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复杂交通有限空间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3


旅游区复杂交通有限空间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王涛

中铁北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介绍 1

1.1工程概况 1

1.2周边环境 2

1.3项目背景 3

二、调整管廊线位,优化断面尺寸 3

2.1线位及纵坡调整 3

2.2重力流管道优化 4

2.3减舱+燃气廊化 4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整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 4

三、交通疏解 5

3.1交通现状 5

3.2交通疏解措施 6

四、附属设施口部整合优化 8

4.1附属设施布置原则 8

4.2附属整合优化建议 8

五、合理组织施工,解决技术难题 9

六、结论 10



摘要:随着深圳市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旧改项目大力推进,老城区低矮的楼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对各种市政管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线敷设方式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现象日渐频繁,所引起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城市交通干扰引起的间接损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传统敷设的地下管线受道路沉降、改扩建和水蚀影响,容易损坏。综合管廊建设可一劳永逸解决此问题,但面对交通繁忙的旅游区,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受限,施工要做到对景观环境影响小,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小。本文以沙深路、海涛南路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探讨有限空间综合管廊施工交通疏解、方案优化、施工组织的具体措施,希望能给类似管廊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区;复杂交通;有限空间;管廊工程;施工技术

一、项目介绍

1.1工程概况

沙深路、海涛南路综合管廊(EPC项目)建设地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为支线综合管廊,起点远景接盐田对外连接综合管廊,终点远景接海景二路干线综合管廊,线路总长度约1.43公里。原设计为沙深路“路西三舱”、海涛南路“路北三舱”方案,即综合舱、燃气舱、污水舱,断面尺寸为10.4*4m。需占用西侧人行道,迁移西侧人行道上大量树木及管线。围护结构采用φ800@1000钻孔桩+φ600桩间双管旋喷桩止水帷幕,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层框架结构。

60b43d7b63833_html_ef0c82917a5fefd5.png

1.2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沙头角的南部区域,毗邻香港,项目周边旅游景点多,距离中英街距离不足百米。沿线主要建筑物有沙头角海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中英街旅游景点、学校等敏感建筑。项目起点为沙深路与深盐路路口,经工业东街、田心东街、沙盐路、海涛南路路口,终点为海涛南路与海景二路路口,沿线交通路口十多个,施工环境复杂,现状道路狭窄,尤其沙深路南段,交通十分繁忙。

沙头角主干道有三条,其中深盐路红线宽度35米,双向6车道,地铁8号线线路位于深盐路,正在施工;沙盐路红线宽度22米,双向6车道;沙深路为城市主干道,其中深盐路-沙盐路段为双向六车道,现状宽度21-22米,沙盐路-海涛南路段为双向五车道,现状宽度17-18米。海涛南路、海景二路为城市次干道,其余为城市支路。

60b43d7b63833_html_46417bd8c6c809a4.gif

综合管廊平面布置图

1.3项目背景

因占用人行道施工将对周边居民和商铺影响较大,大量的树木和包含军缆在内的管线迁移对环境破坏大、居民生活影响大,区政府不允许迁移树木占用人行道的方案。按照原设计断面,管廊本体+支护结构+围挡需要占用道路15米,此时道路交通将彻底瘫痪,必须缩减占道,满足深盐路~沙盐路段施工主体阶段,交通疏解由双向6车道调整为3车道(两进一出),沙盐路~海涛南路段交通疏解由双向5车道调整为2车道(两进不出),这是区政府给出的底线,故必须调整管廊线位,优化管廊本体断面尺寸并给出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及施工措施。

二、调整管廊线位,优化断面尺寸

2.1线位及纵坡调整

调整管廊线位至沙深路路中,避开行道树及管线。调整管廊线路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覆土厚度按照最低要求进行设计,可降低施工风险,缩减工期,节约投资。

2.2重力流管道优化

雨水、污水管等重力流管线一般埋深较深,且这类管线所要求的纵坡很难与综合管廊协调,埋深变化直接导致造价大幅度升高,并且相对而言,雨、污水管线开挖维修的频率较低,因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安全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取消金融路至海景二路段的污水管入廊。

