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地理思维,创设高中地理教改新天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4

培育地理思维,创设高中地理教改新天地

梁凤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中学 广西省柳州市 545100

摘要:地理学科不仅有着典型的综合性特征,也有着空间性与区域性的特征。如何科学利用地理学科的特征,有针对性培养高中生的学科能力,是一线地理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地理思维作为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更是地理学科素养的关键。地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对高中地理教改提出了新任务,地理教师要将地理课程改革真切落实,以多种形式创新地理课堂,有针对性提升学生地理素养。本文从当前地理课堂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当前地理课堂开展现状及其问题,从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理清脉络、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教改思维促进地理课堂整体优化、新型评价体系展现地理课堂生本性、地理教师素质提升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准化这几方面提出了教学优化意见,以期培养高中生地理思维,并为高中地理教改新天地的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字:地理思维;地理教改;地理课堂优化;教学探究

引言:新课改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崭新机遇,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地理思维作为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指高中生通过地理教师的讲解与地理知识的学习,领悟全面化、系统化、动态化认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特征及相应发展规律,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教改背景下的地理学科新型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的地理课堂,进而培养高中生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地理素养等。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以地理环境,人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更是肩负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任,更是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随着高中阶段教改的推进与实施,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型试题与能力型试题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掌握情况,更成为高考试题的新型考察点。这也要求地理教师要积极顺应教改要求,不断创新地理课堂,将教改思维与地理思维的培养融入进地理课堂设计中去,融入进地理拓展活动中去,融入进地理课后评价活动中去,将教改思维与地理思维培养贯穿于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环节中,并更好发挥其对地理教学做促进作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地理思维培育现状

地理学科本身所具备的地域性、综合性以及实验性的特点,更决定了地理课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学习者要经常交替使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地理思维其空间性与综合性更是极为突出,高中生经过常年学习与发展,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形象思维能力,然而却由于常年应试教育的禁锢而致使其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这也导致高中生对地理信息知识的提取与整合以及分析的能力较为缺乏,这也是高中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难学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常会觉得可以读懂简单文字与图形,然而如果遇到图文综合性题或是表达复杂型题时,在提取地理信息时就会觉得十分棘手。例如在大气运动原理学习中时,部分学生认为运动原理的理解是十分简单的,然而当其实际应用进诸如热力环流或者是三圈环流图中,学生就会觉得一头雾水。同时,由于学生思维的局限、高考压力的影响以及硬件学习设施等的制约,无论是在气象观测还是在天象观测上,又或者是在野外地形观察,或者是土壤植被观察中,高中生都是处于缺席状态的。而晨昏线的判读教学上,教材只是对晨昏线的含义进行了阐述,教师也只是一带而过的讲解。无论是教材定理阐述还是教师讲解,都没有详细阐述晨昏线的特点与判定方法,以及光照图的运用等,这就致使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掌握了晨昏线的判读,而并没有将晨昏线的真正定义加以掌握,更没有运用地理思维将其真正理解,自然也不能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策略

培养高中生地理思维,不仅有利于提升地理课堂质量,提升地理课堂效率,还是对新课改的积极响应。地理教师要针对地理学科本身的知识点密集、知识架构复杂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地理课堂,使高中生可以将多种地理要素有机联系并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教育在革新,地理课堂也应跟进教育步伐不断进行优化与创新。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融入多种教学理念,借鉴先进教学方法,转变传统地理课堂所存有的问题,丰富地理课堂开展形式,保证地理课堂活跃性的同时也提升地理课堂有效性,以其助力地理课堂深入教学的实施,为新课改提供助力。

