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前用药途径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1

小儿麻醉前用药途径的选择

肖行

成都市武侯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幼龄儿童对打针普遍存在着害怕的心理,在给幼儿打针前,医生和父母往往需要做一些心理安抚,甚至不得不强制性的抱住幼儿才能继续打针。这种方式尽管可以达成治疗目的,但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在实施治疗措施时,如何保护小儿身心健康是近些年来医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据研究在实施小儿麻醉前,合理的用药途径能够降低对孩子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么可供小儿麻醉的给药途径有那些呢?

1.鼻腔给药

鼻腔给药是借助鼻粘膜直接吸收,不通过肝脏代谢,优点是使用更小的剂量发挥更大的麻醉效果,并且起效迅速,效果较好。但部分药物鼻腔给药容易引起术后的恶心呕吐,在外国学者Zedie所做的临床试验中,分别通过鼻腔给药注射咪唑安定和苏芬太尼,这两种药物镇静效果良好,但一种药物对鼻腔的刺激性太大,另一种药物在术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刺激性太大的药物会让鼻腔分泌过多的物质,药液随分泌物流出导致药物丢失,镇静效果减弱。除上述因素外,鼻腔给药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婴幼儿童的不配合,儿童独自前往手术室,远离熟悉的父母,身边都是穿着手术服,带着口罩的陌生人,孩子难免会害怕恐惧。而鼻腔给药需要固定孩子头部,在因恐惧害怕甚至挣扎的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麻醉操作,同时也会出现麻醉药液的丢失与浪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鼻腔给药并不完全适合心智尚未成熟的婴幼儿。

2.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是借助直肠丰富的血管静脉丛,丰富的血液运输使通过直肠给药的药物可以更快的运输全身,药物吸收效果更好,因此在术前麻醉中经常使用。直肠给药同鼻腔给药一样不需要经过肝脏首过效应,但缺点是丰富的血运让直肠给药的患者必须使用更大的剂量才能保证麻醉效果,剂量较大的麻醉药物容易带来更大的手术风险,且有大可能出现手术结束,患者尚未苏醒的局面,苏醒时间因药物剂量增大而延长。除此之外,小儿胃肠较成人相比更加脆弱,肠管更容易受损,直肠给药会对幼儿肠管产生损伤,从这个角度来讲,直肠给药同样不是小儿麻醉给药途径的最佳方案。

3.舌下含服用药

舌下含服给药是一种新兴的麻醉给药途径,在外国学者Khalil的研究中,让小儿分别含服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以检验儿童对这种给药方式的接受程度和药物作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咪唑安定在葡萄汁中通过舌下含服的浓度越高,发挥的麻醉效果越好,利用面罩进行舌下含服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同时有学者将麻醉药物做成棒棒糖,将咪唑安定按照不同剂量送入棒棒糖中给幼儿服用。小儿对棒棒糖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相比于鼻腔给药和直肠给药更贴合幼儿心理,也更容易被接受。但缺点同样如此,通过棒棒糖或葡萄汁给药无法按照幼儿体重计算药物剂量,不同的孩子对棒棒糖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长时间的含服棒棒糖起效较慢,麻醉效果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总得来说,舌下含服用药尽管可以让给药途径新颖化,但难以贴合临床实际需要,同样不是小儿麻醉给药的最佳途径。

4.口腔黏膜透皮给药

口腔黏膜透皮给药在临床治疗中仅有小范围应用,据研究显示,经口腔黏膜透皮给芬太尼、哌替啶等药物时,起效作用较快,但相应的副作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多,限制了这种给药途径的应用,因此同样不是小儿麻醉给药的最佳途径。

5.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当今大多数药物的使用途径,相比于前几种方式需要打针,口服给药的方式能减少小儿恐惧心理,接受程度更好。口服给药的起效时间和服用药物的脂溶性高低有关,脂溶性越高药物吸收程度越高,血药浓度到达高峰的时间用时越短。口服给药药物虽然苦涩难咽,但可以在服用的汤剂中加入适量的糖果或者用果汁勾兑,缓和药物对口腔的刺激性,让小儿患者更容易接受。美国学者Marshall在对5-15岁儿童口服樱桃味咪唑安定的药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时发现,超过90%的孩子都可以接受这种糖果味的麻醉药,且能够起到一定抗焦虑的作用,苏醒时间和药物疗效基本正常。但口服给药需要经过胃肠功能代谢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较鼻腔给药和直肠给药更低。总得来说,口服给药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无不良副作用,婴幼儿接受程度良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无痛苦的进入麻醉状态。因此口服给药途径应是五种小儿麻醉给药途径中最为适合的给药途径。

结束语:

婴幼儿对医生和打针产生恐惧排斥是一种天然的心理状态,作为临床医生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合适的心理干预手段和给药途径来尽可能的减少婴幼儿的恐惧,以减少对小儿心理健康的创伤。研究显示,患者情绪越平稳,麻醉效果越好,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对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外来刺激影响,导致精神紧张的小儿患者来说,过于陌生或难以忍受的环境会激发孩子的抵触心理,使小儿患者在手术前应激反应增强,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影响了手术前的麻醉效果,也影响小儿患者后续的康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理异常以至行为失常。因此,在给小儿麻醉前用药时应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最好选择既可以保证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小儿患者更容易接受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