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王 目中有人:我与学生的隔屏成长记

/ 2

兴趣为王 目中有人:我与学生的隔屏成长记

邓琳 枝江市仙女小学 湖北 枝江 443200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困惑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帮助学生有条不紊的提升自己,形成规律高效的学习方式,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往往需要学生强大的内驱力去实现。三年级的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从何而来?兴趣为王。互联网生态下,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四个多月,我在自己所任教的三年级做出了各种尝试和改变,由此开启了一段与学生隔屏共成长的旅程。

一、兴趣为王,我要学

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我们和孩子彼此看不见,摸不着,所谓的老师近距离“威慑力”隔着屏幕直线下滑;学生不上线时没法“抓”回课堂;也没办法在班级听课纪律不佳时停下来进行说教;更没有办法把眼睛放在那一两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身上,不停地提醒他......这些线下的“老方法”一时间全部短路。怎么办?我尝试改变心态、转换角色和方法。由“掌控者”走向引导者、旁观者,让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变得有趣。

什么能让三年级的孩子在屏幕的那边聚精会神?那一定是兴趣的驱使!

镜头一:

“同学们,英语学习马上开始,做好准备,我们开始接龙啦!”

“周五的英语课上你展示课文朗读,请做好准备,需要帮助的可以问我哦。”

“今天的课后作品,邓老师将进行汇总后集中进行展示哦,期待。”

镜头二:

“什么时候上课呀?老师怎么还没来啊?”

“邓老师,我把明天的对话展示拍摄成了小视频,您帮我看看呀!”

“邓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晚才发来,能把我的作品加进去吗?”

屏幕是冷冰冰的,但我们的线上班级却是温暖活跃的。通过利用微信接龙小程序和自选微信表情包进行签到,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真准时!”“A同学好开心呀!”“B同学,请冷静!”看似随意的互动,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轻松、开心的进入课堂学习;给孩子们留足准备时间,提供展示的平台,且协助他们进行展示,让他们少了紧张和随机,多了自信和把握。课后,我将孩子们的作品制作成小视频集合,既是总结梳理也是展现学生创意和巧思,让他们体会学习带来的满足与快乐。这时的我变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欣赏者和协助者,我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上,带领他们一起享受付出带来的喜悦,掌握自己学习的主动权。

镜头三:

“Good job、棒棒哒、Come on”(邓老师自制表情包)

“准时交作业的同学才有么么哒哦”

镜头四:

“谢谢邓老师、邓老师不客气、邓老师再见”(学生自制邓老师专属表请包)

如果说线下的还有几分“威严”,有距离感,那么现在孩子们自发与我的互动中少了“惧怕”,却多了亲密与乐趣。作业评价不再是生硬的等级,“么么哒”“好开心”“哇哦”这些有趣、生动的表情包让孩子们乐开了花。

镜头五:

“同学们,阅读第一天,先听再模仿,三天更新一期,坚持。”

“同学们,今天的阅读邓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问题,明天上课时我会提问大家,答对的同学将获得星星奖励,星星累计,将获得邓老师送出的神秘奖励,敬请期待!”

“阅读第57天,抢答环节我们明天准时相约,请大家做好准备哦。”

镜头六:

“老师,阅读打卡的来了吗?”

“邓老师,我爸爸今天晚上加夜班,打卡明天发给您。”

“邓老师,我能把明天的问题说给你听吗?”

课本的学习内容一方面满足不了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基础较弱的孩子学习积极性也无法保持,这种陪着少部分学习的状态显然无法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时候该加点料了!于是我将动画《粉红猪小妹》加入到英语学习中。每日一推送,每天5分钟,补足英语课时量少的实际情况。每日磨耳朵,模仿跟读,部分孩子养成了每日阅读打卡的习惯。结合课堂学习,我随后将阅读抢答加入其中一环,孩子们爱竞赛、爱表现也爱模仿,这个环节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课堂互动之一,参与度与活跃度在课堂“齐飞”。准备足,网速快,孩子们在紧张激烈的竞赛中找到了认真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目中有人,我想做

现阶段,三年级的孩子渴望被老师和同伴的关注,在线上学习的当下,老师的关注往往是孩子们坚持学习的力量来源。

镜头七:

“同学们,抽时间完成一下英语问卷调查。”

“同学们,快来帮帮邓老师!”

