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农村之“源” 服务小学美术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活用农村之“源” 服务小学美术课堂

李少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下柏小学 528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它给新的课程改革实验带来全新的活力。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相对滞后,严重阻碍课程改革步伐。根据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活用农村之“源”,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 ;小学美术; 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如何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美术老师肩负的重任。由于我校处于莞邑地区的水乡地段,经济落后。受其经济和生活条件的影响,教育发展步伐比较缓慢,造成教学质量不高和教学效果较差。以此同时,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得不到重视,造成大部分农村学生厌倦美术课。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途径进行实践,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就地取材,引美术之“源”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农村拥有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可供美术教学的自然资源,如秀美的山川、弯弯的河流、广阔的田野以及幽静的村舍、农家小院、农副产品等,只要把这些资源利用到美术教学中来,就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到处都充满美,一草一木、星空浮云、飞禽走兽,甚至锅碗瓢盆都可以作为观察和描绘的素材。要让孩子们懂得美,重要的是教育他们观察、发现身边的美,有了这个法宝,照样可以提高审美素质。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这就是学生们要的“源”。

1.引教学内容之“源”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教师要从教学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现实生活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农村资源设计出了《我喜欢玩……》、《我喜欢吃……》、《我最喜欢的一件事》等课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特点;而《垂钓》、《家乡变化》等课题,则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画兴趣。这些常见的事物和师生共同话题,使他们在课堂交流中兴趣浓厚,有想听、讲、画的愿望。从学生作业中可以看出童真的意味,以及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2.引教学材料之“源”

农村学生经济生活条件较差,绘画材料的缺乏更是显而易见。城市孩子的绘画工具多种多样从质量高档,而农村学生的绘画工具材料简陋单一,高质量的油画棒及颜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渴望不可及的作画工具。就如我校而言,学校位于农村,学校旁边只有一个文具店,出售的尽是粗劣的纸张和低质量蜡笔,手工制作课需要的纸材料根本找不着。如何才能将农村资源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我认为应该积极引入农村自然资源,将平常所见的秸梗、香蕉叶、泥巴、旧报纸等材料运用于课堂,让学生体验艺术的亲切、自然。第二册教科书中的《快乐的人》,教材作品要求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作业,然而学生没有这种材料。我就让学生带上不同乡土材料,用捆、扎、绑、捏塑等方法,制作出了独具水乡特色的课堂作业。

二、拓宽渠道,汇美术之“源”

在教学中结合农村的实际用多种形式去教学,拓宽教学思路,经常性组织适合农村孩子的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那么农村美术教学肯定能顺利开展,并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1.创设情景,让学生愿画

重视情景的创设,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使学生自然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有事所想,有画可画,能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把课堂开展到自然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信息,创设一种生活情景;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去探索和感受,通过分组讨论与全班交流、评价来创设表达情景,使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从而创作出丰富的画面。如教材第三册《我喜欢的运动》,由于学校活动场地窄和体育设备少等原因,我校学生在校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较少,所以要求学生凭空想象出运动是比较难的。针对这一点,我想到,学校附近的村中心广场不是有游泳池吗?平时学生经常在那戏水,还有他们的水性挺好的,不如就将课题延伸为《我喜欢的运动——戏水》。当我宣布将课堂学习搬到课外时,学生都惊讶了,以为听错了,后来得到确认的结果时,高兴地欢呼起来,新奇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反应不过来。带领学生们到了池边,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跟学生简单说了一遍,就是让两位学生示范跳水动作和游泳的姿势,还有理解好动作后,同学之间相互玩水,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学生刚示范完,就听到观看的人群中叽叽喳喳地吵了起来。我问:“你们对同学刚才的示范动作有意见吗?”生答:“对。”“如果让你也来试试,你会怎样做呢?”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后,推选了几位学生跑出来演示。演示的动作优美并多样,看着学生的表现,我就不由得感叹:自己虽然生活在水乡,平时都没留意玩水者的动作,原来是如此优美。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在上第二课时中,学生就迫不及待将自己玩水的情景画了下来,连平时很少动笔的几位学生都积极创作,并且表现得比较生动自如、真实精彩、淋漓尽致。

2.联系生活,让学生会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在教学中应重视生活题材的收集,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如教材第八册《荔枝丰收》一课,学生虽然生长在南方,但由于家乡在水乡,又没有种植荔枝,所以对荔枝的生长规律不熟悉。教材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水果的生长规律和表现丰收的喜悦。联系实际,我将教学内容改为他们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水果、本地特产——香蕉,让他们探讨香蕉的生产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到蕉园参观,感受生活,体验丰收的喜悦。最后以《香蕉丰收》为题让学生作画,学生的画面上,描绘着农民辛勤劳动的身影,收获的繁忙景象,对农民的表情刻画惟妙惟肖。在这一课时中,改变了学生对绘画的态度,提高了创作热情。在教材第十册《家乡风光》一课,我带领学生出外写生,让学生画自己熟悉的家乡的小桥、流水、田野、竹林、蕉园、山庄等古朴幽雅景色,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组织活动,让学生乐画

美术教学还可以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农村风俗活动等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扩大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乐于画画。如夏天到了,组织学生去看荷塘美景,观赛龙舟、玩堆泥巴等;秋天就带领学生采集各种落叶,用不同树叶拼贴成画……每年端午节前后,水乡地区都举行隆重龙舟竞渡赛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那隆重的场面,对提高学生创作热情有很大帮助。于是,我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去看比赛。活动中学生观察仔细、热情高涨。活动结束后,学生乐意地接受了创作的要求。

4.展示交流,让学生爱画

学生在农村生活,很少机会去参观展览和美术交流活动。如何才能让学生拓宽视野,在交流中学到知识。结合学校实际,在班级中开展“优秀作业展评”,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展出,学生看到自己作业能够展出,并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挑选更优秀的作业,经过加工和修改,参加学校“第二课堂优秀作品展”。展示不但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而且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其次,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兄弟学校的艺术成果展,促进交流,激励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的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广大农村美术教师用智慧、用心去努力探索,方能有效提高我们农村美术教学的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0-171)

[2] 卢关.罗丹教育语录 [J].天津出版社.1998(15)

作者简介:

姓名:李少芳

出生年月:1980.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

学历:本科

现职称:中小学一级

研究方向: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