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韦成香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含山完村小 533400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有效教学”为课题的教研活动。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对有效教学也有了一些思考。

当前,我们课堂存在的问题就是小组讨论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轰轰烈烈,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其实,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虽然,课堂上应用了一些学习约定,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好动的性格特点,课堂学生的讨论大多是偏离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讨论一些和学习无关的问题是特别有趣,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却无心讨论。有时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小组合作玩耍,课堂出现了失控的现象。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避免上述的现象,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 课前的效备课

课前要切实备好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教参的过程中要明白这一节课上,哪些知识是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都应细化并明确到位。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分清主次很重要。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基础,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创建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老师要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如重复说,深入简出问、抑扬顿挫读等。

  1. 课堂有效实施

要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就是抓好课堂教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当前我们太注重“教”了,为“教”而“教”。在师生关系上现在倡导“以学为重,为学而教”。在教学过程与方式上“以学定教,随学而导”。教学要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极为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创设情景。2.创设出趣味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3.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4.教师及时点拨,促进生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的权利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即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如,在教学课文生字时,我常常采取这样的教法:学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生自认——抽出生字,学生认读——组词恐固。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该练则练、该讲则讲、该问就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化零为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节省很多时间,有时课堂效益不高,就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质量不高造成的。因此,提问时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或模棱两可。问题必须要有思考价值,有启发性,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问题要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时要掌握几个技巧:一是备课时就应把问题整理好,做到有准备的问。1.在导入新课时设问。2.在知识衔接处设问。3.在知识关键处设问。4.在知识重点处设问。如教学《赵州桥》的第2自然段: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作者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这样学生找出了本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学生也很快找出了作者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等几方面来写。5.在知识障碍处设问。如,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出示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提问:第一句话在问中起什么作用?二是准确把握发问的时机,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个问题尚未作出明确的结论之前,不要再提出一个新问题,以免干扰学生。三是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问答,抽答面要广;四是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五是当学生的回答正确而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完整的答案。另外,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在教师巧妙的点评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前进,学习能力也获得了发展。更应该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

  1. 课后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斯霞老师总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如,上完每一篇课文后我思考:我的教学目标明确了吗?教学内容是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知识的衔接处理如何?有没有以学生为重点?学生在本节中学会了什么?我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哪?等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在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