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的作用

杨安玲 胡迪 刘文娟

成都市 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的实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时间介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且Barthel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的护理管理中,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诊疗体验。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前言: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发,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静脉溶栓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溶栓的治疗效果与时间息息相关,患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越长,预后越不良[2]。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迅速的采取有效的护理和诊疗的密切协助,是减少时间延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次实验着眼于此,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的实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100例我院收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时间介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57.68±3.2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02±0.26)h;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57.66±3.2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02±0.25)h,患者资料满足均衡原则(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在常规检查后进行评估并进一步进行凝血功能检查、颅脑CT等,确定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后,进行静脉溶栓,并观测患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研究组在进行标准化护理,主要包括:(1)成立专项护理小组:该小组由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且全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当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及时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并协助医师进行相关诊疗活动;(2)溶栓后护理:在溶栓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溶栓后24h内,每小时对患者血压进行1次测量;在溶栓24h后再次对患者行颅脑CT和凝血功能的检查,在溶栓后患者如出现头痛、呕吐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3)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交流,关注患者情绪状态,及时开导并安慰患者,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1)神经功能:采用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在治疗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分数与神经功能负相关,总分42分;(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后能力进行评分,分数与其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总分100分;(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该评价表总分100分,①满意:总分≥90分;②比较满意:60分≤总分<90分;③不满意:总分<60分。总体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经由SPSS22.0行数据分析,对以(60b5e93043303_html_a7c5065e710f0714.gif ±s)表述的计量资料和以(%)表述的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检验和χ²检验,结果呈现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经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发现,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Barthel评分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且Barthel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比较[n=50,60b5e93043303_html_a7c5065e710f0714.gif ±s,分]

组别

NIHSS

Barthe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6.54±1.42

12.59±1.87

42.13±1.57

63.87±1.77

研究组

16.55±1.41

7.86±1.23

42.12±1.58

72.54±1.51

t

0.035

14.942

0.031

26.350

P

0.971

0.000

0.974

0.000

2.2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50,n(n%)]

组别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

对照组

19(38.00)

22(44.00)

9(18.00)

41(82.00)

研究组

22(44.00)

26(52.00)

2(4.00)

48(96.00)

χ²

-

-

-

5.005

P

-

-

-

0.025

3 讨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通过实行标准化护理,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积极观测患者病情,并针对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从而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3]。本次实验着眼于此,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的实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作用。在本次实验中,经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发现,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Barthel评分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且Barthel评分更高(P<0.05),提示标准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标准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诊疗体验。

综上所述,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的护理管理中,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诊疗体验。

参考文献:

[1]郭丽娜,刘延锦,王爱霞,等.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对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时间延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17):2700-2703.

[2]肖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护理质量管理[J].当代医学,2019,25(32):116-118.

[3]陈长乐,梁远红.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和预后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