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

马峥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 028000

摘要:作为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的新理念,精准扶贫将贫困群众作为精准发力考察的出发点,正是过去马克思理论的当代体现。挖掘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规定性,明确当前精准扶贫的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全面理解精准扶贫的精髓要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精准扶贫;


前言

从十八大会议结束之后,党和政府以群众利益与幸福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我国存在的贫困状况开展了各类扶贫攻坚工作,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获得鲜明的成效,已经有6000多万人成功脱离贫困,我国整体的贫困率从原本的10.2%逐步减少到了4%左右1。不过贫困问题是很难彻底根除的,其依然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阻碍,所以扶贫攻坚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打长久战来逐步消除贫困。而在十九大会议中特别提到要进一步强化扶贫攻坚工作强度,要确保贫困人口可以与我国整体一起步入小康时代。所以进一步探究马克思理论,摸索马克思理论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可以让我国精准扶贫体系与工作思想拥有鲜明的长效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中国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马克思提到的“贫困理论”是阐述贫困机制根由的理论性依据。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人阶层群众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异化劳动”,由于“异化劳动主要是将自由或者是自主活动降低成手段,逐步将人的生活贬低为维系身体存活的方式”2。工人阶层不仅仅是只会生产资本家要求的产品,更多是工人也能够生产资本价值,从工人阶层的角度而言,此类通过社会地位减弱获取的薪酬提升以及生活条件变好,最终还是“保留在资本阶级和工人阶级中间的差距鸿沟,并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进而导致资本拥有更多利用劳动力的方法与权力,而劳动人民对于资产阶级的也是更加依赖的,因为它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存所需的工资”3。所以说,工人阶层的劳动人民出现贫困现象是肯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发展

列宁基于马克思“贫困理论”,提出了自己对贫困的看法和认识,其认为在社会主义存在鲜明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产力缺失导致的。并且列宁通知还认为,可以运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作用以及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等多类方式来消除贫困现状。可以说列宁提出的思想与观念是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一种延伸与拓展。

(三)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中国实践

想要从根源处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促使所有人都可以获取到自主的发展,就需要逐步消除导致贫困问题出现的制度性因素。在我国共产党构建新中国政权之后,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展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革发展,这对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础。而邓小平同志则立足于社会主义性质,对我国贫困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要一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想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出更多的积极作用,第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贫困”。之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策略,使得我国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提升,这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贡献了更多动力。

2.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

党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当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更加关注贫困人民与地区的利益,在逐步迈向小康的道路上不抛弃任何区域与人民,构建针对性强的扶贫攻坚制度,开展了系统的扶贫方案与工作。而“六个精准”则是直到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的重要思想与工作原则,其涉及到了扶贫重点对象、扶贫具体措施以及精准的扶贫工作管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精准”落实到各个扶贫工作环节里。而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四十多年的实践情况可以了解导,在党、政府以及群众共同协作与努力下,我国当前逐步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体系,对于贫困的消除以及小康社会的实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马克思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

唯物主义思想提出意识是拥有鲜明能动作用的,良好的意识观念对于各类事物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功能,但是在错误意识观念的指导下,各类事物的发展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在我国逐步趋向于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精准扶贫系列政策逐步落实的条件下,以及党与政府为底层人民提供更多扶贫帮助的客观环境中,更应该明确意识到精神方面的贫困才是导致人们物质贫困的关键性内部要素。精神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贫困才是导致贫困逐步传递的关键性原因,特别是在一个贫困家庭中十分容易急需延续贫困的现状,形成家庭式的贫困循环,很难挣脱出贫困的束缚。

(二)整体脱贫和个体脱贫相结合

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集体相互配合的过程。需要一个省的相关文件的下发,需要每个县,每个乡,还有每个乡,以至于每个村落都要按照上面的指示进行相关工作的配合,才能完成精准扶贫的工作,离开任何一个集体的配合,脱贫工作都无法落实的。马克思理论中提到,个体是依靠集体生活的,没有脱离集体的个人,集体也离不开每个个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另一个方面说,个体的脱贫是可以带动集体脱贫的,让集体脱贫看到了希望,只有一个一个的个体都脱离贫困,那么集体脱贫的工作也就能早日实现。最后相关的脱贫工作者也要针对区分贫困类型,实行个性化精准扶贫,才能把扶贫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集体脱贫工作才能看到胜利曙光。中国的脱贫工作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一个一个的贫困人生活得到了改善,一个一个贫困乡的日子越过越好,甚至一个省的贫困工作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这充分的说明了,马克思理论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可行性。在脱贫工作中,集体与个体要要相互依托,集体不能抛弃个体,个体不能孤立集体存在,只有这样,中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个人生存和个人发展的扶持相结合

要想是我国脱贫人口彻底走出返贫的道路,就必须在保障其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对其个体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方面进行“扶贫”。从贫困人民的角度而言,增强生存技能,提升自我价值,才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与渔”的精准扶贫,才是保障贫困人口可以真正脱贫的重要推动力。“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物质帮助,不是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基础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在扶贫环节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的途径与条件的,只有贫困群众拥有更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时候,才可以保障他们走出贫困与返贫的困境,才可以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达成良好的脱贫成效。

三、结语

全方位贯彻精准扶贫制度政策,达成计划的扶贫目的是对我国贫困人民与地区的重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角度而言,这就是维护基层群众尊严以及符合解放无产阶级对自由追求的目标。精准扶贫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更是一种与时俱进以及中国化的延伸发展,其更加符合我国整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但在扶贫攻坚方面拥有鲜明的政策创新作用,同时在民生构建环节也拥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以说这是促进我国全面小康发展以及文明社会进步的一次积极尝试、拥有远见的探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亦菲,王宇翔.精准扶贫方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其时代意义[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4-19.

[2]余敏江.精准扶贫中国家自主性的内在张力及其调适[J].学术研究,2020(06):44-50+177.

[3]王萍,杨敏.新时代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农村经济,2020(04):34-42.

[4]童佩珊,施生旭.中国精准扶贫建设历程:路径、模式与趋势[J].电子政务,2020(04):38-4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