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观察

罗志宏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讨论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230例,采用实验室检查确定患儿有无感染情况,基于此划分成非感染组、感染组,并解析患儿致病因素,采用肠道调节药剂、促消化药物联合治疗非感染组,采用肠道调节药剂、抗生素联合治疗感染组,评估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230例患儿中由于感染致病89例、非感染致病141例,说明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主要是非感染因素。非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58%,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88%,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以非感染因素为主,因此临床治疗前需要事先确定患儿是否出现感染,给予针对性治疗效果较好,能及时改善患儿腹泻症状。

【关键词】小儿腹泻;致病因素;感染;临床治疗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高发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具有多样性,腹泻形成后会出现大便性状变化,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腹泻严重时极易导致患儿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脱水等,进而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伤害[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但如果想要得到良好的疗效,及时停止腹泻,减轻患儿痛苦,需要深入分析患儿腹泻致病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腹泻再制定出针对性治疗方案,保证合理用药,有效止泻,避免反复腹泻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2]。本文选取230腹泻患儿,分析其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详细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研究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230例,年龄最低是4个月,年龄最高是7岁,年龄中位(1.95±0.76)岁;其中男患儿、女患儿数量比值为129:101;症状:腹痛8例、呕吐14例、发热11例。纳入标准[3]:患儿家属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订同意书;临床诊断符合小儿腹泻标准者(大便性状不一致且稀,每天大便次数多于5次);未合并精神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者;排除标准[4]:合并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者;心脏、脾肺、肝肾以及消化道功能器质性病变者;合并血液系统功能障碍疾病者;近期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者;近期服用过肠道调节药剂者以及抗生素者。所有患儿年龄、性别、症状等研究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收集230例患儿进入医院后治疗前的大便样本,并制作成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显微镜观察,然后按照微生物学原则开展细菌常规培养,确定志贺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病原菌分布情况,再通过胶体金法按照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选购于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说明书检测样本轮状病毒抗原,由2名主任医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患儿腹泻致病因素,划分成非感染组、感染组。采用肠道调节药剂、促消化药物联合治疗非感染组,即给予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酶生片(国药准字:H45020337,规格:100s),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2--4片,研磨碎后服用;同时给予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国药准字:S10970105,规格:1g*6包/盒),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0.5—1包。采用肠道调节药剂、抗生素联合治疗感染组,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方法与非感染组相同,抗生素使用可以根据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耐受性选用不同的抗生素。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可以正常饮食喂养,严重呕吐患儿需要禁止饮食4h,出现轻度脱水患儿进行补液口服,出现重度脱水患儿进行静脉补液。两组患儿连续治疗5d。

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儿中感染因素例数、非感染因素例数,以此判断小儿腹泻主要致病因素。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治疗有效率,疗效标准[5]:治疗完成后,患儿腹泻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大便变得越来越稀,大便次数越来越多,即无效;治疗完成后,患儿大便性状由稀变粘稠,大便次数变少,每天大便次数不多于5次,其他症状显著改善,即有效;治疗完成后,患儿大便变成正常性状,大便次数显著减少,每天大便次数不多于3次,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消除,即显效。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00%。

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研究、对比实验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用x2,计量资料表示用(60b5edde0c930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检验用t,当P<0.05时,数据结果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

230例患儿中由于感染致病89例、非感染致病141例,感染致病为38.70%,非感染致病为61.30%,说明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主要是非感染因素。对于89例感染导致腹泻患儿而言,病原菌分析显示,志贺菌12例、大肠杆菌37例、沙门菌26例、其他病菌14例。

2.2 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效果分析

非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58%,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88%,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组间患儿治疗效果均良好。

表1 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效果分析(n,%)

分组

无效

有效

显效

治疗有效率

非感染组(n=141)

2

45

94

98.58%

感染组(n=89)

1

29

59

98.88%

x2




0.037

P




0.848

3 讨论

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儿童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发病人群是6个月—2岁婴幼儿[6],腹泻后患儿多伴随着胃肠道症状,包括大便变稀、呕吐、反复大便等,随着腹泻病程延长,患儿通常会表现出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脱水、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等,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危害小儿生命安全[7]。本研究得出,230例患儿中由于感染致病89例、非感染致病141例,89例感染导致腹泻患儿病原菌分析显示志贺菌12例、大肠杆菌37例、沙门菌26例、其他病菌14例,非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58%,感染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88%,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主要为非感染因素,这可能与患儿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有关,比如油炸、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可能与患儿受凉、受惊等有关。感染因素:小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功能低下,极易遭受病原菌的侵害,致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引发腹泻。

总而言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非感染因素与感染因素两种,因此需要在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儿腹泻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最佳,及时止泻。

【参考文献】

[1] 杜会双, 李立先, 田立学. 部分静脉营养在小儿腹泻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临床症状影响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2):85.

[2] 李吉平. 分析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及探讨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13):47+49.

[3] 王婷, 康永桂. 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048(012):1441-1443.

[4] 张玉霞, 赵青. 腹部理疗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9, 017(011):159-160.

[5] 陈志浩, 曲文洁. 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1卷20期, 39-40页, 2019.

[6] 李淳丹. 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及对提高临床效果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v.17(36):249-250.

[7] 路桃影, 蔡坚雄, 尹翎嘉,等.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医药导报, 2019, 25(02):105-108.


作者简介:罗志宏,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省市黑龙江大庆市,出生年月:197805

文化程度:硕士,现有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