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玉米栽培关键 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徐存本

山东莒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莒县 276500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同时农民也在与时俱进,积极参加种植玉米的培训和各类讲座,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一般比较高、管理方便,所以许多地方的农民都愿意选择种植玉米。本文主要讲述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以及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以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研究;栽培新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我国农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玉米又是北方农作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粮经作物,种植区域十分广泛,它既是重要的粮食来源,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其质量对我国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养殖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莒县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县,优越的环境也适合种植玉米,近年来随着水源供应的紧缺,水稻面积大幅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玉米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的肥力等来选择栽种适当的玉米品种,在玉米种植中,还要根据环境情况灵活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案。积极创新玉米种植的技术,探讨如何减少或者避免病虫危害,对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1玉米种植关键技术的概述

1.1整地改土选用良种

玉米有些地区也叫苞谷、苞米,它对土地有一定的要求,有一些土地因为土质的酸碱度等并不适宜玉米种植,但是对农民来说换地种植又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科技的手段,对土壤进行一些改良,这种改良成本和换地种植的成本相比非常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经过恰当的土壤改良后土地更适合玉米的生长。如果土质合适,但是土壤的质量不好,含氮量低或者土地结块盐碱化等,还可以机械耕翻进行土地改良,比如粘重土壤可以掺沙碾压等物理手段,把粘重硬土改造为疏松土,把土地调整为最适合种植玉米的状态。在种植之前也要对土地的现状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措施,比如去除杂草和硬土块儿,把凹凸不平的土地通过农作机器变成平缓的,起伏不大的平地,减小播种的难度和积水内涝发生,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和产量。在进行播种前选用包衣种子,或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即在种子上喷洒包衣剂,防止玉米种子在发芽前被地下害虫危害,或者腐蚀掉。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积温等在播种前选择合适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增加种子的抗病、抗逆性,培育壮苗,奠定丰产基础,提高产量。同时还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种子的选择是玉米高产栽培种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播种玉米之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浸泡、挑选、拌药等,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抗逆性。

1.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播种玉米,用机器进行翻地,增加土壤的含氧量和透气性,播种玉米的时机要选择在雨后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的时候,鲁东南地区一般都是在麦收后抢墒播种夏玉米,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的湿度能很好的促进玉米的发芽,另外适期抢茬早播可以避开苗期遭遇汛期,避免在玉米苗期出现芽涝。但春玉米如果播种过早会遇到干旱和倒春寒的情况,玉米与小麦不同,小麦可以忍受寒冷的冬季,玉米不能忍受严寒,因此玉米的种植要根据玉米品种对积温需求和茬口安排,按照春播要晚、夏播要抢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播种,来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产量。

1.3精细管理合理调控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玉米的生长成熟周期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在玉米处于苗期的时候,这个时期要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并控制草害。合理密植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栽种方式,合理密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增加光合面积,有利于增加玉米的产量,所以在种植时根据地力和品种特点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玉米拔节生长期,这个时候玉米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水肥需求旺盛,且病虫害易发。要对玉米苗进行适量施肥和防病驱虫,追肥以氮肥为主,及时关注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防治。夏玉米在播后45天左右,也就是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玉米就开始抽雄穗了,这个时候如遇连续阴雨天,可以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玉米产量。
1.4适时晚收促成增产

玉米的产量跟玉米收获时期密切相关,适期晚收可最大限度的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一般选择在包叶枯松,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离层收获为宜。要实现丰产丰收,收获时的天气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收获时期多雨,加上操作不当,会导致玉米发霉泡水等情况,以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玉米在成熟中后期产量增加较快,此期尽管玉米植株高度不再变化,籽粒干物质积累较快,这个时候有些品种会出现包叶变黄的假熟现象,实则籽粒正在灌浆,如果在玉米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就收获会造成产量的减损。因此,在不影响下季作物正常播种的情况下,应尽量晚收,以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

2玉米常见

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病害有纹枯病、叶斑病、黑粉病等。纹枯病对玉米生长危害较大,因此应在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井冈霉素、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施。其次,叶斑病容易在雨季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高的时候暴发,因此要选择高抗叶斑病的玉米品种,还可通过轮茬耕作,加强土壤排水、合理布局玉米植株间距等方法,降低叶斑病的发生概率。预防黑粉病可在种植前使用粉锈宁拌种,并选择抗病能力较好的品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水平,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株等,提升玉米对黑粉病的抵抗能力。

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如果在发芽、生长、受粉、成熟时期发生病、虫害,都可能对玉米的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玉米丰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首先就是在农业措施上进行防治。这一个方法主要就是利用一定的种植方法措施,种植抗病、抗虫的种子。挑选适宜的时间去播种,适期早播或晚播避开病虫大发生期,如玉米粗缩病防治可用适当晚播法。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在发生病、虫害的第一时间就进行去除病虫株、去杂去劣等农事操作,减少病虫危害。

其次就是化学防治,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运用化学农药来防治,运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来杀灭病菌、杂草和害虫。玉米在发芽、生长、授粉、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病、虫害,特别是在授粉的时候,如果出现突发性病虫害,常规防治难度较大,可首选飞防。对于玉米螟等钻蛀危害的害虫要选用残效期较长的药剂,采用抽穗前药剂灌心,适时早防。很多时候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防治方式方法的失当,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源上去解决,科学交替使用药物,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合理用药,杜绝滥用农药,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效。

第三种方法就是运用生物去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或者竞争者去歼灭害虫。如科学应用白僵菌孢子粉、赤眼蜂、食螨瓢虫等专业的生物防治技术,既可以减少对环境和食物链的不良影响,又可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标。此外,利用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既是害虫天敌,还可进行授粉的昆虫,提升生物防治技术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物理防治。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而目前更加推崇使用物理防治技术,以保证玉米及其产品的安全。例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悬挂粘虫板或架设黑光灯等诱杀玉米螟虫等有趋光性害虫的成虫。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建议这四种方法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用。
3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抓好,并协调运用,这些都事关玉米最终的产量和质量,从最开始的选择土壤播种,到选择种子播种,再到播种后苗情的调整,生长时期的浇水、施肥、除草、除虫以及到最后植株成熟时如何收获,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分都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十分重视每一个环节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欣.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01):67+70.

[2]潘宝强.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新农业,2020(07).

[3]周萍.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20,40(0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