2.3减舱+燃气廊化

缩小断面尺寸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舱,现有燃气管道位于人行道上,与路中管廊建设方案无矛盾,且无改造扩容需求,故取消管廊本体内燃气舱,利用沙深路东侧人行道电力沟作为燃气沟使用。采取“两舱路中+燃气廊化方案”、“单舱路中+燃气廊化方案”即:深盐路至金融路段由“三舱”调整为“两舱”、金融路至海景二路由“三舱”调整为“单舱”。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整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与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相比,无需设置泵房,不需要安装大量设备、管道及喷头,几乎不占用空间,成本低,故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整为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

通过以上调整及舱室内管线重新排列整合的细节调整,深盐路至金融路段由“三舱”调整为两个综合舱,断面尺寸为7*4.1m,金融路至海景二路由“三舱”调整为一个综合舱,断面尺寸为5.25*4.1m,燃气舱利用人行道电力沟“廊化”使用,满足可研阶段管线入廊要求和道路交通条件。

60b43d7b63833_html_4c2981d8923899f8.gif

三、交通疏解

3.1交通现状

沙深路与深盐路为盐田区沙头角仅有的2条主干道,作为深圳市东西连接的主要交通枢纽大动脉。承担着市区通往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中英街的主要交通咽喉要塞。深盐路正在进行深圳地铁8号线占道施工,沙深路的交通压力十分严峻。

影响区域内共途经公交线路14条,其中本项目施工涉及12条线路;区域内共有公交站点14个,本项目影响的公交站点有4个,均为直线式站台。在交通部门查询的11条公交月客流量见下图:

60b43d7b63833_html_965564018bc8d528.gif

沙头角为旧城区,周边多为支线道路,支线上基本都设置了大量宜停车位,增加了道路通行压力。且周边存在5处房建旧改项目,施工项目多,交通道路狭窄。区域内学校、公司较多,尤其是中英街小学和幼儿园,早晚高峰接送小孩车辆多,在沙深路、海涛南路上临时停车给交通带俩好大的压力。

为得到真实可靠的交通流量,我们在项目所在区域安排了大量人员分别在工作日、周末、节假日、早晚高峰等时间段对车流量进行录像记录,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60b43d7b63833_html_8f847835819b77bb.gif

3.2交通疏解措施

(1)分阶段施工,降低影响范围

以处于线路中部的沙盐路为界将全线分为两个施工阶段,沙盐路路口(不含)至管廊终点为第一阶段,交通疏解由双向5车道调整为2车道(两进不出);深盐路至沙盐路路口(含)为第二阶段,交通疏解由双向6车道调整为3车道(两进一出)。分阶段施工降低了交通影响范围,避开了在深盐路地铁8号线施工,同时利用同为主干道的沙盐路疏解交通减小对沙头角海关、出入境、边防等单位的影响。

(2)增加导向标识

按照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设置导向、禁止等交通标识牌,提示外来车辆尽量绕行,同时利用网络、报纸、附近小区贴告示等方式告知附近居民合理选择出行路线。

(3)取消片区宜停车

片区内宜停车位共212个,一期施工需暂时取消45个停车位,

(4)区域微循环

利用周边次干道及支干道路与主干道进行区域微循环。

(5)调整公交站

微调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公交车线路,将施工范围内的公交站就近调整至施工范围外。东侧-沙深路口站2路公交车(68、358)调整至官下路行驶。东侧沙深路口公交站迁移至官下路口处,中英街关前站(起点站)原停车点调整至海涛花园站。

(6)配置辅警

沙盐路口、金融路口、公园路口、中英街广场、海涛花园路口、盐田机关幼儿园路口等每个路口配置两名交通协管员疏解交通,保证交通安全。

(7)调整路口配时

按照实际的交通量对深盐路与沙深路路口、沙深路与沙盐路路口、官下路与沙盐路口、深盐路与沙盐路路口等重要交通路口红绿灯配时进行调整,以达到高效疏解交通的目的。

(8)沙头角海关门口客货分离

在沙深路设置一条货车专用道路,禁止货车在其它道路通行。在田心东路与沙深路路口增设客车掉头车道,,加强交通管理,维持停车秩序,提高通关效率。

(9)施工车辆疏解

泥头车等施工车辆经主干道疏解,避免支路、学校区域、公交线路、中英街旅游区进行疏解,并限制早晚高峰通行。

采取上述措施,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对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情况进行模拟运行,片区内道路路况较好,服务水平维持在C级以上,饱和度全部降至0.65以下,满足了交通疏解要求,得到了政府及交通部门认可。

