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龚言

百色学院 ,广西 , 533000

摘要:“供给侧改革”一词是经济改革领域的专门术语,强调从供给端改革使得供给体系更加适合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从内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思政课教学改革也要注重供给侧改革,因为学生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供给质量。本文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分析了供给侧视角下障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因素,同时提出了供给侧视角下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 应用型人才 改革创新 获得感


基金项目:系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桂教科研[2018]12号):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培育)资助;系百色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课题(2018JG40);系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系广西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百色学院基地的资助项目。


“获得感”一词最早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其意思特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幸福感。之后“获得感”被社会广泛接受,并且其词义不断扩大,也曾入选网络十大流行语。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经提出一个幸福公式,即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反比,效用与欲望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幸福感。根据这一原理,我们不难发现思政课上学生的幸福感或获得感指数,与满足学生的期望值相关。因此,思政课获得感强调受教育者真切的“得到”,能够契合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内心某种程度的期望。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思政课满意度的重要体现。“供给侧改革”一词是经济改革领域的专门术语,强调从供给端改革使得供给体系更加适合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从内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思政课教学改革也要注重供给侧改革,因为学生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供给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用不仅要从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切入,不断提高教师思政课教学供给质量,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

  1. 供给侧视角下障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因素

(一)教师理论功底欠缺,无法呈现马克思主义真理魅力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是不少教师理论功底欠缺,无法达到理论的彻底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多思政课教师专业背景单一,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多学科背景,进而在授课过程中是无法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无法呈现该理论的内在深度和内在逻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二是教师尚未学通文史哲,授课未融入多学科视角,未能构建起时空对话语境,呈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超越性,也进而导致讲授过程中比较“生硬”,比较“呆板”,难以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辨性和时代超越性。教师授课“以其昏昏”是不可能“使人昭昭”,进而带来的后果是思政课被学生边缘化,被学生冠名为“枯燥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加关注理论的“实用性”和“效用性”,而无法阐释好“理论之好,好在哪里,理论之优,优在何处”的思政课必然会浇灭学生的理论学习的兴趣。

  1. 太偏重知识性教学,缺乏思想性引领且解决现实困惑乏力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很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思政课教师在供给端比较忽视这一诉求,不少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知识性教学,而忽视思想性引领。首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误区,未把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做一个区分,没有突出思政课的特点,仍然按照其他课程一样,从学术角度,从理论体系角度做知识性阐释,把思政课程理论化、知识化、概念化。而缺乏思想性引领的“呆板”教学不仅无法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而且无法解释学生遭遇的现实困惑。其次,思政课教学考核只是知识性检测,尚未涉及行为养成考核。再者,教师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尚未直面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现实困惑,故障碍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导致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上课状态,即“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自己的”。

  1.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且缺乏直观体验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锻造核心环节是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因而应用技术型课堂的构建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或现场教学的优势。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自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论,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然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教学开展难度大,大多“有名无实”。所谓难度大,指的是实践教学在经费、安全等方面缺乏有效制度保障。大多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被简单执行为学生自主调研活动。二是实践课与社会脱节严重,尚未真正深入社会,且实践课尚未打造现场教学,教师现场教学能力较薄弱,无法给学生带来感官体验,无法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进而削弱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

  1.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且课程创新力度不够

创新教育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强化创新思维的培育是应用型课程体系应有题中之义。应用技术院校的定位,决定思政课不能固守陈旧,要加大转型改革力度,使之尽快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思政课是一门社科综合课程,它所涵括的领域极为广泛,这也决定了它的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特征。开发利用好思政课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话语体系,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转型改革的迫切任务。然而,当前的薄弱环节在于教学资源利用不足,课程研发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国史党史资源挖掘不够,把国史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做得不够;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把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做得不够;三是思政课的教学课程资源仅仅局限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未能开拓思政课教学新资源、新课程,尤其尚未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进而未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 供给侧视角下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对策

(一)思政课教师要扎实功底,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

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供给端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全党同志“打铁还需自身硬”[2]。为此,作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术业有专攻”,静心“深耕”马克思主义原著,把握马克思主义真谛,还要博览群书,横贯中西哲学,跟进时代脉搏,了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还要“博览群书”,打破学科界限,打通文史哲,善于用历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不断争辩,不断经过否定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时代超越性,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超越性,善于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善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思政课教学要从比较视野中展开理论的阐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如何超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同时融入新冠疫情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差距透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劣,并充分彰显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思政课教师要以时事热点切入,通过问题驱动,在循循善诱的思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师生交互性对话中强化思想引领和“触及灵魂”,进而增强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二)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强化思政课的教学设计

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而从需求侧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故需要从教师供给端着手变革思政课教学模式。怎样变革?存在主义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主体性的交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即彼此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个体。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知识不能被灌输,只能由接受者主动建构。现代教育学理论也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师生间要达成双向互动性交流,彼此融入教学全过程。著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努力构建平等对话,实现双向互动交流。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师生“双主体性”作用,改“填鸭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此外,思政课教学改革还要着重强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问题导向,环环相扣,选用经典案例,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要直面学生的现实困惑,活用日常生活素材,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路,对学生困惑给予明亮的回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客观辩证认识社会现实。最后,尤其是现代社会是一个碎片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转型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线上线下课堂要勇于开拓,慕课、微课教学要有效结合。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切身体验感

从需求侧来说,传统填鸭式教学障碍学生增强获得感,而多样化、情境化的实践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故教师供给端改革势必要强化实践教学。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生命的最本质体验,情感是隐藏的一种心理能量,它能够驱动或阻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能够激发或阻碍个体在智力或体力上的开发潜能。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至关重要,它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催化剂和润滑剂。为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要不断增强情境体验。然而,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就是缺乏有效情境,无法直观体验,为此,思政课要强化实践教学,扭转这一弊端。如何强化实践教学?首先,要通过配套专项经费,充分构建校园多部门协同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机制和举措,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其次,要充分利用红色遗址、纪念馆、新农村、现代工业园区等载体,打造品牌式现场教学,即围绕“革命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开展现场教学,用真实现场回应学生的困惑,解答学生的误区,进而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起来。现场教学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切身体验感,还达到了内心震撼,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国情、区情、社情的了解,最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四)充分利用“四史”资源,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拓宽课程资源是思政课供给侧的改革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丰富和拓宽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同时要善于推动思政课课程体系创新发展。“四史”资源弥足珍贵,它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根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轨迹,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精神麦田”。加强“四史”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光辉历程,帮助青年学生自觉树立“四个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加强对青年的历史教育,不懂历史,就没有历史责任感,要让青年在历史中认识社会主义道路之来之不易,进而能够明辨是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思政课要充分开发利用“四史”资源,并把它转变为思政课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全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通过“四史”教育增强理论阐释的说服力,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灵魂,以达到增强思政课获得感。此外,思政课还可以利用“四史”资源创新课程体系,研发系列红色微型选修课程,如开设《永远的长征精神》、《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与精准扶贫》等微型选修课程,进而拓宽和丰富思政课教学课程资源,多视角透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