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PICC置管患者的心理质性研究

/ 3

携带 PICC置管患者的心理质性研究

于彩霞 丛艳辉 赵美玲 李娜 王清华(通讯作者)

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68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和头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下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置管术。PICC作为高级血管通路从第一根导管置入人体内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不需反复穿刺,安全可靠,药液不易外渗,成功率较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连续输液治疗,肠外营养及恶性肿瘤的静脉化疗给药,恶性肿瘤患者尤为适用[1]

工作中发现,患者对此种治疗存在复杂的心理感受。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访谈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使医疗护理人员切实感受患者真实的心理体验,访谈为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虽然PICC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PICC的维护比较繁琐,价格昂贵,很多医院仍然没有普及,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2]。为了研究PICC置管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在院内取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并携带患 PICC的患者12例,与所有患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报告如下图一

图一:

序号

患者姓名

年龄

诊断

置管日期

深度cm

外露cm

臂围cm

置管位置

T1

55

左肺腺癌脑转移

2020/2/3

38

5

24.5

贵要静脉

T2

49

右乳癌

2020/2/4

40

7

32

贵要静脉

T3

56

肺腺癌

2020/2/5

33

5

17

贵要静脉

T4

47

乳腺癌

2020/2/6

43

5

29

左侧贵要静脉

T5

37

乳腺癌

2020/2/11

40

5

27.5

贵要静脉

T6

51

肺癌

2020/2/28

36

5

22

贵要静脉

T7

45

肺腺癌

2020/5/7

44

6

24

左侧贵要静脉

T8

56

直肠癌

2020/5/9

35

5

24.5

左侧贵要静脉

T9

54

肺癌

2020/5/28

34

5

22.5

左侧贵要静脉

T10

49

直肠中分化腺癌

2020/6/5

34

5

23

右侧贵要静脉

T11

58

子宫肉瘤

2020/6/11

44

5

31

左侧贵要静脉

T12

56

黑色素瘤

2020/7/7

44

5

30

右侧贵要静脉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7月 12例,所有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7-58岁,学历 小学-大专,平均年龄55岁,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保密协议 ,符合以下标准:1,自愿参加者;2首次我院穿刺PICC者;3能正常交流,无精神病史者,无转移,无认知障碍,能准确回答问题4.住院天数超过15天。

1.2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选择安静、舒适的场所以面对面半结构深入访谈式收集资料。访谈时间15~20min;访谈前说明此次目的、时间。

2.2取得同意后录音,并且承诺研究结束及时当面删除录访音及相关资料,访谈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有异议终止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您对PICC置管了解多少?”、“置管后睡眠质量怎么样?”、置管前和置管后您觉得最大改变是什么?”如果PICC导管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能想找谁解决?您打算出院后怎们维护您的管路?等开放性的问及时记录,访谈结束及时将访谈内容化繁为简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采用Colaizzi关于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3],研究者反复听录音,多次对照并阅读打印的访谈记录,汲取重点内容。

2结果

2.1对置管后护理维护信息匮乏,渴望专业指导

访谈结果显示,9例患者极度渴望得到更精准的专业指导,多一点时间床旁辅导。受访者 T1:“你们护士来去匆匆,有时候都不好意思问你们问题,你看我这贴膜最外面有点痒?”。受访者 T11: “你给我的册子我也看,你们也和我说,可是有些问题还是不明白,比如我回家后去哪里换药好? 受访者T6:“让我做功能操练习 ,你说我也做了,以后真的就不得血栓了? ”。受访者T2:“你说我都50多岁,我这做完了置管以后每周都得往返县城和家里奔走,太麻烦了,真想拔了?”。受访者T10:置管前给我说一堆,我根本听不进去,紧张,能不能做个带图的册子。受访者T8:我能做家务吗?能开车吗?能泡澡吗?

