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叙事引领专业化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3

自我叙事引领专业化成长

任丽

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学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教师通过对故事的系统分析,揭示和解释教育规律和方法,把不确定的认识、游移的体悟上升到理论、理念层面。通过自我叙事,发掘和提炼工作室以及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的教育故事背后潜在的思想理念,从而行成完善的教育思想理念。

关键词:自我叙事;专业成长;名师工作室;小学教师

课题名称:运用自我叙事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课题编号:JCJYC1902zy18

一、“名师工作室”初印象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系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专业化不足的特征逐步显现。许多业内人士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良好的教育教学是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教育领域,名师工作室最早起源于2000年。在这年的9月8日,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在系统内成立“名师工作室”,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开全国建立名师工作室之先河 ,成为教育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市区。

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是在“继续教育培训”、“校本研修”、“学科教育研究社团”等提高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迈进的道路上一步步形成的。为适应和满足各级各类教师日益增长的需求,“名师工作室”包容了教师发展方向的越来越深的个性化程度、不断显现的学科差别、需要得到系统梳理与辐射推广的鲜活经验,在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

“名师工作室”积极进行学术研讨,着力培植教育品牌,使一些有理想、有追求、乐于奉献、进取心强的优秀教师行动起来,打造新型教学队伍,最大限度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一书中强调指出,教师的工作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关公共的责任,又要达到个体的要求,绽放教育实践的“花蕾”,也就是“专家”与“匠人”的双重责任。这充分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

“名师工作室”是教研队伍的创新模式,在教师与名师之间起着沟通、交流的作用。经过专家们循序渐进的帮助、指导与示范,年轻教师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工作室以各级各类学校专业教研室为基本基地,并运用“名师工作室”网站等多种形式,定期进行网络课程展示、业务交流、举办各种学术教研活动。通过构建这种崭新的教学创建模式,促使这种教学成果向着创新型、素质型方向迈进,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普遍提高。这就是名师的力量。

于是,“名师工作室”就产生了一个个教育的故事,以特有的方式进行着教育的叙事,通常形式如下:

(一)以专家引导为基本形式的“沙龙”活动。

这种活动以专家授课为主,定期开展,主要有“名师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名师课堂教学点评”、“名师课堂教学问答”等教研活动,学员踊跃参加,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名师是课程方面的专家,从事教学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对年轻教师在专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显而易见,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年轻教师通过与专家在同等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切磋”,成长成才的路径进一步拓宽,步伐进一步加快。名师从自身多年经验入手,对课堂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利用多种手段对学员进行学术上的灌输,无论其授课思想还是授课艺术都受到学员的极高评价。专家教授对学员上课期间的表现现场评价,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及时指出他们进步的空间,拓宽进步的渠道,强化了专业素质的养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以主题式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研讨是工作室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制度规定,全体成员每个人每学期都要有一节专业研讨课。基于课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活动是提高教师课堂水平、提升理论修养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大家开动脑筋,理清思路。要求先确定研讨主题,一般一个学期或者是一个学年围绕一个主题,各个成员围绕主题备课、上课、观课,对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认真观摩,以此剖析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从中汲取长处、打开思路、改进教学。这样,在新的课堂上,有时虽然减少了一定的教学内容、降低了知识点层次;但要求的思维方式变了,能力素质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教”与“学”关系。所以,充分强化专业化意识,调动两个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悟性,让大脑“动起来”,是主题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以阅读、反思为基本形式。

为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增强教学视野,让年轻教师利用阅读这一形式进行学习,丰富大脑,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室挑选出对课程提高有益的书籍,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并要求在读完以后写出心得体会。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素养,自我完善,增强了知识积累,为打造良好知识团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作室成员经常开展恳谈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建立了工作室微信群,有好的文摘和作品大家一起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学员坚持教育叙事的写作,对课堂偶发、课堂生成、课堂疑惑、课后思考、经验总结、延展性反思、听评课偶得、案例分析等,及时进行学习总结,以此探索教育教学的现象和规律,以小见大,揭示教育的真谛。组建工作室以来,为了寻求教育实践和教育叙事的理论支撑,工作室成员一起阅读专业书籍,并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自读书目,及时在群空间上传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凭借学习交流平台,每位成员与书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学者对话,通过读书交流这样的切磋、沟通,每个成员都把自己的理解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达到从个体出发再返回到个体的目的,利用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反思式的学习。