“同学们,五月即将结束,明天的英语课上我们将对在五月份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彰,请大家点开链接,为勤奋好学的同学投上一票。”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指导策略,我利用问卷和投票的形式将学生发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反馈。三月侧重学生对当前学习形式的接受程度和对自己学习的评估;四月以单元学习为依托,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动力及需求;到了五月,我将方向调整至学生的身边,引导他们去发现勤学榜样,为自己认可的同伴投上一票。

镜头八:

“唉,邓老师总是看不到我的发言。”(问卷中的选项占比32%)

“邓老师的指导给我不少启发!”(问卷中的选项占比72%)

“学习英语让我更自信,有成就感。”(问卷中的选项占比66%)

根据学生们的问卷,我加大了课堂指导和课后指导的时间,发言过程中增加@的次数,将之前被自己“忽略”的学生重视起来......孩子们看到了我的一对一指导和鼓励,学习劲头也跟着往上涨,有了较高的开口度,学习效果自然大增。为了保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我还在每月的总结中,结合同学们的意见进行表彰,并给予相应奖励。

例如在中期评比中,除了对在阅读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阅读之星”表彰外,我还设置了另外三类不同的表彰,即最受认可自律星、最受瞩目坚持星、最受期待关注星,从不同维度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关注与肯定。例如,“最受期待关注星”是针对学生们的问卷中提到的”求关注“引发的。这些孩子在线下学习时是中等水平的孩子,由于在家学习的各种不同环境,他们有很多对学习热情不足,经常有偷懒的情况,加上有时我过于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对他们有些忽视。在这次的表彰后,我很高兴的发现,这些孩子在课堂发言和作业完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也是我设置此类表彰的初衷。我仍旧记得一次问卷中,有一位孩子在“我能坚持学习是英语因为( )”这一题中选择了其他,他写道,“邓老师鼓励我。”是呀,谁不希望被看到、被鼓励,何况是一个9岁的孩子。幸好,我们注意到了他们,他们在老师的关注下也不负所望。

镜头九:

在表彰会后,我让最受认可自律星的12名孩子选择奖励形式:和邓老师共读一个绘本故事(中英文皆可);和邓老师学唱一首英文歌曲;和邓老师一起制作一个小视频;做一次邓老师的小助手(四选一),其中八名孩子选择了做我的小助手。

镜头十:

第一期小助手任务发布:记录指定同学的课堂表现。课后汇总时,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表格和记录方式让我惊喜万分。

“辛苦啦!”“一丢丢都不辛苦,我很开心!”

“邓老师,我选择当你的助手。”

“邓老师,明天还需要我记录吗?”

看着五六年级做起了小组合作,三年级其中一个班的语文老师也在实行小组合作制。我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在“缓慢”地思考开展形式。哪些孩子可以担任小组长,哪些孩子为一组?这些问题让我犯了难。我希望不是我自己的自以为是,让孩子们有负担。我想让他们自己想做!于是,借着表彰的契机,两个班各四名小助手到位啦。

小助手做什么呢?怎么做?班级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孩子都能坚持学习,我们需要关注最近表现欠佳的孩子。借助小助手的记录,让我能有侧重的关注这些同学的课堂表现,或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辅导。确定了小助手的任务,第一次尝试开始了。当我还在担心小助手们会因为关注其他同学的学习状况而影响自己的表现时,孩子们课后准时、详细地记录表让我打消了所有顾虑。发言次数、改正次数...孩子们考虑地十分周到。原来,给了他们足够的“权力”,他们的创造力比我们的想象的要大得多。

四个多月的线上学习,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们是有很强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哪怕是年龄小的孩子,在家长的适当陪伴和帮助下,老师只是在必要时为他们打开锦囊、提点思路、布置任务,告诉他们“我们要到哪里去”“可以怎样去”,剩下的路不都是靠孩子们自己去走吗?我们的信任与肯定,就是他们一步步前行的动力。

四个月的相处与探索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英语学习的兴趣仍是英语教学的主打,而兴趣为王、眼中有人,便是我们从英语教学走向英语教育的最终方向。“人的天性是爱学习的,除非我们把学习过程变得不再令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