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管理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中医健康养生管理策略探究

曾啸辰,车越皓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35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巨大与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我国先后出台政策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与养生保健优势,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文化、管理与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其中,健康管理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基础,能促进医养之间有效结合,保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施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个体化评估与制定预防保健方案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措施,与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不谋而合。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对促进老年健康管理的实施,探索中医药与养老结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医;健康养生;管理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新医改政策的纵向深入推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于此相关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健康管理现代理念的引进必将促使我国中医健康消费市场的发展日益化大,同时也给我国中医健康管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人类的潜在意识角度出发,能拥有健康体魄和长寿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自先秦时期,就涌现了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典籍,如《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目前我国的中医养生健康管理市场也随之快速增温,成为一个快速发展且具有未来投资前景的朝阳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

1中医药养生保健在健康管理应用

依据想要健康,必赖养生。何谓养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而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传承三千余年,己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生保健理论,如善循此道,则天命可期。养生之道,贵在有术,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己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

2中医健康养生管理策略

2.1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养生传播

新媒体对于扩大养生产品知名度,提升销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人们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养生传播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主要是从微博、微信等平台入手来探索传播策略,这些传播策略对新媒体传播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微信公众号涵盖面广、分类细化、信息呈现形式丰富多样、获取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对于微信公众号中养生信息的传播必须要加强对信息传播源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把关,注重养生知识的通俗性、互动性以及易读性。对微信用户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微信用户转发行为已经成为养生信息兴起的重要原因,对于微信用户而言他们更侧重于通过微信渠道来获取健康养生信息。朋友圈已经成为获取这方面信息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多数用户对于收到的养生信息都有过转发行为,但从转发的影响因素来看朋友圈构成、信息阅读偏好、家庭角色以及个人公开发布信息习惯等会对转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微博环境下养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语义障碍。养生信息在微博的传播极容易造成误解,这是因为传播者本身知识欠缺或者不能够端正传播动机;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语义障碍,从而引发受众误解。

2.2中医养生与调理

中医养生与调理方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易为广大人们所掌握的,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有较好预防和防治作用,或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的中医传统防治方法。其方法经济、适用、有效、覆盖面广,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适宜老年人的健康养生,符合基础卫生服务要求,对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管理中健康干预的实施有推进作用。中医养生与调理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心神养护等多个方面的,包括五音、五色、五方养生,乐疗、香疗、食疗、导引、针推、砭石、药茶、膏方等多种养生手段。将中医养生与调理方法应用于医养结合老年健康干预中以辨证观为指导,对不同健康需求的老年群体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案。具体而言,针对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群体,以生活起居养护、健康知识讲解、给予精神慰藉及适当运动导引为主,以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对于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群,则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通过饮食调理、针灸按摩、足浴拔罐等多种中医调理方法改善老年人体质,避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基本生活质量。而对于病后康复阶段的老年群体,正气未足,体质虚弱,医养结合老年健康干预则应以提供长期照护与关怀为主,并积极协助老年人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2.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是健康管理的中间环节。将中医养生理论运用于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中医健康理念教育、中医养生教育及中医调理方法教育。中医健康理念倡导“未病先防”的健康思想,即在没有患病的时候,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现代临床上用“衰弱”描述老年人容易发生的多种形式的健康状态变化,衰弱是失能的早期阶段,但不同于失能,衰弱是可逆且可预防的,因此,树立疾病预防的健康观念,以自身作为主导,重视养生立命对健康管理的实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中医养生教育方面,饮食、运动、情志、起居是四大基石,对不同生命阶段与身体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予以简便有效的生活起居与情志教育,能帮助老年人形成最佳的照护与管理方式,提供有效支持,实现助人自助,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医调理方法教育,即根据体质辨识结果给予相应体质在形成原因、临床特征、社会自然适应性、发病倾向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及调理建议与方法。调理方法主要包括茶饮、食疗、按摩、养生操、拔罐、刮痧及足疗等,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可帮助老年人适应季节气候之变化,鼓舞正气,增强体质。

结语

中医养生理论中“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天人相应、形神兼养”的整体观、“调整阴阳、协调平衡”的和谐观、“辨体论证、辨证施护”的辨证观,在健康管理中健康信息收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教育、中医养生与调理方面有着深入且细致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9):1.

[2]国务院.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J].中医药导报,2016,13(6):193.

[3]第五届国家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举办[J].中医药导报,2016,22(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