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软土中双排桩桩间土加固对其支护效应的影响分析

/ 3

饱和软土中双排桩桩间土加固对其支护效应的影响分析

黎磊锋 1 禹卓杰 2

1.佛山市建盈发展有限公司 2.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双排桩桩间土加固可起到协调前后排桩整体变形的作用,本文通过MIADS软件对饱和软土中桩间土加固进行模拟,在相同加固层厚度的条件下,模拟出使得双排桩桩身变形最小的桩间土加固层位置。并通过实际工程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饱和软土;双排桩;桩间土加固;三维有限元

引言

双排桩门架式支护结构是两排平行的混凝土灌注桩以及桩顶圈梁、连梁组成超静定刚架作为支护体系。该结构合理利用桩间土的土拱效应原理,充分发挥前后排桩的空间效应,形成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控制变形且围护深度较深,节省造价,缩短工期,避免设置内撑,方便挖土施工,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对控制双排桩桩身变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GTS NX建立双排桩三维模型,在被动区土体不加固的情形下对桩间土进行加固模拟。模型中土体与支护结构均采用实体单元,由于实体单元模拟的支护结构,不能直接得到内力,本文引用相关文献的方法,在实体单元中嵌入梁单元来得到弯矩。

1.1模型几何参数

建模时未考虑基坑整体空间效应,由于每一榀排桩受力情况一致,故可截取其中任意一榀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作为分析对象,支护结构前后排桩采用矩形布桩形式,支护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工程中桩径常取0.6m-1.2m不等,这里取0.8m,基坑开挖深度取7m(两层地下室高度加1m承台高度),《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双排桩结构的嵌固深度,对于淤泥,不宜小于1.2h(h为开挖深度),又由于嵌固深度与坑深之比大于4后,桩长对抑制桩身变形的效果并不明显,故桩长可取26m,由于土质条件较差,桩间距可取1m。双排桩连梁高度不宜小于1d,由于本模型的连接方式为盖板,由等效刚度原则,得到盖板高度为0.4m,双排桩排距宜取2d-5d,这里取3倍桩径2.4m,坑外土体宽度取3-5倍开挖深度,取24m,坑内土体宽度取16m,模型整体尺寸的长宽高40m*1m*30m。基坑分三步开挖,第一步与第二步均开挖2.5m,第三步开挖2m。

模型中,为了提高计算精度,采用MIDAS/GTS提供的四面体和六面体混合网格。双排桩土体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本构。为了建立的模型网格划分如图1-2所示。支护结构网格划分如图1-3所示。接触单元如图1-4所示。

60af12cb1f2ca_html_9d8e1639a6eadd4e.png

图1-1 支护结构

60af12cb1f2ca_html_ddce2dc61e109337.png

图1-2 模型有限元网格

60af12cb1f2ca_html_cddbdcc42bc63d4e.png60af12cb1f2ca_html_3810bd153f649237.png

图1-3支护结构有限元网格 图1-4接触单元

1.2模型材料参数

模型中土体视作修正M-C弹塑性材料,支护结构与土体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模型中所有土体均为单一的淤泥土体,加固土体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的方式进行加固,双排桩以及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其参数根据相应文献取值如下表:

表1-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Table1-1 Soi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土体

60af12cb1f2ca_html_2b56d76ff851f9b.gif

kN/m3

60af12cb1f2ca_html_c4a502bc3147b682.gif

60af12cb1f2ca_html_5c53c66e348540e5.gif / MPa

60af12cb1f2ca_html_6e40db397bbf8dcc.gif /MPa

60af12cb1f2ca_html_bf7bc6d0f4110b8d.gif

/MPa

60af12cb1f2ca_html_fb07891ede269fde.gif

/KPa

60af12cb1f2ca_html_921f722932e98f80.gif

/o

m


60af12cb1f2ca_html_28b85c7b3ed82536.gif

60af12cb1f2ca_html_ddaaf39b036b486f.gif

60af12cb1f2ca_html_21f1aebb3aa8ae2.gif/KPa

淤泥

16

0.9

5

5

15

8

6

0.5

0.2

0.9

100

水泥土

20

0.5

55

55

165

172

28

1

0.2

0.9

100

表1-2 支护结构材料参数

Table1-2 Support structure material parameters

名称

混凝土级别

E(MPA)

μ

γ(KN/m

支护结构

C30

30000

0.20

25

表1-3接触面单元参数

Table1-3 Contact surface unit parameters

名称

取值

法向劲度系数(KN/m3

100000

切向劲度系数(KN/m3)

2000

黏聚力(KN/m2)

8

内摩擦角(o)

6

1.3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云图如图1-6所示,后续所有工况都是将源模型作为参照,进行位移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前后排桩最大水平位移都位于桩顶,且几乎相等,这是由于冠梁刚度很大的原因,前后排桩的最大弯矩值也十分接近,这是由于基坑开挖后,在主动土压力的的推力下,后排桩对前排桩起着拉结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前排桩地内力,增加了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

60af12cb1f2ca_html_771c0407da91e3b8.png

图1-5基坑开挖位移云图

60af12cb1f2ca_html_a7b7f8a2757c294a.png

图1-6支护结构位移云图

2.桩间土加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分析

如图2-1所示,在桩间土距桩顶0-12m深度范围内,设立加固体积不变的加固块,加固厚度取桩间距,加固宽度取前后排桩之间的净距,加固层深度为2m,通过改变加固块底部到桩顶的距离来改变加固体的位置,其函数式为H1=2x(x=0,1,2...6),分别建立加固-1到加固-6不同的6种加固工况对应的模型,其平面示意图如图2-1。

