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杨滨

身份证号: 37098319790306****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逐渐扩大,所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建设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确实成为了企业的制胜法宝。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针对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及相应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技术问题;管理;措施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建筑工程施工土方石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土方石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土方挖掘过程中对于已开挖基坑是否采用有效防护及支撑措施,是否有效防水,开挖基坑是否经过长时间暴晒,土方地质鉴定是否与建筑设计方案一致。对于土方石建设时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在开挖前对基坑所要挖掘的地方进行有效分析,查看是否与设计一致。采用有效防护及支撑措施,保证基坑挖掘过程不受任何损坏。在结构防护基础上建立有效防水结构,防止土坑被水浸蚀,确保基坑稳定性。开挖基坑后避免基坑经过长时间暴晒,严格管理基坑接受日照时间,将基坑开挖后下一工序同开挖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放桩时必须严格控制测量定位桩的轴线高度,绝对禁止放桩错位现象,为后期施工打下基础。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在建筑物结构中起到支撑与导向的双重重要作用。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应严格把控钢筋的施工质量,首先在钢筋材料购买阶段就要严格把关,注意调研和选择口碑良好的钢筋制造厂商,并且在钢筋来料检验时严格检查“三证”是否齐全,按照建筑行业相关质量抽样标准对钢筋的外观、弯拉性能等项目进行抽样检验。严禁漏检、拖延检验等现象发生。对于检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投入施工。

1.3梁、板、柱施工

  这方面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其模板加工的实际质量。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普遍采用木模板实施模板工程,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增加利润,多次周转使用同一木模板,致使模板严重变形。梁、板、柱构件模板出现变形及封闭不严实等状况,降低混凝土构件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拼装构件模板前实施严格检查,禁止已经变形和受损严重的模板继续使用;检查完成拼装的构件模板,确定其处于封闭严实状态;仔细审查模板,确定其支架搭设牢固;清理拼装模板后进行浇灌混凝土作业;完成混凝土构件工作后复查其梁、板、柱的实际轴线与标高;确定构件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时间及成型强度标准后方可拆模,按照“先侧后底”的原则拆卸模板,注意混凝土棱角,避免损伤成型构件,确保构件完整度。

1.4混凝土浇筑技术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混凝土浇筑十分关键。在浇筑当中,通常会产生表层沁水的状况。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由于浇筑内的水泥会持续排放热量,令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而随着浇筑工作的完成,温度则会有所减少,温度的差距令混凝土在本身内部构成庞大的拉力,从而时常发生混凝土裂缝现象。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浇筑当中,则需最大程度减少温差,降低拉力。通过充分运用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承受的温差拉力,在房屋建筑工程浇筑4个小时后,表层会产生裂缝现象,则需思考是否对其进行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筑,从而严格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管理

2.1对工程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进行强化,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工程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施工企业通过各分项工程班组长―质检员―项目经理的检查体系的建立,将项目经理身上的土建、水、电统一管理指挥权限进行明确,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实现的质量的全方位控制。通过施工企业管理者还应当将合理的奖惩制度融入工程管理制度,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激发工程人员的工作热情。施工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对工程建设施工涉及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考虑,避免出现制度空白。

2.2强化施工人员素质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广泛存在培养出的施工人员流失的现象。因此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人员选聘时,应当对员工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所以工程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巩固人员素质。所以工程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通过向施工人员灌输安全知识和技能实现工程的安全顺利建设;同时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培训,具体培训中应当根据施工人员具体工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内容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培训效率和有效性;最后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等内容的教育,进而为施工中各项内容的科学操作提供保障[

2.3强化管理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能力的持续提升下,相应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所需愈发提高,在一些房屋建筑施工当中,有些小问题时常会引发建筑安全事故。所以对于相应的企业与单位需要持续提升安全意识,尽可能免除在施工当中产生安全问题。现场施工技术与工作人员需要提升本身的安全概念,创建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体系,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总体团队的安全意识,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4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建设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以施工进度的管理非常重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注重工程进度管理,管理人员再将项目大的进度目标分解成工序进度目标后,应及时把控现场情况与计划的符合度,不断的比较、分析、预测。并针对可能发生的进度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将满足建设方的使用进度目标为己任,避免发生延期问题,给双方带来损失。

2.5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施工现场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水污染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施工现场应安装专业化洗车设备。场地必须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施工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严禁凌空抛掷。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应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在拆除施工完成后清运完毕,并应遵守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

2.6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有李煜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和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就是在工程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施工机械管理需要制定保养计划,应根据不同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

3结束语

 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提升施工人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解决好施工技术问题,做好现场监督管理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工作,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9(2):100-101.

[2]李荣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9(2):145.

[3]赵峰,蔡岗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