎块,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也具有一定影响。在开展维修时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重新配置砂浆。据有关研究表明,砂浆的用砂量占建筑总工程用砂量的三分之一,面对庞大的用砂量,天然砂的资源逐渐减少,当前开始利用再生砂浆取代。本文将对再生砂浆在维修工程中的具体实践开展深入探讨。

关键词:再生砂浆;维修工程;实践

在建筑的维修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主要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而且由于近年来建筑数量与日增长,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逐渐增多,当下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砂浆对于生态保护和节省天然砂资源具有极大的好处。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逐渐开始将建筑垃圾应用于砌筑砂浆,其强度也符合标准,有效实现了废砂浆的再生利用。

一、再生砂浆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也加快了其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废弃的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代谢物。如何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为了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建筑垃圾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等成分。建筑垃圾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的污染,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首先建筑垃圾属于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它本身就是有砂、石、水泥等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合成的材料,通过相关技术将其进行转化,可以将其还原成基础的原材料,比如还原成再生砂浆,这样建筑垃圾就成为了有价值的材料。

在04年的时候就有相关单位开始研究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和废砖粉来取代建筑砂浆中的天然砂资源,通过实证表明,将粒径小于5毫米的混凝土再生集料、水以及其他辅料成分进行计算,再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能够制成干砂浆或预拌砂浆[1]。经过几年的不断研究实验,证明了不同种类的再生砂浆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具有良好的抹灰效果。再生砂浆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再生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在清除建筑垃圾过后,通过破碎机进行粉碎就能够得到再生骨料,然后将其进行筛选,粒径小于5毫米的可成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大于5毫米的可作为再生粗骨料制成再生混凝土。还有相关研究表明再生砂浆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可直接用于面层施工,而且再生砂浆凝结硬化的速度较快,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完成抹灰后只需对其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抹灰面层湿润即可,而且不易出现开裂等问题。

二、再生砂浆的室内试验

以上所述再生砂浆的主要原材料为再生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通过粉碎废弃砂浆产生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与天然砂相比较高,以下是再生细骨料的性能指标:

压碎指标%

泥块含量%

细粉含量%

22.9

0.49

10.1

其次水泥采用普通硅盐酸水泥,性能符合P.O 42.5要求,以下是水泥的性能指标:

标准稠度用水比%

抗折强度MPa

3d 28d

抗压强度MPa

3d 28d

测试值为26%

6.5 8.9

28.9 43.8

最后采用的粉煤灰为石景山的二级灰,其性能指标如下:

粉煤灰用水量比%

粉煤灰细度%

粉煤灰烧失量%

97%

13%

2.09

根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为依据标准,准备砂浆搅拌机、砂浆稠度仪、砂浆密度仪、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压力试验机、钢板尺、捣棒、砂浆分层度仪等。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进行实验。首先开展砂浆的搅拌工作,为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可适当添加粉煤灰,然后将砂浆搅拌成型,成型量应保持在5.5千克左右每次。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随着再生砂添加的数量不断增加,砂浆的密度就会随之下降,在1:2的配比中,要想确保良好的工作性能,就要将砂浆的稠度保持在60mm以上[2]。如果想用再生砂浆完全取代天然砂,则需将密度下降至14%以下。如果将水泥砂浆的配比变化成1:4,随着再生砂浆的数量不断增加,砂浆的密度也会随之下降,抗压强度与砂浆的等级要求也会降低。

三、再生砂浆在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3.1再生砂浆的性能总结

从上述可知再生砂浆可直接用于面层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与普通砂浆相比,再生砂浆具有保水性强且密度小的特点。经相关研究证明,砂浆的稠度会随着水胶比增大而增大,其抗压强度会随着水胶比与粉煤灰的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基本一致

[3]。但如果增加再生细骨料对砂的取代率,砂浆的稠度就会随之下降,此外再生细骨料中的粉料也会对再生砂浆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粉料添加量的控制。

3.2再生砂浆在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拆除建筑石材,清除砂浆堆放现场并将其粉碎,转化成再生砂后,通过砂浆搅拌机进行搅拌,然后制成砌筑石材。施工完毕后在定期回访查看有无开裂现象,通过再生砂浆开展施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是吸水率较高、自身强度较低的再生砂浆与天然砂相比强度就有所下降。而且建筑垃圾的种类和来源较多,可再生骨料的成分多变,就不适用于配置高强度的砂浆,若对砂浆的强度要求较小则可配制。如果工程工期较为紧张、且规模较小,无法对再生砂浆进行系统试验,那么可再生细骨料完全可取代天然砂配置的砌筑砂浆,通过利用再生砂浆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现如今通过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将建筑垃圾转换成可用于施工的材料对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具有极大的好处。本文主要以建筑垃圾转化成再生砂浆为主题开展了论述,对再生砂浆进行了基本概括并开展了试验探讨,对再生砂浆的原材料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进行了总结。说明了再生砂浆在施工中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减少建筑垃圾,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提高再生砂浆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郝彤 侯保星 刘斌. 再生细骨料在砂浆中应用的研究与进展综述[J]. 混凝土,2019,(03):115-119

[2] 江媛云 余建杰 周小娟 周曼玉. 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骨料利用现状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04):122-125

[3] 陶李尧 殷险峰 罗健林 周桂银 李秋义. 不同减水剂对再生砂浆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0,(0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