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黄洪友

通城县中医医院疼痛科 湖北咸宁 437400


【摘要】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就诊的中重度癌性疼痛128例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治疗时,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身痛逐瘀汤,分析组间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治疗时选择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重度癌性疼痛;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疗效

恶性肿瘤对神经、脊髓、骨骼组织实施压迫,脉管系统阻塞,局部组织因而出现坏死、溃疡引发的疼痛,即为癌性疼痛。有关资料指出[1],中晚期癌症患者大都伴癌性疼痛,处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极易有消极、焦虑,甚至绝望、悲观的情绪产生,临床医生不仅需关注疾病治疗,还需注重改善疼痛,进而使患者生存的质量提升。临床常以止痛药对癌性疼痛实施治疗,获得了一定疗效,但药物成瘾性、安全性仍为治疗难点。在癌性疼痛治疗上中医中药的方法较多,其优点在于止痛持续、副作用少等,所以,结合中西医可能成为癌性疼痛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身痛逐瘀汤对我院癌性疼痛患者展开治疗,疗效较为确切,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就诊的中重度癌性疼痛128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36~75岁,平均(58.24±3.23)岁;观察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37~76岁,平均(58.56±3.39)岁。对比组间一般数据(P>0.05)。

1.2方法

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NAPP PHARMACEUTICALS LIMITED,国药准字J20140125,规格10mg)给予对照组,不可掰开、咀嚼、研磨,整片口服,同时常规给予胃动力药、缓泻剂预防胃肠道不适、便秘,患者疼痛若为重度, 1 次/12 h ,初始剂量5 mg/次;若为重度,1 次/12 h,初始剂量 10 mg/次。给药1h后对疼痛情况展开评估,NRS 评分若在4~6分间,则以原剂量给药;分值若在7~10分间,在原剂量基础上加50%~100%,给药1h后再评估,以疼痛实际情况为依据更改给药剂量。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身痛逐淤汤,组方包括川芎、当归各15g,桃仁、没药、红花、灵脂(炒)、牛膝、香附、地龙各10g,秦艽、羌活、甘草各5g。以水煎煮至500ml,分两次早晚给药,250ml/次。

两组均需接受21d不间断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对比组间疗效。以NRS 评分法对疼痛程度展开评估,无痛即为0分,重度疼痛即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则越严重。NRS评分降低幅度>75%,即为显著缓解,降低幅度在50%~75%间,即为中度缓解,降低幅度25%~<50%,即为轻度缓解;降低幅度<25%,即为无缓解[2]

(2)对比组间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相关数据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X2,参考标准以P<0.05为准。

2结果

2.1疗效

组间疗效对比(P<0.05),见表1。

表1 疗效分析(例,%)

组别

例数

无缓解

轻度缓解

中度缓解

显著缓解

总有效

对照组

64

14(2.19)

21(32.8)

16(25.0)

13(20.3)

78.1

观察组

64

3(4.7)

27(42.2)

20(31.3)

14(21.9)

95.3

X2






16.007

P






<0.05

2.2止痛起效、持续时间

组间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x±s)

组别

例数

止痛起效时间(min)

止痛持续时间(h)

对照组

64

77.06±3.90

9.51±1.97

观察组

64

56.46±2.17

15.19±2.30

t


4.014

4.669

P


<0.05

<0.05

3讨论

国内当前患癌症的比例逐年上升,每年新发率逐步增多。因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极易损伤脏器、组织、神经,引发的疼痛较为剧烈。临床常以药物对癌性疼痛实施治疗,阿片类、非阿片类等均为常以药物。盐酸羟考酮属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入至机体后,可直接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止痛作用,且剂量越大,止痛作用越显著。因该类药物尚无给药最大剂量界限,因而临床常以副作用限定其最大给药程度。该药物止痛作用虽较为显著,但长期大剂量给药会出现众多不良反应,对止痛作用产生影响。

在中医看来,癌痛者常气血亏损、内结热毒、脉络瘀阻、阻碍气血、不通则痛。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常以益肾补脾、化瘀活血、通络行气之方治疗该症,可标本兼治。身痛逐瘀汤中桃仁、红花、当归、川穹可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可行止血,止疼痛;地龙、牛膝的作用在于疏通经络;甘草可调和诸药。组方功效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行气活血[3]

本文结果:组间疗效、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优,说明联合西医、身痛逐瘀汤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可见,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疗时选择身痛逐瘀汤、盐酸羟考酮联合,疼痛可显著减轻,预后得以改善,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阳梅,杨智,陈志, 等.穴位按摩联合镇痛治疗对癌症患者慢性轻中度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286-289.

[2]许梅芳.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128-129.

[3]曹姝.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和综合性止痛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