2.2睡眠剥夺

失眠属中医领域“不寐”“不眠”“不得卧”等范畴. 首次接受置管的患者由于紧张,焦虑,疼痛,以及病房环境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睡眠被剥夺,引起患者不适感。访谈者 T9: “置管后有异物感,不适”。访谈者 T2: “你们护士 1 h 开 1 次门,拿手电,我们睡的着吗?”。受访者T7:“这监护仪绑一晚上好难受,老报警太束缚了,一点睡不好”。受访者T5:“病室里有人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太大了,我本来术后就不舒服,越来越烦,根本睡不好”。受访者T4:我太焦虑了,一晚上就怕压着患肢,不敢翻身,没睡好,都有第二天想拔的心理。

2.3对回归家庭与社会过多期待

访谈结果显示,5例患者希望能承担家务,能接送孩子,早日回归家庭社会。受访者 T7:“我能做啥在家里?”。受访者 T5: “你说我可以给孩子背书包吗,可以骑自行车,开车吗? 受访者T6:“夏天我太难熬了,一看就是肿瘤患者? ”。受访者T11:“将来还能治好吗?会血管变硬吗?这个管子我要用多久才是头?”。受访者T1:我闺女学医的,她也要我锻炼,你说我要是老不锻炼会肌肉萎缩吗?那我这边胳膊会变细的?

2.4对PICC置管存在过多焦虑

访谈中发现6例患者害怕管路维护不好,不敢做置换侧肢体的运动。访谈者T2:“我们村里有个人做完了回家半年不小心滑倒脱位了,我都怕了,你说护士我们这做完手术了我们不得不妨呀?”。访谈者T7:“那天我想拿我的箱子,我也不敢用力,护士帮我拿下来的?”。访谈者T11:“你说我一发热,我就担心怕是管路感染了?”。T9患者说我这夏天出汗,感觉我都不敢洗澡,就怕进去水。T10:我会的静脉炎吗?怎样才能留住这个管子?T12管子这么长,安全吗?

3护理措施:

3.1健康宣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教育成为护理质量的重要的评价指标,贯穿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对于肿瘤科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需求,好比一棵救命稻草,赋予了更多的特殊性。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微信群、电话回访等方式,监督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在群里推送PICC置管、维护、常见并发症、意外事件的预防、紧急处理流程的相关视频和图文,以提高患者对导管的自护能力,激发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评估不到位宋亚兰等[4]研究显示,患者置管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与PICC相关知识掌握度呈正相关。

3.2出院指导

3.2.1保证患者导管维护条件:告知患者如果需要帮助,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解决”,从而消除患者置管后的焦虑,帮助带管出院的患者,应制定随访计划,PICC导管家庭护理计划。

3.2.2满足患者美观的需要:PICC是一个患者患病的标记,要鼓励患者积极向上面对,上臂置管的患者,指导其穿有袖的衣服便可轻松遮挡;可指导其采取隐蔽的包扎方式如用长筒尼龙丝袜、网状弹力绷带套于手臂上,既可淡化其标记,又方便患者穿衣活动,同时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给患者鼓励。对于女性患者,可以指导其用漂亮的丝巾包扎,既时尚又美观

4讨论

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不断规范应用 PICC护理流程,选择正确的封管技术,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导管移位、静脉炎、导管破裂和导管堵塞等[5]。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全过活动程,从而保护好导管,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6-8]


参考文献:

[1]Ikeda H,Morita S,Nakaniwa T,et al.Usefulnes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for cancer patients in palliative care settings[J].Gan To Kagaku Ryoho,2019,46(Suppl 1):135-137.

[2]柏兴华,苏兰若.肺癌患者携带PICC导管放化疗协同治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 2013(3):181-183

[3]耿朝辉,徐红莲,袁长荣。肠造口患者术后居家造口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6):2759-2762.

[4]宋亚兰,谭惠英.PICC相关知识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6):4-7.

[5]杜延会.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不断规范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88-189. 

[6]张梅,冬金晶,张绪红,等.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健康教育方法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52-153.

[7]韩瑞.肿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6):202-203.

[8]张嘉丽,叶雪霞,诸运青,等.个性化宣教在行PICC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15):1878-1880. 


通讯作者:王清华,1974年10月,女,北京,本科,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护师,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