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1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沈艳

崇州二医院 四川崇州 611230


血液透析想必对大多数的肾病患者而言不陌生,因为血液透析有一个别称叫做洗肾,肾脏具有过滤人体血液中废物和毒素的功能,它能够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保障机体正常运转,但是如果肾功能受损严重,无法执行日常工作了,人体内部的废物就无法代谢,会造成严重后果。这时需要借助肾血液透析的方式代替肾脏工作,那么如果患者一旦肾脏不能正常工作了,就可以利用血液透析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血液透析它有一定的禁忌症,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于血液透析。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文章中认识一下血液透析的禁忌症有哪些吧!


你了解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血液透析主要是把血液从管道引出来,然后在透析器里面透析膜的两侧,使血液和透析液进行交换,清除过多的水分,把一部分代谢产物剔除出去,从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平衡。血液透析主要的作用,就是在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包括清除水分,清除部分的代谢产物,从而维持机体在健康状态下存活。

血液透析的进行首先需建立血管通路,患者最好预计1年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一个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最少1个月,最好3-4个月后再开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的成熟时间最少2周,最好3-6周后再开始使用。如需提前进入透析,则需选取深静脉置管,故应尽量避免进入透析后再开始造瘘。透析方案的设定取决于患者残余肾功能、心血管稳定性、食水摄入等因素。通常选取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左右的方案,既能保证较好的透析充分性,又能兼顾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哪些人必须要进行血液透析呢?

血液透析主要的适应症,首先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两天以上的患者,合并有较严重的、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水钠潴留严重的心衰引起的肺水肿患者,或是药物难以纠正的酸中毒、高钾血症的患者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透析的人群。除了慢性肾衰竭达到终末期肾脏病之外,严重的水肿,严重的高血压,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严重的贫血,尿毒症脑病、尿毒症心包炎等,都是需要透析治疗的。当然,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急性的药物或毒物中毒时,血液透析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血液透析禁忌症有哪些?

腹透和血透是主要形式,腹透是针对建立血管通路困难者, 婴儿或幼年儿童,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想要更多行动自由,需独立在家透析,糖尿病患者。两种透析都没有绝对禁忌症,但是血透的禁忌症如下:休克或低血压(血压低于80mmHg);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严重出血或贫血、严重低血压或休克、严重心脑并发症、终末期尿毒症并出现不可逆性并发症、未控制的糖尿病、严重感染、同时已有癌肿等恶性疾病、大手术后未过3天、老年高危患者、精神病和不合作的婴幼儿,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弥散、对流、超滤及吸附等。

尿毒症的根治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其并非不治之症,一病总有一治。临床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若治疗得当,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可最大限度控制病情恶化及进展,使患者逐渐减少透析次数,拉长透析间隔。

透析时间的把握要知道

早早透析效果好,所谓“早期”透析实际上是相对于晚期透析而言的,早期透析并不“早”,是指在透析的合适时机开始透析,而不应该在出现全身并发症后再被迫开始透析。“早期”透析是对尿毒症积极的、主动的、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减少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节省透析后的治疗费用,达到透析的效果。特别是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可以充分发挥原有肾功能的作用,效果更为理想。晚期透析是指尿毒症的全身反应非常明显,不透析将会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被迫开始的。它有百弊而无一利:先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患者全身脏器损害明显;透析后并发症增多且严重;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原有肾脏功能损耗殆尽;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这也是有些患者存在疑惑,为什么同样的肾病,其他人透析的效果很好,对自己的效果却不好,难道是因为自己身体不适应吗?其实答案就是透析早晚时机选择的影响。

血液透析是因为患者肾功能衰竭无法承担过滤代谢工作时,利用透析技术来清除血液内多余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血液透析有一定的禁忌症,它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在进行透析之前,需要医生全面把握患者的综合情况,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判断患者是不是能进行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