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92例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 92例临床效果观察

洪晓

武穴市第三医院       湖北 黄冈  4354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中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46例患者实施单纯缩宫素治疗,针对治疗组46例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有效性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经阴道分娩胎儿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经剖宫产分娩胎儿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的现象,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现象,也是危害产妇生命安全、降低母婴结局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1]。产后出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裂伤等等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2例展开了对比治疗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46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年龄均值为(29.79±3.46)岁,其中剖宫产产妇30例,阴道分娩产妇16例;治疗组46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均值为(30.15±3.56)岁,其中剖宫产产妇29例,阴道分娩产妇17例。

对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次观察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孕周均在37周以上,无明显肝肾功能不全及药物过敏患者。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46例患者实施单纯缩宫素治疗,当胎儿分娩后出血量超过400ml立即启动一级预警,采用子宫体肌内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20U缩宫素(国药准字H12020482,名称缩宫素注射液,由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1-06-22。为注射剂化学药品,规格为lml:10单位。)进行治疗,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5%的500ml葡萄糖溶液+10U缩宫素进行治疗。

针对治疗组46例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缩宫素的用药方案与参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将0.2mg米索前列醇(国药准字H20000668,名称米索前列醇片,由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3-31。为片剂化学药品,规格为0.2mg。)放置在患者阴道后穹窿部位,并按压20秒。

1.3观察指标

对参照组与治疗组产后出血产妇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优良标准:用药治疗1小时后产妇的出血量在100至150ml之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现象出现,且产妇在一周时间内康复出院[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对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优良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46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为82.61%(38/46),治疗组46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为95.65%(44/46),两组相比:X2值=4.04,P值=0.04;治疗组产后出血产妇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参照组产后出血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1:两组产后出血产妇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止血时间(min)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参照组(46)

45.67±12.45

838.79±55.63

7.79±2.23

治疗组(46)

28.79±10.11

635.21±45.45

6.30±1.47

t值

7.14

19.22

3.78

P值

0.00

0.00

0.00

3讨论

产后出血虽然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但临床中若不及时进行准确的预判及及时的治疗将会危害产妇的生命安全、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等不利于产妇预后的结局出现。因此,对于产后出血产妇来说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缩宫素的治疗,但缩宫素对于不同产妇产生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且缩宫素药物疗效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只能维持40分钟左右,使得部分产妇使用缩宫素治疗后仍会出现持续出血的现象,不利于产妇预后[3]。米索前列醇是临床在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子宫内部压力的方式达到强化子宫收缩的目的,以此更好的改善及控制子宫出血的现象。针对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能发挥一定的药物协同作用,刺激缩宫素的分泌,进一步强化子宫的收缩力度,达到控制出血的治疗效果和目的[4]。本观察结果显示,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治疗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实施单纯缩宫素治疗的参照组产后出血患者,说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利于产后出血产妇的康复及预后。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安全性较高,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叶雪琴, 黄雪晃. 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01):179-181.

[2]刘芳.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26):123-124.

[3]刘宏.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52):183+192.

[4]黄英.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母婴世界, 2019, 26(0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