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刘潇 余静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46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B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心理状态稳定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到讨颌面部间隙感染中,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及预后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围手术期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满意度

颌面部间隙感染必须高度重视,因为颌面部有鼻子、口腔等结构。这些结构除在日常生活中吃饭、说话、维持正常活动之外,还是通气的主要通道。如果颌面部间隙感染进展迅速、病情严重,会阻塞呼吸通道,严重者会引起窒息。有些患者发展非常迅速,向上可引起颅内感染,向下可引起胸腔纵隔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现阶段常应用手术治疗,要是脓肿切开排脓及清除病灶。但鉴于口腔颌面部生理结构特殊,因此在予以有效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加快康复并改善预后[1]。而本次纳入研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6例,并于2020年1月-12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6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且均签署知情文件。同时排除年龄≤18岁、沟通及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男女比例A组14:9,B组13:10;平均年龄A组(37.65±3.54)岁,B组(37.15±3.61)岁。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予以A组病情及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B组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详细包括:

1.2.1术前护理

  1. 患者入院后需展开综合评估,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护理措施;(2)展开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顾虑及不良情绪原因,并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成功病例分享等方式帮助患者稳定心理状态;(3)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呼吸状态,若出现发热现象需予以患者物理及药物降温,并注意患者保暖,及时地帮助其擦汗及更换打湿的衣物与床品;出现呼吸困难状态,需立即展开氧气支持,以缓解缺氧症状。

1.2.2 术中护理

注意术中保暖及隐私保护,控制术中补液剂量,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指标变化情况。

1.2.3 术后护理

(1)予以患者术后雾化干预,以稀释痰液及有助于痰液排出,针对排痰困难者可使用负压吸引,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应用生理盐水、抗生素液对术区进行每日冲洗,以加快术区脓液的排出,冲洗完毕后应用生理盐水纱条填塞,次日更换;(3)餐后指导患者应用生理盐水正确漱口,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饮食应以温度适宜的高热量、清淡、流质饮食为主,饮食原则需遵循少食多餐,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4)为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叮嘱患者认真学习,以减少疾病的复发,改善预后。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患者以下相关指标进行对比[2]:(1)心理状态,以SAS及SDS量表评估,分数越低状态越稳定;(2)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及例数;(3)护理满意度,以NSNS量表评估,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基本满意)÷23×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60b49c562fdcb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与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评分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60b49c562fdcb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SAS评分

SD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A组

23

61.24±3.22

47.36±4.83

30.14±2.55

22.61±1.47

B组

23

62.17±2.98

47.50±4.79

21.07±1.94

10.33±1.30

t


1.017

0.099

13.576

30.011

P


0.315

0.922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B组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感染

败血症

窒息

总发生率

A组

23

2

1

1

4(17.39)

B组

23

0

0

0

0(0.00)

x2





4.381

P





0.036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B组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 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A组

23

8

7

7

16(69.56)

B组

23

14

7

1

21(91.30)

x2





5.447

P





0.020

3 讨论

颌面间隙感染即在颅颌面口腔周围存在着很多因为解剖原因造成的疏松结缔组织以及间隙,其会因为各种原因形成感染,这种感染有特殊性,能够顺着疏松间隙自由的上行或下行游走,造成邻近部位甚至远隔器官的相近感染。而造成颌面间隙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及血行感染。牙源性感染为平时牙龈或牙齿蛀了没注意,感染逐渐扩大,脓可以顺着牙齿下方的牙龈到达口底或咬肌间隙,或各种疏松结缔组织一直往下走,形成一种感染状态[3]。而腺源性感染为口腔里面有很多腺体,如腮腺、颌下腺,这些腺体导管若阻塞以后没有及时处理,也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状态。血行感染主要是因为患者免疫力下降,如黏膜破损、破溃,通过血运造成头面部口腔颌面感染。此外,如果颌面部外伤且没有到医院处理好也会引起局部的感染,并波及到颌面间隙感染。

针对颌面间隙感染需要展开有效的治疗,才可以控制疾病进展,减少疾病损伤。而予以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则可以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应护理服务内容,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围手术期护理属于临床综合护理模式的一种,其紧紧围绕着患者整个围术期,不仅顾忌到患者的身心感受,同时还将确保手术治疗疗效,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加快康复,改善预后质量作为护理重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面性的护理服务[4]。本次将其应用到颌面间隙感染手术患者护理中,结果亦显示该护理模式所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即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心理状态稳定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到颌面间隙感染手术患者中,其护理效果显著,预后意义积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饶争丽.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4):2046-2047.

[2]吕光.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4):7-9.

[3]李志强,陈静,同娟,等.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血糖异常患者治疗情况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68-70.

[4]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v.33(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