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方治疗心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化瘀方治疗心痛

张健全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日常工作期间,大家可能会突然感到喘息不得、胸部闷痛。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这是典型的心痛症状。症状轻微时,一时片刻后症状就可消失,但如果没有充分重视心痛症状,可能会使症状加重,最终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中医理论中认为心痛主要与情志波动、心阳不展、寒邪入侵等因素有关,导致阴寒凝滞,从而引发心痛症状。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心绞痛、冠心病等均属于心痛范畴,在治疗中主要以化瘀、去除寒邪为主。本文将从中医角度为大家介绍心痛、化瘀方,并且略谈几点心痛防治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讲:心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心乃人体君主之官,心痛则是指胸部闷痛、喘息,也是胸脘痛的统称,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中。但心痹一词则更早,在《内经》中就有所提及,并对其主要症状进行描述,认为心痛者胸中有明显的痛感,并且累及肋下、肩胛等位置。心痛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从中医角度思考,寒邪、情志异常、正气亏虚等均会导致患者瘀血、痰浊、凝滞等,最后阻滞患者心脉,引发心痛之感。轻症心痛患者症状并不明显,但会有含糊不清的异常感,能够感受到心脏不适,短时间内会有隐痛、胸闷之感。此时及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根除病症。但也有部分患者忽视了短期症状,从而导致病情加剧。重症系统患者心脏有明显的绞痛感,并伴有呼吸受阻、面色苍白、劳累等症状,当情绪激动、劳累时会诱发、加重心痛症状。

第二讲:化瘀方及应用

(一)药方

化瘀方,该方摘录于《会约》,适用于血行不畅者,其效果主要在于散瘀。随着临床中医理论不断发展,化瘀方也在不断变化,使其更加适用于心痛患者。

化瘀方基本药方:①20g当归;②40g黄芪;③10g川芎;④15g赤芍;⑤10g红花;⑥10g川楝子;⑦10g元胡;⑧30g丹参;⑨15g川牛膝;⑩5g木香;⑪5g甘草;⑫15g山楂;⑬10g生地;⑭10g桔梗;⑮10g枳壳;⑯10g桃仁。

制备方法:①用1000ml水将上述诸味中药煎煮,直至药液剩至300ml;②1日3次,1日1剂;③当药液凉至常温时,可以用空腹服用。

用药禁忌:①忌烟酒;②忌牛肉;③忌辛辣;④忌房事;⑤忌冲动。

辩证治疗药方:①气短;②左乳下疼痛;③拘急满闷;④心绞痛;⑤心肌梗死;⑥血脂、血压稍高;⑦便秘;⑧心血管阻塞等。

辩证治疗方法:(1)头痛者+高血压者:加①15g蔓荆子;②10g薄荷;③10g菊花;④10g夏枯草;(2)高血脂+头晕:加①25g决明子;②25g山楂;③10g薄荷;(3)浮肿者:加①10g茯苓;②15g泽泻;③10g桂枝;(4)心悸者:加①10g石菖蒲;②10g西洋参;③5g肉桂;(5)胸胁胀满者:加①10g青皮、②10g香附;(6)瘀血重者:加0.3g藏红花。

  1. 应用案例

李某,男,64岁,为本市居民,在其两乳尖有明显的疼痛感,症状较重时有锥痛之感,该症状已经有3年有余,今年初出现病症加重现象,心痛频率增加。尤其在情绪激动时,胸痛感较为严重。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给予了支架治疗。

在门诊见诊时,李姓患者体胖,舌体明显偏大,睡眠情况较差,脉相沉细涩,心电图提示T波倒置,西医诊断结果为冠心病,中医诊断确诊为心痛,属于重症患者。在多项治疗措施联合治疗中,中医选择化瘀方进行辨证治疗,根据其瘀血状况加0.3g藏红花,用药1剂后心痛患者自述症状减轻,可以安眠,用药3剂后患者的症状已经显著减轻。

患者出院时,其脉象、舌项都已经发生改变。为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将基础药方中的香附等去除,并将其他诸味中药研磨成粉,制成胶囊,发放给患者,让其长期服用,总量为3剂,1次8粒胶囊,1次3次,服完即止。后续对此患者进行持续随访时,发现该例患者病情稳定,在2年内未复发。

心痛治疗过程中化瘀方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因为化瘀方中含有柴胡、丹参、山楂、当归等诸味中药,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并且可以增强患者免疫能力,此外同时配伍黄芪、川芎等药物,能够提升其心肌供血能力。

第三讲:略谈几点心痛防治体会

心痛患者病症轻重各不相同,症状轻者往往治疗效果更好,重症患者则要配合多种治疗措施。通过分析心痛发病机制,可以得知情志、劳作等因素也是导致心痛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防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就医。当发现胸部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切忌拖延,将小病拖延成大病。如果经常有心痛不适感时,要在就医后定期体检,监测身体健康状况。

第二,控制情志。情志不畅、肝火过大都会导致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加重心痛患者心肌负担,加剧心痛症状。因此心痛患者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忌大喜大悲。

第三,控制劳作。过度劳累是现代社会诱发心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脏猝死者多与超负荷工作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避免加剧心痛症状,则要控制好日常劳累程度,按时休息,切忌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