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体位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雪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750011


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该病症主要原因为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故对此类患儿临床多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代替治疗。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不同体位给药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体位干预;应用效果


引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病症类型,其多发生于胎龄低于 35 周的早产儿、母亲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儿以及围产期出现缺氧情况的患儿(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剖宫产患儿以及围产期窒息的患儿)。经大量研究证实该病症与患儿肺部未发育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释放不足有关,胎龄越小则诱发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几率越高,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类患儿采用NCPAP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标准:①诊断患有NRDS的新生儿,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②应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心搏呼吸骤停者,需立即抢救;②出生时无胸廓发育畸形的患儿。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符合标准的NRDS新生儿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早产儿38例,足月儿14例。按入院时间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的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患儿在入院后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吸氧状态下,生命体征平稳时,给予患儿俯卧位,双上肢向上外展,头转向一侧,约3h后更换至仰卧位,双上肢向上,头转向一侧,如此反复3h更换1次。对照组的患儿则维持原来体位,治疗均与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①比较两组患儿的CPAP治疗天数、氧疗天数、住院时间以及胸部发育情况。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动脉血气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60b5ee09687e5_html_3287507d97bd83fc.png

2.2两组CPAP治疗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胸骨凹陷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60b5ee09687e5_html_680f28476c0a6e3c.png

三、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产生或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广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顺应性降低而发病,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PS缺乏时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缩,进行性肺不张。临床上以出生后不久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根据临床研究对照表明,对于早产儿早期给予外源性PS预防和治疗,可使NR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PS替代疗法为NRDS的常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通过气管插管给予PS后即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但是,NRDS患儿在经过PS联合NCPAP治疗后,由于早产儿的肋间肌较弱,起作用不完全,故易发生吸气性胸廓凹陷,从而限制肺部扩张,使呼吸困难改善慢,使用氧气时间长,恢复期时间长。通过采用俯卧位、仰卧位交替法干预辅助治疗NRDS,俯卧位可利用其重力原理,使患儿凹陷的胸廓向下,双上肢向上外展,使肋骨上拉,扩大胸腔容量,增加肺部通气量;另外,俯卧位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善胸壁的顺应性。俯卧位、仰卧位交替可使PS在肺内均匀地分布,利于更好地发挥PS的作用。同时避免长时间一种体位(特别是俯卧位)使皮肤受压、发红、破损。本研究显示,体位干预用于NRDS的辅助治疗中,能提高患儿的氧分压,改善氧合状况,改善呼吸困难,缩短CPAP使用和氧疗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俯卧位可预防和治疗胸骨凹陷,避免胸部发育不良。在俯卧位、仰卧位交替法干预辅助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确保患儿的安全,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给予细心的基础护理,才可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英,王雅坤,何冬慧,等.4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3):99-100.

[2]李海霞,张卫星,刘芳,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4):169-170.

[3]吴雅秋,李海珍.体位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1(2):1342-1343.

[4]林楚兰,熊丽,范星.不同体位气管内注入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22(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