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不忘因材施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1

时刻不忘因材施教

郦林春

浙江省诸暨市江东小学 浙江省诸暨市 311800

摘要: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够成才,但是,理想与现实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正如人的手指长短不同,学生的品行和日常行为规范不同,造成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各有不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关键词:教学 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行为规范不符合要求,或者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就因此放弃对他的教育。在江东小学这个校园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以后的成长,情况当然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扼杀种子发芽的机会,应该给予足够的阳光和雨露。

孔子留下“因材施教”的古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老人家根据自己平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良方,因而他的学生个个成才。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大多看重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各种综合发展的机会,对于那些所谓的双差生,视若眼中钉,这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在教学中,也曾有意无意的的尝试如何因材施教,努力促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优等生如果不明白竞争的激烈性,就会出现退步的情况;班里的中等生,常常出现上下徘徊、波动起伏的局面;被人不喜欢的所谓“双差生”,他们的内心并不是愿意落后的,而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他们更需要老师去关心。

在课堂上,品学兼优的学生,无需多言;中等生偶然分心,适当提醒即可;对于不够自觉的学生,我改掉自己容易动怒发火的做法,不把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让他自己去反思他的过错,让他明白老师希望他能够上进,让他能够专心听讲,获得进步。

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我对优等生加以鞭策:“你们要继续努力,须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我对中等生加以鼓励:“你们站在关键的路口,努力就会上去,松懈就会落后。”我对学业不理想的学生也不放弃:“你们并非生来就差,只要努力,就可以把目前的处境扔给别人,你就上去了。老师不求你一下子名列前茅,但是你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进步,那都是值得肯定的。要相信自己,你能成功!”

曾有某位所谓的“专家”发表了一条不顾客观事实的混帐逻辑,胡说什么:“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试问:那位“专家”果真仔细地调查了普天之下的教师和学生了吗?肯定没有。试问,让那个所谓的“专家”自己来教好所有的学生,他做得到吗?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我们不求每个学生成为博士或者明星,我们脚踏实地,能够给每个学生送上一份关爱,让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教学生涯并不是一个短暂的阶段,而是需要每个教师长期坚持的,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程。所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教师时刻铭记在心,长期坚持,循循善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让每颗种子都能发芽,无愧于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