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李霞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并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随机选择86名妇产科患者参与研究,在此期间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并统计在此期间产生的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第二阶段为2019年4月到2019年7月,结合所得到的安全隐患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同时选择86名患者组成干预组。对比两组研究期间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投诉事件以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16±1.07),护理投诉发生率为1.16%,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护理满意率为96.51% ;而常规组上述几项指标分别为(83.52±3.23)、3.48%、5.81%和83.72%,前一组指标占优,P<0.05。结论: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必须做好对相关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研究,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妇产科在日常之中需要接纳各种不同妇科疾病的患者,临床医护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相对较大,并且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质量标准也要求较高。因此在临床中必须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尽可能减少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因此文章就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172名妇产科患者参与研究,其中常规组人均年龄(33.27±4.75)岁;干预组人均年龄(32.77±4.28)岁。在研究开始前均获得了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了相关书面同意书。且相关资料的P值大于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意义。

1.2方法

1.2.1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期间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可知,在当下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如下:第一,患者缺乏风险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妇产科患者,在临床中缺乏对医护人员嘱托以及健康教育的重视,对于日常中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掌握不够清楚,容易出现各种违规或者风险行为,进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第二,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临床医护工作开展中,如果存在护理失误,极可能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此时就会发生医患纠纷。然后通过调查得知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在此过程中都缺乏相关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比如在医护工作中出现记录不清晰、更改医护记录、字迹潦草、记录不完整等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就难以找到相关有利证据[1]。与此同时,部分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临床要求细致详细的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疏导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患者负面情绪滋生,护患关系变差。第三,护理排班制度存在漏洞。现阶段妇产科护理人员整体数量较少,但工作较重,在日常工作中极易出现因人员不足所引起的护理质量降低和护理风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排班制度存在不合理,没有对每个时间段进行护理人员的科学配置。第四,综合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妇产科安全隐患发生率直接相关,在医护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仍相对较弱,比如,缺乏工作经验,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缺乏规范意识和责任心,没有严格按照妇产科护理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和全面管理,在工作中出现较多的失误和纰漏[2];专业技能水平不过关,在为患者提供医护服务时,因为技能不熟练而出现工作失误,影响患者护理评价。第五,沟通交流不足。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间具备畅通及时的沟通,才能够及时了解彼此想法,消除误解。但是在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该方面的重视,没有及时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进而引发患者和家属的误解,影响护患关系。

1.2.2两组护理方法分析

常规组:按照妇产科护理要求开展常规基础性护理措施。

干预组:在做好基础护理措施的同时应用下述安全隐患干预措施:第一,强化患者风险教育。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症状以及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和措施,将与其相关的各方面事项及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并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相关应急处理措施,不断增强其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3]。第二,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定期开展法律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熟悉各种法律法规,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将完善管理制度,科学进行排班。结合现有医护人力资源,根据每个班的工作需求,合理进行护理人员的搭配,在确保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为护理人员预留足够休息时间。第四,加强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结合每个岗位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第五,以患者为本,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围绕沟通交流技巧开展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营造畅通及时的护患沟通渠道,及时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和疑惑,提高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此次研究中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都需要利用SPSS20.0软件来完成的,数据在处理完成后按照(60b6f7dd1a118_html_de436af5616e654c.gif ±s)和n%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用X2和t来进行检验。只有在P<0.05的情况下,才能够说明数据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投诉事件比较

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16±1.07),护理投诉发生率为1.16%,有1例,不良事件有2例,发生率为2.32%;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3.52±3.23),护理投诉发生率为3.48%,有3例,不良事件有5例,发生率为5.81%,前一组各项指标优势明显,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干预组满意率为96.51%,常规组为83.72%,前一组满意率高,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统计(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干预组

86

58

25

3

83(96.51)

常规组

86

42

30

14

72(83.72)

P





<0.05

3讨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妇产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主要在于患者缺乏风险意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排班制度存在漏洞、综合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和沟通交流不足等几项原因,因此文章提出从强化对患者的风险意识教育、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合理排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护患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进行安全隐患的防范,在应用上述防范措施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提升到了96.51%,护理质量评分也达到了(95.16±1.07),高于常规组,并且投诉事件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16%和2.32%,与未应用防范措施前相比,有着明显降低,且P<0.05。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服务质量,营造更加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道琴.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8):321.

[2]张湘黔.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6):192.

[3]张名,王迪桥,董晶晶.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8,52(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