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殷颖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0015

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因中成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剂型、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不良反应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且年龄越长的患者,不良反应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中粉针剂型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最高,与其他给药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成药品种分析结果来看,以注射用血塞通所致不良反应最高。结论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中药剂型、特殊人群、生产工艺不完善、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注重患者个体差异,严格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相关因素;预防

0引言

中成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atentPrescription)指以中草药作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主要包含丹、丸、膏、散等各种剂型,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学家通过长时间医疗实践总结、创造的有效方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现有医药保健体系中,中成药较西药具备较多优势,且在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认可,由于中成药越来越多,其不良反应事件也越来越多,为降低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率,本研究从多个方面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治疗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因中成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男31例,女33例,年龄13-76岁,平均(44.5±6.0)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药品品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60b5f727ed63d_html_d4cf9fd04c342699.gif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不良反应率比较

本组患者共64例,男性患者31例,发生不良反应14例,占45.16%(14/31),女性患者3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21例,63.64%(21/33),女性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男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率比较

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的几率越高,与其他年龄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60b5f727ed63d_html_39179a8fe350465c.png

2.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成药品种、临床表现各类药品中,以注射用血塞通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类型药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0b5f727ed63d_html_e16eeb58304a8605.png

2.4不同给药方式不良反应比较各类药品中,以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类型药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60b5f727ed63d_html_fe8637e2510e2798.png

3讨论

中成药指中药制成的药,主要分为医学上狭义的和日常生活中广义的,前者指将中药材按照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冲剂、酒剂、膏剂、丸剂等,后者指除狭义的中成药概念外,还包括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药药材[2]。随着中成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中成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既影响其安全性评价,还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为促进中成药规范用药,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①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且年龄越长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研究分析可能与特殊人群,多数女性患者存在妇科疾病有关,而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且合并其他疾病,长期使用活血化瘀等药物有关。②静脉滴注相比其他给药方式所致的不良反应率最高,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与给药方式密切相关。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①注重患者个体差异,临床使用中成药应注重患者个体差异,特别是孕妇、小儿和老年人群应该特别注意,规范药物剂量,药物剂量过小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药物剂量过大会伤及患者元气,加大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还应该结合患者过往病史及过敏史。②加强中药制备工艺,所有中成药均从中药材中提取,因此提取物中存在较多未知非定量成分及杂质,难以彻底分离,长时间沉淀会影响药物安全性,因此,加强中成药的制备,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③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由于中成药的本质实为中药,因此临床用药因遵循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方可发挥其疗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与中药剂型、年龄、性别、生产工艺不完善、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临床使用中成药应注重患者个体差异,遵循中医理论,加强中药制备工艺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褚明宝,陈敏.中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J].首都医药,2011,(01).

[2]覃正碧,李元启,等.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05).

[3]王艳春,张忠艳,等.谈谈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临床表现[J].中外医疗,2009,(12).

[4]倪建俐,阎秀菊,等.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分析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