另外,工作室成员每学期都要向同伴们展示体现自己特色的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在交流与碰撞中对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对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新的策略,对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改进的对策,一些特色课堂也初具形态。像“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童诗配画”、“口语交际”、“绘本写作”等课程应运而生。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工作室制定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每个成员包括名师在内都有详细的分工,同时还制定出了个人发展规划、学期个人发展计划。工作室针对新手、成熟、骨干、专家等教学人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养,一般由学科带头人负责,初入讲台的青年教师进行跟班学习,优化了教师梯队的建设。作为年轻教师,他们基础好、入门快,熟悉教材,渴望打破陈旧的教学常规;专家和名师年龄大、资格老,经验丰富,负责在团队中出主意、想办法,注重抓好各科各类教学特点的打造,并对年轻教师“扶上马走一程”;骨干教师注重抓好特色科研以及教学风格的锤炼。每到学年末,团队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评估,从课堂教学、自主研修、课题研究、专业成长等多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估,做到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三、“名师工作室”演绎着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叙事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无论年轻教师还是专家学者,工作中都与其他教师一起,目标一致,团结协作,通过密切配合,不断积累了经验,增强了理论修养,扩大了知识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这是因为,教师的岗位就是一个永久学习的岗位,教师的人生就是持续学习的人生,学习是多渠道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在“名师工作室”这样的团队中成长是充满共同挑战和创造性的。每个人也许最终成不了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走在通往专家的路上总是在寻求教学的“妙花”,这里的“妙花”就是教师有思想的实践。

有思想的实践得益于工作室每位成员的自我教育叙事。在自我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工作室成员的心智模式不断得到改变。王维审老师认为教育叙事对教师成长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反思。我们每走过一段路都要回过头来进行回顾,这段路走的直不直,有没有弯路,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这种反思与工作总结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以查找问题和不足为主。而文字是对反思最直接的形式。工作室中的每个成员坚持撰写《教学日志》,各个教研组相互交流,相互观摩,久而久之,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情越来越舒畅。反思,成了排遣负面情绪的途径。在反思过程中,教学经验是什么?有哪些教训汲取?都是依靠文字反思过程中最值得深思的事情。

(二)写作。经过一定时间的叙事写作,让人的职业获得感得以极大的迸发出来,教学呈扩散式思维模式。因为写作,教学工作中那些长久存在的困惑一点点被解开,能够沉浸在成长的快乐之中。教育是天字号大事,而教学的过程中又有许多细枝末节的小事,这些小事看似平常,但里面同时又珍藏着许多重要的人生契机和重要的教育领域的资源,用文字来记录它、研究它,珍藏起来,对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有益的探索,就会从中发现一些奇妙的东西,因为这个研究的领域无限广袤、无边无际、无限延伸,可以说范围相当大,所以,是写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改变。改变是异常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人的思维模式固定以后,世界观已经形成,多年的教学方法已经形成习惯定式,不愿再接受新鲜事物,知识结构难以再有改变。教师通过教育叙事中的一些细微的教育表象,加强对事物的研究,探寻其中的规律,坐而论道,从而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

(四)成长。成为一代名师,做一个有弹性的生命体,内心必须显现出强大的张力。一个教师的成长成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离不开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就像一个人暂时处于金字塔的底端。但只要学会了写作、思考和文字,教师的心灵就会变得纯净和纯洁起来,内心世界就会变得愈发的强大,抛弃世俗偏见和私心杂念,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地教学,让教育叙事成为自己生命体的一部分。只有每个教师都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在键盘码字的酣畅淋漓中,在静静回味的教学体验中,在对优质教案的冥思苦想中,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

工作室成员置身于工作室这样一个正能量循环运转的气场中,聚焦课堂教学和职业生涯,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对疑难问题多方调研探讨,将教学体验、知识点的阐释等过程逐一展开,从中探寻出教育规律和经验,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心灵的共同体,以此对抗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焦躁和恐惧,不断超越前人,超越同伴、超越自己,获得心灵的自由,成长的喜悦。

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实现。作为教师,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就是搞好教学工作,就像工人必须做工、农民必须种田、诗人必须写诗一样,是什么样的岗位就干什么样的事情,这就是“实现自我价值”。

结束语:

每个生命的发展都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每个年轻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成长团体实现生命的觉悟;通过修炼心智模式,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促进生命的发展,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成长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共同团队中,借助自我叙事,把曾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中难以自拔的自己往外拽,避免每日的重复,找寻着乐趣,听从内心的召唤,不断自我实现,打造一个更出色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杨伟东.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