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刚之气“野蛮生长”——培养少年儿童阳刚之气的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3

让阳刚之气“野蛮生长”——培养少年儿童阳刚之气的探索与研究

郑百惠

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215500

摘要】教育部日前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全社会确有共识,那就是青少年教育中增加阳刚之气的培养很有必要。

【关键词】阳刚之气 性别意识 精神体魄 教育多样

阳刚,是相对于阴柔而存在的一种气质。所谓阳,指的是光明和热烈;所谓刚,指的是刚强和正直。一个人身上充满了光明而热烈、刚强而正直的气质特征,也就可以说是充满了阳刚之气。但是现在男性青年女性化,“小鲜肉”“伪娘”等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扰乱了少男儿童的价值取向,破坏中华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与继承。

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阳刚之气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 明确其认知

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

1.从日常生活中引导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孩子的日出生能活就是他们的课程,也是他们最能接受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抓住一些小细节来进行教育。

⑴公共场所分男女。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教他们认识公共洗手间的标志,让男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男孩子,要跟随爸爸进入男厕所;让女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女孩子,要随妈妈进入女厕所。孩子的性别意识也会加强,开始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上厕所。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分性别场所:如浴室、换衣间等。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⑵身体结构分男女。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会对身体结构等问题出现好好奇。这其实是出于孩子的本能。他们对答案的期望,也和他们那个年龄段的理解能力一样,,只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家长恰当的引领他们就可以了。等他们长大之后,随着知识的丰富也自然会明白。

从性别的认识,再到性别的认同,再到性别的尊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相互交织着,融入生活的垫底,贯穿其中。

2.在特色教育下塑造

课程资源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挖掘课程中的性别教育元素,彰显男女生性别优势,塑造理想的性别角色。

⑴德育课程的融入。如校园的“文化节”中,女生可以参加歌舞节目等,男生则可以参加雄浑有力、逃脱灵动的武术,充满冒险的英雄人物故事的展演,神秘莫测、动手动脑的科技、航模等这些活动中,在慷慨激昂、妙趣横生中塑造男生的性别角色,让他们在活动中充满对自己觉得的认同感。

⑵体育课程的加强。体育课上的性别教育,是塑造男女生性别角色意识的最佳途径。体育老师可以根据男女生性别、体质等先天上的区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女生800米长跑,男生1000长跑,这就彰显了男生体能优势,激发他们的潜能。另外,还可以增加男生特有的活动项目:如引体向上、双杠等,以此来激励男生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自豪感。

  1. 文明其精神

自古以来,忧患意识者。无不注重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处事,应该向天地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增厚美德,荣容载万物。文明其精神,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精气神采。

1.锻炼他的受挫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到达自己向往的目标。对于每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自己将要艰难的决定,我们其实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

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与活动之中组织一些寡欲挫折的系列活动,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例如:在孩子的实践拓展活动中加入野外生存训练,设置一些障碍考验孩子;又或者老师可以开展关于挫折的主题班会,及时进行教育……让孩子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勇于尝试去解决困难,勇敢地挑战自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遇到困难也能够积极面对它,人也会变得自信乐观,积极开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信念只有在踊跃的举动之中能力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增强和锻炼。”内心强大,抗挫力强,能够加强他们的阳刚之气,

2.培养他的责任心

教育不仅是培养“男性”“女性”,阳光也不仅是阳光开朗,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不管是家里还是学习,有意识地分配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为花草浇水等。不管事情多小,让孩子参与进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让孩子承担事情后果。制定好规则,赏罚分明。一旦破坏规则,就让孩子承担后果。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以后才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谨慎小心。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好,孩子也会增强责任心。

让孩子适当照顾别人。奶奶生病了,让孩子送去关怀的话语;爸爸妈妈腰酸背如,可以让孩子给妈妈敲敲背,给爸爸揉揉肩;同学摔伤了,可以让孩子帮同学交交作业、接水……孩子体会到了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有助于他们责任心的提高。

3.赋予他的自主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孩子,几乎包办一切,对孩子也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好好学习,乖乖听话!社会上也报道了很多“高分低能”儿这样的现象,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也引起来我们的思考。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成绩好又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是“优秀”的吗?适当的保护是必须的,但不懂得停止的呵护,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培养孩子的主见不是让他们不听劝告,而是面临苦难、面临选择,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思考判断,有自己的看法行动。生活中我们不妨给他们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房间你喜欢什么颜色?周日你想去哪里玩?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班队会你想参加什么节目?班级的图书角该怎么布置?如果孩子有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你给出意见,再让孩子判断,去选择。

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解决,大人适当地退居幕后,做一名优秀的“军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孩子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三、野蛮其体魄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这是毛主席在1917年 《体育之研究》上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植树活动中引用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高度关注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情况。

体育运动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外界刺激,运动时呼吸加快、心率增加这是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反应。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人体就会对运动刺激产生一定的适应现象,随之身体机能得道改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增加。健康强健的体魄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中、学习去。

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人格的教育。在运动中,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良好的素养。拿踢足球来说:踢足球需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习,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练习,这就培养了孩子的毅力;比赛过程中运球跑、带球,不仅需要专注力,更需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把球传给队友,需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团队意识;防守需要沉下心来,心态平稳;赢球可以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输球可以让孩子经受挫折。胜不骄,败不馁,追求卓越,这才是体育的正道!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运动时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会让人身心愉悦。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健其体魄,也可以野蛮其精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丰富其教育

1.父亲要参与孩子成长,避免“丧偶式”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中,最好由父母双方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形成优势互补。父亲具备男子汉的气概,果断、独立、敢于冒险等品质,对于孩子来说说是需要模仿、学习和吸收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不太重视家庭教育,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参与和融入,导致越来越多“丧偶式”的家庭教育模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父亲是重要的家庭角色,也是重要的老师:爸爸们可以在平时多陪伴孩子,如下军旗、跳棋、象棋等,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带孩子出去爬山、锻炼,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毅力更勇敢;可以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更是在活动中,将父亲的担当、能力和坚毅传递给孩子。

2.学校要多些男性教师,避免“清一色”模式

男女教师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以及做事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女教师心思细腻,能够给孩子母亲般的温柔;男教师则利落果断,能够给孩子父亲般的阳刚。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都是女教师的话,更容易让男孩子出现“女性化”的现象,不利于男生的阳刚之气的培养,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高度时期,要在关键的时期健全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是目前“立德树人”的高度要求。只有身心健康,孩子才能全面发展。然而现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阶段女教师还是偏多,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阳光之气,改变女教师“清一色”的现状,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点。

结语:

总之,孩子的阳刚之气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复杂的过程,不仅是德育体育智育相结合,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阳刚之气,是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命灵魂之本质基因。一个人若是缺少了阳刚之气,则见义不能勇为,遇难不敢举步,怯懦无能,不敢担当。当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阳刚”二字。我想:真正的“阳刚之气”,既可以是“待君东去扫胡尘”的豪放,也可以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就连易安居士李清照,既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约,亦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自古以来,阳刚之气破除了性别的限制,被国人所传颂和礼赞。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少年儿童的阳刚之气的教育,使其“野蛮生长”。

参考文献:

  1. 段子元《小学阶段性别教育的实践路径初探》,《中小学德育》2020年第10期。

  2. 木浚,《让男孩子拥有阳刚之气》,《家长》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