(一)思维导图助力学生厘清脉络

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复杂繁多,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整体性思维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新型教学工具来作为地理课堂的辅助教学工具,用思维导图为地理课堂服务。思维导图即通过对地理教材内容的分解与整合,以直观形象的图像将相应知识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形成初始的地理知识框架,并逐步通过知识的吸收与讲解,使学生逐步将相应知识填充进去,最终形成完整知识构图,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厘清地理知识脉络,助力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将本节课关键知识点与学生疑问点作为思维导图的枝干,这种思维导图的设计,不仅对学生地理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检查,还可以深度了解学生的认知难点,便于教师针对性地讲解地理知识,实现地理课堂的因材施教与地理思维培养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解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单元时,首先在课堂讨论环节,以提问形式来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与对相关地理概念的了解程度,并在提问中了深入了解学生的不懂之处,并以此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学生疑难问题与该节地理课关键知识点作为思维导图的主要枝干。在课堂开展中,根据实时地理知识讲解状况情况来进行思维导图的填充与丰富;在总结时进行思维导图的最终优化,最终使本节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得以完整体现。

同时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进知识复习中。由于复习时学生所面对的地理科知识极为复杂,内容庞大,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将多个知识点以关键词串联的形式进行连接,以实现思维导图的以点带面与地理课堂地理知识的以点带面,使高中生逐步构建起网络化地理知识系统。例如在亚洲地理知识总复习时,就可以以亚洲作为复习起点与地理思维导图绘制起点,以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这两大点作为思维导图的重要分支,之后将诸如宗教、地貌、以及文化与气候等作为思维导图的小枝杈,进而构建起递进式地理知识网络,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复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体系,进一步使自己地理思维得到优化。

(二)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与生活密不可分,地理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地理教学应有助于学生生活与终身发展。因此地理教师也应重视生活化教学,使地理教学跳出理论讲解的单一圈,利用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常出现的自然现象,以及相关时事热点等生活化素材加以引入,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化地理课堂中亲近地理知识,增强地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建立起地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地

(三)教改思维促进地理课堂整体优化

当前教改已成为多学科教学优化工作的有力抓手,因此高中理教学成为对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有用的教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并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形成地理课堂中的强烈情志动机。

例如在学习化学习城市化这一地理概念时,教师就可以以所在城市为例,开展城市化地理知识教学。城市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教师就可以围绕所在城市具体地理情况,从气候,河流以及生态这三方面来进行城市化影响的分析与讲解。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与教师也应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围绕“谈一谈自己身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周边环境的影响”畅所欲言,将干瘪地理概念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赋予地理知识以生活内涵,使地理概念更加鲜活。

地理教师也应积极融入进教改优化中去,不断将教育理念融入进教学中。教改思维可以融入进课前设计中。教学设计作为整体教学工作中的前置环节,如果没有事先周密的设计,那么整个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举步维艰。因此教师应重视在教学设计环节体现出教改思维。在引导学生开展地理知识预习时,应鼓励学生养成预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除了教师指挥下开展的课堂预习之外,也要鼓励学生按照地理教材要求与学科培养目标要求,自己拟定的地理预习计划,针对自己薄弱知识点进行预习。同时也要在教学设计中加大启发性问题与探究性问题所占比例,使地理课堂成为点播式、引导式、师生互动式课堂。

也可以融入进课堂开展中。教师不能将地理教学环节设计成传统灌输式,而是要体现高中生主体地位,吸纳高中生的参与,使地理课堂可以在师生高效互动中开展。要在地理课堂中鼓励学生自行探究,自行讨论,相互辨析与交流,增强地理课堂活跃度与学生参与度,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利用翻转课堂来扩大学生上台讲解的机会,利用翻转课堂来给学生带去耳目一新的感觉,使翻转课堂成为教改重要抓手。例如在学习自传与公转知识时,就可以以翻转课堂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公转与自转知识的讲解,以及角度和位置关系等这一地理知识中的理解难点,鼓励学生自行结合电子白板以及地球仪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在这一讲解过程中,由于学生讲解角度是立足于学生本身的,与同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更为贴近,从学生角度来进行讲解,不仅给地理课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同龄人地理思维,进而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共同进步

