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中学数学“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敏捷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3502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和思维转型的关键期,也是构建知识结构的过渡期,在整个素质化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教育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设计,从先生后师这一模式出发,分析数学课堂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关键词:中学数学;先生后师;模式探索;实践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提升,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先生后师作为随着新课程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与数学课堂的深度结合。

一、分析先生后师理念的内涵和特点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先生后师,是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鲜明体现,重点关注学生的主观意愿和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求知的快乐与价值,真正意义上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让学生通过事先的自主学习,先一步表达,先一步观察,先一步动手,先一步总结,先一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向教师表达内心的困惑和不解,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点拨,展开精讲,完成学生未完成的工作,纠正学生内心的不正确理解和误区,帮助学生突破难关,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也就是说,先生后世的目的是让学生为先,教师为后,脚踏实地展开独立思考,并以小组合作为媒介,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具体来讲,先生后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注重理念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并坚持以导学为纽带,把自学,互学,导学充分结合到一起。同时,这一理念也坚持了课题研究和校本研训的统一,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师生是一体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师生互动成为了这一理念追寻的最终目标,并且这三者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在这里,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如果学生只是按照理论探究的形式展开练习,必然会束缚自己的思维。而教师一旦没有从过去的模式中脱离出来,仍旧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去限制学生的思想,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整个课堂质量大打折扣,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分析先生后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方法

(一)坚持自主有序的原则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先生后师的首要内涵是学生先一步展开学习,通过思考和观察,作出总结和评价。所以,学生需要坚持手脑并用,坚持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在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导学案,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驱动力,勇于攻克困难,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先学环节,激发出自身的兴趣,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任务的完成变得更加高效,更为快速的突破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之时,自我质疑概念,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找出答案,体会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能带着疑问进一步走入课堂。例如,在学习与几何图形有关知识的时候,由于几何图形都可以对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体物质,所以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先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信息,认真观察,把实体物质抽象成平面的几何图形,变形象为具象,感受到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内涵,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这种急切的认知冲突下,奋发图强,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到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迫切需要,然后再加以点拨和指导,把课堂打造成积极思考的王国,鼓励学生表达问题和疑惑。也就是说,在先行后师的指导下,有效的引导是课堂的中心环节之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困惑和不解,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把握学生的学情,对导学案作出预先调整,或者是进一步细化学生的探究任务,让问题的设置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例如,在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有关内容的时候,当学生把不等式组合到一起时,他们会对取值的范围存在很多的不解,而且也会在不同的数量计算下,迷失思考的方向。对此,教师就应当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不等式组的条件,让学生逐条分析,对应到不等式的列举中[2]

(三)推动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乐趣,引导学生参与小组的交流互动,互相为老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是同桌互助,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深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这里,师生互助式的交流,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模拟学生的认知高度,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相较于纯粹的引导和点拨来讲,显露出了平等性和亲近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轻松的氛围,激发出自己的表现欲望。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从众说纷纭中分析学生自身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即便是不成熟或者是不正确的意见,教师也不能轻易予以打击或者是否定,要激发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在总结这两者的区别时,表述并不够准确,而且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疏忽,教师就可以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抽丝剥茧,观察相交线和平行线中的各种细节,把握好这两个概念的特性,再进行总结和辨析。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对原有的经典题目进行改编,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先生后师模式的应用也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自主性学习,适时性引导,平等性交流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先生后师的应用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并复习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秋官. 中学物理实验"先生后师"教学模式研究[J]. 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 000(001):P.147-148.

[2]李雪兰. "先生后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8, 000(0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