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漏诊率、误诊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漏诊率、误诊率的影响

何晓明

伊春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漏诊率、误诊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2019.09-2020.09我院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取69例,等差数列法分组,皆行TVS(经阴道超声检查)和TAS(经腹部超声检查),“金标准”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对比漏诊率、误诊率、确诊率。结果:TVS组有1.45%(1/69)漏诊,有1.45%(1/69)误诊,确诊率97.10%(67/69),比TAS组85.51%(59/69)高,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漏诊率、误诊率比腹部超声检查相对要低,确诊率较高,可切实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误诊率;漏诊率;效果观察;子宫腺肌病;腹部超声

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至50岁经产妇,属于常见临床妇科疑难病,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通常以子宫形态异常增大、痛经及月经失调为主[1],部分可无明显症状。在子宫肌瘤等疾病诊断中,TVS(经阴道超声检查)和TAS(经腹部超声检查)是常用诊断方式,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应用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则结合69例2019.09-2020.09我院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主要对比研究了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效果及对漏诊率、误诊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9.09-2020.09我院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取69例,等差数列法分组,皆行TVS(经阴道超声检查)和TAS(经腹部超声检查),“金标准”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排除指标:(1)合并巧克力囊肿;(2)近 1 个月内有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口服记录;(3)患有免疫、血液系统疾病;(4)既往剖宫产史;(5)子宫畸形;(6)无法配合研究,依从性差或有精神障碍;(7)阴道宫颈炎症者;(8)伴有盆腔感染。入组指标:(1) 绝经前女性;(2)有清宫、孕产史;(3)签署知情同意书;(4)妇科检查结果、病史、临床症状体征提示为可疑子宫腺肌病;(5)血清 CA125 水平异常升高。受检者体质量46至80kg,平均(61.77±5.82)kg,产次0至3次,平均(1.52±0.49)次;孕次1至3次,平均(1.62±0.52)次,年龄26至47岁,平均(37.22±3.98)岁,有10.14%(7/69)无不适症状;有59.42%(41/69)继发性痛经;有30.43%(21/69)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多,(P>0.05)。

1.2方法

1.2.1 TAS 检查方法

嘱咐患者检查前饮大量水,并且憋尿至膀胱充盈,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保持平稳呼吸,取仰卧位接受检查。检查仪器选取迈瑞 DC-7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首先将探头频率调节至2.0 ~ 5.0 MHz,在患者腹部涂抹耦合剂,在耻区放置探头,并行多切面扫查(包括纵切、横切、斜切等),观察双附件、肌壁回声、内膜厚度、子宫肌壁厚度、子宫、形态、大小、位置、子宫内膜线偏移程度。

1.2.2 TVS 检查方法

嘱咐患者检查前排空膀胱,在此基础上,指导其充分暴露会阴, 取膀胱截石位,借助 迈瑞DC-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TVS 检查,常规消毒清洁处理后,将探头频率调节至5.0 ~9.0 MHz,耦合剂涂抹在探头顶部,套好避孕套,缓慢送入患者阴道内,实施横、纵扫查,进行倾斜、推拉、旋转,密切观察肌层、内膜血流分布情况,宫体大小,内膜回声特征以及患者宫底、浆膜层、宫体的肌层状况,并测量内膜、肌壁厚度,据此评估图像。

1.3观察指标

“金标准”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观察两组漏诊、误诊情况,对比确诊率,据此判断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漏诊率、误诊率的影响。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0b5dd2037cdd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漏诊、误诊情况

见表1,TVS组有1.45%(1/69)漏诊,有1.45%(1/69)误诊,确诊率97.10%(67/69),比TAS组85.51%(59/69)高,P<0.05。

表1 诊断有效性对比 n(%)

组别

例数

漏诊率

误诊率

确诊率

TVS

69

1(1.45)

1(1.45)

67(97.10)

TAS

69

2(2.90)

8(11.59)

59(85.51)

X2

-

-

-

5.841

P

-

-

-

0.016

3.讨论

子宫腺肌病分为弥漫局限型两种类型,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变化一般以病变处出现紫褐色或小泡,病灶部位有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为主[2],呈年轻化趋势,具有较高发病率,可能与人工流产、剖宫产术、宫腔内操作等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及早诊断、精准鉴别此疾病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应用价值的参考依据。

此次研究显示:TVS组有1.45%(1/69)漏诊,有1.45%(1/69)误诊,确诊率97.10%(67/69),比TAS组85.51%(59/69)高,P<0.05。讨论其应用价值:TAS检查具有舒适度佳、操作简便的优点,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其声像图表现为宫底圆钝、子宫一致性增大,宫腔线不清晰或出现偏移,肌壁回声增强,子宫肌壁增厚。TVS 检查分辨力良好[3],探头频率高,可通过声像图将患者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线移位征象、肌壁回声、子宫形态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来,可见多个细小无回声区,针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并存的情况,联合使用,TAS、TVS辅助诊断,可减少子宫肌瘤、腹壁脂肪、肠道气体反射、膀胱充盈度对影像检查的干扰,切实提升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综上所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漏诊率、误诊率比腹部超声检查相对要低,确诊率较高,可切实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寅子,邱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81-83.

[2]杜娟.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85-86.

[3]赖东霞,宁浩杰,成宇璐,等.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差异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8):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