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及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及其应用

李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随着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可靠性极强,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能够提升电网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之中,基建工程不断扩大,业务报装、设备预试以及计划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给当前的电网工作正常运行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同时也降低了当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

1 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业务管理流程,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复杂,在当前运维管理的角度上,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运维的影响范围、运维实施的安全性 、运维供电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施工队伍的物资以及人员工作量安排等都是对运维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电力公司之中,大多数已经在生产系统中建立了运维管理模块,但是在运维工作方式的编制上,多数依靠人工编制,甚至很多时候会出现开会讨论、现场确认等方面的工序,这就对运维管理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情况下,运维管理工作往往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变电站也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运维流程非常繁琐,进而造成当前运维管理工作量繁重,运维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

2 现场集中运维管理

现场集中运维模式由于助战以及变电站联合完成,在这种模式之中,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等主要的功能都需要在变电站现场完成,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参数配置工作在变电站端的运维配置中断进行,主要有具备权限的工作人员进站,登录运维配置终端,调用统一化配置工具召唤目标设备参数,并进行修改下发,这样才能够实现变电站的有效配置。

在当前的变电站中,运维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面:第一,PMIS/ONS将细化作业表单传输到IPD以及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归档XML参数表传输到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随后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将明确作业对象以及目标值,将其传输到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安装措施以及关键节点校核对象分别传输到运维总站作业环境监控模块、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模块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产生问题,将其反馈到运维主站告警输出,或者本地告警输出中。而IPAD可以将信息分别传输到值班人员安全措施以及运维人员操作上,随后二者分别将信息传递到站内网上送辅助型号以及统一化配置工具之中,随后将信息传递到运维终端环境监测模块以及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督模块之中,以此达成整个循环,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监测,从而保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整个运维过程能够得到保证,促进运维工作的推进。

集中运维模式的流程能够让变电站现场完成运维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作业的主要任务,通弄湿包括运维终端作业环境监控,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以及运维终端作业归档管理等任务,在这样的系统加持下,主站完成运维主站作业管理和运维主站参数管理等辅助向的功能,保证集中运维模式能够更好进行。

现场集中运维模式主要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运维作业任务,比人工为主导的运维模式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出错的概率,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之下,现场集中运维模式仍然需要依靠变电站运维终端进行实现,变电站现场与主站间的任务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沟通容易出现不及时的情况,因此处理效率受到限制,特别是在主站监控数据比较多的变电站,工作量会更大。同时在当前的现场集中运维模式中,主站与变电站现场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这就让运维信息容量受到了规约和通道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运维专业化的不断演进,现场集中运维模式的规模以及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运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必然会对运维管理的效率造成影响。

3 远程运维管理

3.1 技术方案

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在当前,设备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热门且逐渐成熟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远程运维管理模式逐渐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产生了。在当前运维管理之中,远程运维管理工作可以在运维管理的主站处进行部署、配置。通过变电站内的运维配置终端与站内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完成参数的配置工作。在这种模式之下,可以在管理主站的端口就部署变电站内运维配置终端所具备的沟通能力。

3.1.1 技术优势

随着当前技术的逐渐成熟,电网也进入了智能建设的时代,在这个的时代中,随着智能变电站的逐渐推广,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也越发成熟,这样的改变尽管给当前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做出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管理模式诞生,在主站便可以实现运维管理的大部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操作,并且有着更加可靠的方式对当前运维进行管控,并且忠实记录远程操作的过程,这样就能够增强维护安全方面的保证,在远程运维管理工作之中,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约化运行维护管理,随着当前电网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运维人员管辖的变电站数量剧增,责任也更大,因此需要统一的远程维护管理系统作为工具,一旦出现设备运转的问题,运维人员只能够到现场进行处理。第二,运维过程可以达到全程监管,在变电站运维的过程中,监控中心以及调度中心需要了解并且及时掌握变电站保护动作信息,现有的手段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运维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的监管需要。

3.1.2 运维配置终端

在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运维管理中,运维配置终端作为其核心的元件,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独立硬件的设计方式,在运维配置终端中,存在着对上以及对下两种交通路径,并且对下通信交互内容为I区数据,对上通信交互内容为II区内容,实现的功能较为复杂。另一种是硬件融合的设计方式,考虑到电网当前在推进二次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因此在变电站内部部署相应的硬件终端设备,可以考虑借用硬件平台,这样能够避免专门的硬件终端设备,大大节约了硬件方面的投入。(2)软件方面,首先,软件方面应该与主站通信软件模块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响应远程运维的命令,并且能够调用本地统一化配置工具完成后续变电操作,并且将本地文件推送到远端管理主站,随后因本地分析得出相关信号推送到远端管理主站之中。其次,站内配置作业监管软件模块设计,站内的配置作业监管功能是运维配置终端的核心,主要的功能有权限校核功能,对远程或者本地登录操作进行统一验证。同时具备统一管控功能,对部署在其上的统一化配置工具进行集中管控,划分固定的存储区用以存储配置工具生成的资料。再者,软件还需要具备文件更新自动扫描功能,信息分解功能以及综合分析功能,系统日志记录功能等。(3)接入方案,在接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案,分别是独立硬件方式下的接入方案,以及其他硬件融合方式下的接入方案。

4 结束语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以人工为主的运维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维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运维管理技术,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效率,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刘旺,周自强,林龙,韩嘉佳.人工智能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综述[J].高电压技术,2020,46(01):1-13.

[2]保积秀,张真,闫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20-221.

[3]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 (01):144-146.

[4]汪溢,胡春潮,高雅,梁智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方配置维护及在线监护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37(12):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