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便秘后的中西医理论分析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1

得了便秘后的中西医理论分析及治疗

冯容波

四川省西充县车龙乡卫生院, 637200


很多人将便秘当作一种疾病,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便秘是临床上常见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主要是患者排便频率减少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患者三四天才排一次便,甚至更久时间才排便。排出来的便量少,而且僵硬,有的粪便像羊粪一样呈现颗粒状,这样排便困难的感觉,给患者日常带来了不事的影响。便秘患者中,女性大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壮年。

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加上,社会因素和精神压力等多方面的刺激。便秘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疾病,中西医在对大便的发病原因和治疗上各有自己的认知。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对便秘情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了解一下患有便秘后,中西认知情况和治疗方法吧!


中西医对便秘发病原因的认识

1.中医认知

对于便秘这种情况,中医将其称作阴结、后不利和大便秘等。中医认为便秘大多是因为大肠积热、气滞寒凝和阴阳气血亏虚所导致的情况。早在景岳全书中就明确指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便秘。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病原因有胃肠积热、气机瘀滞、气血阴津亏虚和阴寒凝滞这四种原因。

胃肠积热是因喜欢酗酒辛辣刺激之食,导致胃肠中积热或者是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于胃肠之中,导致胃肠发病;气机郁滞大多是因为患者思虑过多、情志不畅、久坐少动导致传导失职和糟粕停运,身体内部形成便秘,情志和患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早在中医证因脉治之大便秘结论中就说,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愁思虑,诸气怫郁,则气滞于大肠;气血阴津亏虚是因为劳倦内伤,病后产后身体虚弱导致的大肠传导无力。阴寒凝滞则是因为阴虚体虚或者年老体弱导致寒气凝滞,于肠内形成便秘。

2.西医认知

西医认为便秘是因为消化吸收后食物残渣转化为粪团,在直肠内形成足够容积粪便后,用正常速度穿过直肠产生便也引发排便。排便时整个盆底的肌肉是协调活动,完成排便的,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和平滑肌的参与。如果神经系统或者肠道平滑肌产生病变,那么就会导致肠道阻塞,同时肠内肿瘤、肠套叠,还有药物和精神心理因素都会导致便秘。

3.便秘后的中西医理论分析

综上所述,中西医都对便秘的病因给予了全面认知,将中西两者有效结合,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因此结合中西医认知对于便秘的发病机制,围绕着粪便形成粪便排出粪便控制这三个阶段展开相关论述,西医认为粪便形成是食物在消化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到达结肠部位。在结肠内,大部分的水和电解质都被吸收形成了粪团。中医的认知与之相同,也是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所剩之糟粕而为大便。西医对排便过程描述很清楚,就是粪便在直肠内聚集膨胀,产生机械刺激,引发便意后进行排便。中医中提到了大便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这是指水谷经过胃的扶手脾的运化,最后由大肠将粪便排出。最后粪便的控制,在这一阶段中涉及到了盆腔神经和盆底肌肉都进行综合参与,在这期间体内脏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排便不畅,引发便秘。

中西医对便秘的治疗

描述了中西医的相关认知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便秘会给患者日常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引发各类疾病、影响后代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影响,需要对其展开相关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围绕着便秘的具体情况展开治疗,明辨患者的的综合情况,西医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借助先进的医学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让治疗更有针对性。两者有机结合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通过服用中药、针灸、按摩和穴位敷贴等方式帮助患者排便,西医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式帮助患者顺利排便,在两者的结合下,能够取得突出成效。

便秘的情况在孕期,很容易出现,面对这一情况,孕妇们要格外重视,除此之外,饮食不规律,喜欢辛辣刺激食物,也容易诱发便秘;便秘出现后,只需要及时就医,在中西医的治疗下,可以帮助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