四、附属设施口部整合优化

综合管廊附属设施主要有通风口、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等,其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绿化带内。沙深路为盐田区主干道,且位于旅游区,景观要求高,但沙深路无中央绿化带,附属设施口部布置于人行道行道树之间,这对本项目附属设施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附属设施布置原则

(1)应符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2)以“少、小、聚、隐”为原则。

(3)口部露出地面部分应满足周边景观和防洪排涝要求,不能隐蔽的结合景观、文化进行设计;

4.2附属整合优化建议

(1)逃生口与地面相平,外观采用与普通市政井盖类似的井盖,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识,做好防水及周边排水。

(2)入廊管线安装完成后,考虑大直径管道更换频率低,建议将投料口做平地面,盖板采用隐形盖板,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识,做好防水及周边排水。

(3)建议露出地面的附属设施距离人行道和道路交叉口距离不小于50米,避免遮挡司机视线,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4)逃生口可利用通风口的风道安装钢爬梯作为逃生通道。

(5)严格区分舱室正常通风和事故通风两种工况。正常通风工况通过固定设备实现,事故工况可通过车载风机实现,排风口配置车载风机永久接驳口。

(6)合理划分防火分区,舱室共用风机房内只配置一套正常工况风机,其功率按照单舱室前后两个通风区间最大需求量考虑,利用远程开启/关闭风阀对不同的舱室进行错时通风。

通过优化,本项目在K0+372、K0+771、K1+168三处对通风口、逃生口、吊装口进行整合优化,集中布置,避免多占道施工的影响,减少围护结构等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便于施工。

五、合理组织施工,解决技术难题

沙盐路至海涛南路由双向5车道调整为2车道(两进不出),深盐路至沙盐路由双向6车道调整为3车道(两进一出),施工用场地仅有3车道,围挡内净尺寸不足十米,仅容一台旋挖钻勉强转身,施工场地内无法错车,主体施工阶段场地内无便道,无吊车、泵车工作场地,无法布置钢筋加工场,1.4公里内13个交通路口,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支护桩分段单侧施工完成后,利用另一侧探沟开挖建筑垃圾回填密实,供钻机等设备行走方可施工另一侧支护桩,以保证施工安全。

(2)采用半盖挖工艺施工,利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施作4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临时盖板,解决施工便道问题。

(3)路口施作便桥解决交通问题,原设计采用钢便桥,因钢便桥结构高度大,不便于主体结构顶板施工及现场吊装条件差等原因,变更为钢筋混凝土盖板与冠梁、支撑梁同时施工,既快速又安全。

(4)管廊终点处6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临时盖板全封闭,作为钢筋加工场及材料堆场。每间隔50米施作20米全盖板封闭,具有错车、吊装、泵车操作平台、材料堆场等重要作用。

(5)路口便桥需优先施工,为了不中断交通,路口便桥施工分两次倒边施工完成。为节约工期和成本,每次均需按照支护桩→旋喷桩→冠梁、支撑梁→盖板→养护→开放交通的施工顺序一气呵成。

六、结论

(1)综合管廊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时机、选址、规模、入廊管线选择要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2)综合管廊附属设施设计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露出地面部分结合周边环境和区域文化进行装饰设计,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城市品位。

(3)综合管廊应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统筹内部空间,协调与其它地上、地下工程的关系,除传统的明挖法施工工艺外,还可采用半盖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预制装配式等先进的工艺工法解决施工难题。

(4)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忙、场地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措施需因地制宜、精益求精,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董立.市政综合管廊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17-18.

[2]刘汉涛.长春市临河街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刘云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