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学,把思维还给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分享式教学,把思维还给学生

潘瑞兰

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 浙江省 浦江县 322200


摘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懒人”,有了“懒”,才有了创造,才有了世界上所用之物。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老师苦口婆心,唾沫横飞也不见得有好的效果。学会“偷懒”,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把“思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与分享式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也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偷懒 分享式教学 数学素养


古人云:“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呢?凡事都替孩子想了,凡事都帮孩子做了,孩子怎么会有创造力呢?如此说来,教师也要学会“偷懒”。而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分享式教学,正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

但是,教师学会偷懒也是要勤于思考的,只有学会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我结合上个学期的教研课《尝试与猜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偷懒”心得。

一、会“让贤”

会“让贤”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充当“讲台霸主”的角色。在《尝试与猜测》这节课中,通过预设问题,引入探究“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上台分享。

学生不仅讲解得条理清楚,而且直观易懂,既锻炼了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同学们换了一种新鲜的讲解方式。而且让学生讲课给学生听,更了解彼此不懂的“症结”,让下面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经过一系列探究后,比老师“直入主题”更有效,同时也让我这个老师当得不那么辛苦,更让我更真实地了解了我的学生原来潜能无限。

二、会装傻

会装傻,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寻找答案,改动脑筋的地方让学生去思考。教师打胎,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拓宽视野。

教与学并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进行教学设计,迫使学生“就范”,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把学习编程学生内心的渴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探究大数据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有84头,126尾,问雉兔各有几何?”的过程中,师:刚才我们用逐一列表法解决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那我们用刚才的逐一列表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说:“不对。”

老师又故作疑问状:“怎么不对啦?”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道:“数据太大了。”

老师更加“疑惑”问道:“什么意思?说具体点行吗?”

“如果用逐一列表法,太麻烦了,要很大的表格,计算也很麻烦。”

“哦,是这么回事啊,我明白了。”

这种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讲清、讲明、问题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听觉神经的疲劳,还可以减轻老师“体能消耗”,让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让课堂更加和谐民主。

三、会分工

建立合作小组是分享式教学的前提,去年赖杉老师到我们学校讲学时,重点介绍了分享式教学中小组建立的CEO模式。基本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四人一组,将全班分为十多个学习小组,并将组员按学习状况编排学习活动的序号。其中第一号为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较强的学生,而第二三四号则按顺序相对越来越弱。将第一号学生任命为“CEO”,赋予他们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的学习情况等职能。学生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分享的前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对他人的理解、认可与欣赏。

例如在学生探索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时,大部分孩子只能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一种解决的办法,可能一号是算式法、二号是假设法、三号是画图法,但是组内四个成员通过合作交流,就能掌握自己没有想出来而组内其他人想出来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老师教给他更容易接受。

我们班级学生人数多,我的精力有限,后进生自然也时常照顾不过来,于是我就发动组内CEO的力量,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为自己减压,也让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好学生尽管自己懂,自己会做,但他们不一定会讲、会表达;而能理解、会表达的学生一定是思维非常清晰的学生。其实“被老师”的策略既可以锻炼思维、表达能力,又能给后进生最强有力的帮助和扶持,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彼此享受教与学的过程。

四、会激励

激励是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认同,是一种引导。老师要会“偷懒”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学生愿意配合。如果说前三条是“偷懒”的具体措施,你们第四条是“偷懒”的催化剂。

教师学会“偷懒”并非投机取巧,更不是弃学生与不管,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老师有目的的放手中走得更稳,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任景业.分享孩子的智慧——改进教学的建议[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个人介绍:潘瑞兰,出生日期:1988年2月,女,汉族,浙江浦江人,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专业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