(四)新型评价体系展现地理课堂生本性

课堂评价体系是地理课堂的重要组成,传统评价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也应适应教改思维,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与评价观,尊重高中生在地理课堂中的表现与创造,并以新型评价体系助力学生思维的培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其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生本化理念为地理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树立新型高中地理课堂评价标准,在这一新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既要评价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兴趣状态,也要评价学生的思维状态与课堂反馈情况。教师不应单一重视地理成绩,而是应重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地理知识应用情况、地理课堂体验以及学生参与度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作为根本,发挥评价本身的激励与鼓励作用,使学生可以在评价中感受到被尊重,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升地理学习水平。也不应只以作业或测验的形式来开展评价课堂评价,而是应通过多种手段检验地理目标的实施情况,并实时对学生成学习状态加以评价,尽可能搜集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具体实施学习情况,分析实际学情,并以此作为评价初步基础,进而设计多种评价模式。

评价学生地理思维并不应局限于地理课堂,也要注重地理课堂的延伸。就地理课堂开展中评价而言,因从多方面来进行,首先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即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实验操作环节以及小组活动等诸多课堂实时表现,也要包括学生所展现出的地理课堂兴趣与情感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交流情况与地理思维养成情况。就课外拓展环节评价而言,可以根据相应研究课题来加以评价。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就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调查本地区环境污染情况,并自主设计环境保护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地理调研作品或环境治理方案予以评价。下图为发展性地理课堂评价体系参考表。


项目

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

成绩

总分

教师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小组成员评价

终结性评价

阶段性纸质版笔试测试成绩

40






阶段性非纸质版测试成绩

20






过程实时评价

平时测验与考查表现

10






课外作业或地理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15






地理课堂实时表现

15







考勤情况









(五)地理教师素质提升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准化

地理教师个人素养情况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的开展结果,学生地理基础是否扎实牢固、学生地理潜力与地理思维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是否得到针对性培养、学生地理知识体系是否基本组建完成等与教师有着直接关联。地理学科更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本身跨多种文科与理科学科,是一门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无论是地理学科本身要求还是新课改培养目标中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综合型”人才转变过渡的要求,都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主动钻研自身地理学科授课水平的提升途径,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扩展自身知识面,以广阔知识视野找准课堂切入点,将地理知识更加高效输入进地理课堂。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将人文学科思想内涵与自然科学相关原理加以融汇,以形成新型地理学科知识脉络。在不断学习中使自己形成以地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在地理课堂中以扎实的、系统的地理知识作为支撑,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与方法解决学生在内化地理知识时的困惑。

就教学理念而言,地理教师应注重提升教学实践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好自然地理的同时,也应提升对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地理教学观念,认真领会地理学科课堂标准,认真了解并学习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使自己成为既具有深厚地理学科知识,又有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地理教师。就师德师风而言,地理教师应以新型师德师风面对学生,不仅要热爱教师这门高尚职业,热爱学生也热爱教学工作,更热爱地理这门综合性学科,更要俯下身子融入进学生群体,成为学生朋友,与学生平等交往和谐相处,充分发扬新型师德中的教学民主性特征,尊重学生天性,使学生不仅可以养成新世纪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更使学生有着更为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以新型师德助理新课标中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形成。就教学素材而言,灵活多变、新颖生动的知识表述更能够让学生真正思考和理解地理知识,在增强形象程度和趣味性的同时增加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开发地理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浠沃电子白板应用技术。相应“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是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运用flash等软件进行地图的制作与输出,或者是利用信息技术绘制出诸如月相变化等地理现象的演变,助力地理课堂直观化程度的深入。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终会成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良好的地理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地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基于课本教材,有计划地独立自主分析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主动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多种地理教学途径,融入学生身边实例,降低复杂地理问题的教学难度,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和改进问题,在提高地理教学水平的同时,增强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更好的融入和服务社会奠定地理知识方面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治平.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与地理区域整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141-142.

[2]黄洁容,孙志高.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思维结构评价研究——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0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