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在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和腺体密度好转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埃索美拉唑在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和腺体密度好转率评价

潘瑛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 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嫩江    161441


【摘要】目的:分析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应用效果。方法:择78例患者,摸求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9例,分别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溃疡直径(5.15±0.12)mm、(2.01±0.11)mm,观察组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腺体密度好转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用于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能够快速缩小溃疡直径,改善腺体密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溃疡;埃索美拉唑;腺体密度

食欲消减、恶心等是胃溃疡患者的典型症状,胃酸大量分泌与胃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急性期患者症状最为明显,因此也称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做胃镜检查能够在溃疡面清晰的看到出血、水肿情况,且患者会有节律性上腹痛[1]。保守药物治疗是临床针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主要手段,选择抑制胃酸分泌、形成胃黏膜屏障的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埃索美拉唑的临床效果,以78例患者为对象,展开下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78例患者,选取年限:2019年8月-2020年7月,摸求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9例、20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3岁,平均(53.12±2.12)岁,症状:腹部灼烧、反酸、腹胀各13例、15例、11例;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1例、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3岁,平均(53.15±2.18)岁,症状:腹部灼烧、反酸、腹胀各14例、12例、13例。患者资料齐全,且具有均衡性(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知晓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腹胀、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精神状态失常者;胃穿孔患者;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哺乳期患者;先天性失聪者。

1.2 方法

基础治疗,给予患者纠正电解质平衡、补液、降温等治疗,同时口服克拉霉素,剂量500mg/次,1次/日。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条件下,用奥美拉唑治疗,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剂量:20mg/次,2次/日;服药时间:6周。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条件下,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给药方式:口服;用药剂量:20mg/次,1次/日;服药疗程:6周。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变化

(2)统计两组腺体密度好转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60b5dd4c69d0b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t、计数资料[n(%)]-60b5dd4c69d0b_html_10638d4a1abbd594.gif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溃疡直径比较

治疗前对照、观察组直径分别为(13.65±0.58)mm、(13.63±0.55)mm,差异不大(t=0.156,P=0.438);治疗后对照、观察组直径分别为(5.15±0.12)mm、(2.01±0.11)mm,较小的为观察组(t=12.365,P=0.000)。

2.2 腺体密度好转率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腺体好转率显著上升(P<0.05)。见表1。

表1 腺体密度好转率[n(%)]

分组

例数

减退

无变化

好转

对照组

39

8(20.51)

12(30.77)

19(48.72)

观察组

39

1(2.56)

2(5.13)

36(92.31)

60b5dd4c69d0b_html_d43ff8e7494efea2.gif


4.522

8.705

17.820

P


0.033

0.003

0.000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胃溃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的不断变化,该疾病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也导致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其实在一般情况下,当食物进入到胃肠道中,胃肠道不自主蠕动,在胃肠黏膜的辅助下快速消化食物。若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较多,胃肠黏膜也有自动修复功能,强酸腐蚀会受到黏膜的有效抑制,这种自我修复机制是自动的,就像人体白细胞主动攻击入侵人体的病毒一样,帮助人体抵御很多病菌的侵袭

[2]

但是单次进入胃肠道的酸性物质过多,会逐渐腐蚀十二指肠黏膜,长此以往会导致黏膜变薄甚至消失,最终进展为胃溃疡。临床上以急性期胃溃疡比较常见,及时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本次使用的埃索美拉唑属于强效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S-异构体,效果在奥美拉唑之上。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溃疡直径更小(P<0.05),腺体密度改善率更高(P<0.05),可见与奥美拉唑相比,埃索美拉唑能够更快的缩小溃疡直径,改善腺体密度,促使机体更加快速的康复。

分析产生上述良好效果的原因:本次使用的两种药物同属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属于一代产品,为弱碱性药物,口服后直接进入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迅速粘附在胃黏膜上,其中的二硫键与壁细胞膜经过一系列反应,达到抑制胃酸的作用。但本品大量使用会出现腹痛、头晕等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本研究提出其二代产品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R-异构体的药学作用基本一致。口服后迅速聚集于胃肠道酸性物质较多位置,发挥其弱碱性能,直接附着在壁细胞泌酸微管上并迅速变成活化状态,进而对H+/K+-ATP酶起到强效抑制作用,并在胃黏膜上形成牢固屏障,将酸性物质和黏液与胃壁细胞分离开来,防止溃疡再次复发[3]。本品口服后能够快速发挥作用,通常1小时内起效,持续给药1周后检测患者的五肽胃泌素可发现比治疗前大幅降低,胃液PH值也超过4,由于本品起效快且药代动力学稳定,其促使溃疡面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奥美拉唑。此外,本品对于人腺体密度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这也进一步刺激胃溃疡的快速愈合。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用于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能够快速缩小溃疡直径,改善腺体密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悦.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34,137.

[2] 林晓.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128+130.

[3] 蔡伟敏,李刚.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 2020,26(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