60af12cb1f2ca_html_34c69c85659fb7dd.gif

图2-1 桩间土加固示意图

Fig.2-1 Single-layer reinforcement


60af12cb1f2ca_html_39fc06447fa69268.gif60af12cb1f2ca_html_4ee80ad465a93f67.gif

a) 加固-1 b) 加固-2

a) Reinforcement -1 b) Reinforcement -2

60af12cb1f2ca_html_dab881dd67501570.gif60af12cb1f2ca_html_f6dc6bc8cd86700f.gif

c) 加固-3 d ) 加固-4

c) Reinforcement -3 d ) Reinforcement -4

60af12cb1f2ca_html_197e29833d2ab310.gif60af12cb1f2ca_html_51312a32eeedc59.gif

e) 加固-5 f) 加固-6

e) Reinforcement -5 f) Reinforcement

图2-2 H1不同取值下的单层加固示意

Fig.2-2 Single Layer reinforcement with Different H1 Values

通过计算,由于前后排桩位移曲线几乎一样,且桩顶位移相等,下面只对前排桩位移数据分析,前排桩桩身位移变化规律如图2-3所示,后排桩最大水平位移随着H1/H变化而变化的位移图如图2-4所示

60af12cb1f2ca_html_98c89c3e0b9dcef4.png

  1. 前排桩

  1. Front row of piles

60af12cb1f2ca_html_8425735cd689f4ad.png

  1. 后排桩

  1. Rear row of piles


图2-3被动区未加固条件下桩间土单层加固各方案桩身桩身位移

Fig.2-3 Pile displacement of each plan of single layer between piles-soil reinforcement under passive zone non reinforcement

60af12cb1f2ca_html_2b13565662d17149.png

图2-4 被动区未加固条件下桩间土单层加固各方案桩身最大位移

Fig.2-4 Maximum pile displacement of each plan of single layer between piles-soil non reinforcement under passive zone reinforcement

从图2-3中可以看出,被动区未加固情况下桩间土加固各种工况中,桩身最大位移皆在桩顶处,桩身位移随着深度的增加单调递减,到桩底达到达到最小值。一倍基坑以下深度,各工况桩身位移基本重合,对比“加固-1”,“加固-2”曲线,“加固-3”,“加固-4”,“加固-5”,“加固-6”曲线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说明随着加固位置的下移桩间土加固效果增强但速率减小。

从图2-4可以看出,对比桩间土未加固工况,工况“加固-1(0-2m)”桩顶位移为61.9mm,减小了1.7%,工况“加固-2(2-4m)”桩顶位移为59.2mm,减小了5.9%,工况“加固-3(4-6m)”桩顶位移为56.3mm,减小了10.5%,工况“加固-4(6-8m)”桩顶位移为55.6mm,减小了11.7%,工况“加固-5(8-10m)”桩顶位移为55.5mm,减小了11.8%,工况“加固-6(10-12m)”,桩顶位移为55.8mm,减小了1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H1/H的增大,桩身最大位移先递减后趋于平缓,说明随着加固位置的下移,桩间土加固效果先递增,随后几乎保持不变,桩间土从工况“加固-1(0-2m)”分两次逐步下移2m,变化到工况加固-3过程中,加固效果变化明显,而从工况“加固-4(6-8m)”变化到工况“加固-6(10-12m)”中,加固效果变化不明显。总体上来看,桩间土加固深度在6-12m范围内的任意单层加固工况要比加固深度0-6m范围内的效果好得多,且工况“加固-5(8-10m)”的位移为上述各工况中位移最小值。









3.数值模拟与工程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根据某工程实际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该由于双排桩支护范围只在基坑西北角、北边采用,未形成整体空间效应。采用源模型的建立方法,截取其中任意一品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作为分析对象。

模型基坑所有几何尺寸按照设计方案取值,连梁界面尺寸0.8m*0.8m,由于本文所取的模型为盖板,因此按照等效刚度原则可得盖板尺寸1m*0.4m。基坑外荷载按设计方案说明取值。

侧斜孔为支护结构前排桩位置,且只对上半段桩身位移进行监测,现将侧斜孔的0到-8.5m的位移模拟数据与监测数据绘成图表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 60af12cb1f2ca_html_8d3177202346d6f3.png

图3-1 TX12号孔模拟与监测位移

Fig.3-1 TX12 hole simulation and monitoring displacement

TX12号孔的桩身位移最大值的监测值为12.3mm,模拟值为14.1mm。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桩身最大位移值的模拟值大于监测值,但相差不大,且从曲线趋势来看,整体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有限元模拟方法较合理。


3.结论

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取决于加固层的厚度与位置,而在桩顶以下两倍坑深范围内,桩间土加固有效,超出该深度范围,基本无效;桩间加固层位置越靠近坑底,其加固效果越好并且在坑底附近,位于坑底以下加固层的加固效果略强于坑底以上加固层的加固效果。桩间土加固桩身位移最小的位置位于基坑以下约1/3基坑深度处。








参考文献

[1]何珊珊. 软土中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朱庆科.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若干问题分析和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周鹏华, 朱海军, 李继承,等. 双排桩受力变形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J]. 施工技术, 2015(s2):5-10.

[4]王鸿运, 姚小波, 张尧,等. 基于双排桩和锚索支护基坑开挖监测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s2):44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