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蒙药草乌炮制方法并进行实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分析蒙药草乌炮制方法并进行实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王署光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医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摘要:目的:探究蒙药草乌炮制方法,并进行实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分析。方法:以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情况作为参照标准,设计实验对比分析蒙药草乌炮制品的优劣,并选取蒙药草乌最佳炮制方法。结果:烘干时间及切片厚度均未对总生物碱含量产生明显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烘干温度能显著降低酯型生物碱含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乌在清水浸润至内无干心后,作2—4mm切片,在100℃烘干温度下烘制4h是蒙药草乌最佳炮制方法。可有效维持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酯型生物碱含量及毒性成分,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蒙药草乌;炮制;酯型生物碱;总生物碱

引言

草乌是蒙医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药物,根据蒙医记载:草乌性温、味辛、具有大毒,而经过炮制,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毒性成分,提高其临床效果,在蒙医学中,草乌性温,味辛,具有大毒。相关研究表明,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中乌头碱在草乌中既发挥了治疗作用,也发挥了毒性作用,而经过炮制则能降低其含量。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蒙药草乌炮制方法,探讨安全性高、简单方便的炮制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辅料:黄酒、白酒、酸奶,均由市场购买;童尿(8岁男童便液,清晨采集)。试剂:分析试剂如还原铁粉草酸三氢甲钾等,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等,均为分析纯。试剂的配置方法为:(1)高氯酸试剂:在13ml的70%高氯酸溶液中加入500ml水,将酸碱度调至pH0.5;(2)碱性盐酸羟胺试剂:取12.5g氢氧化钠加入无水甲醇溶解为100ml,取12.5g盐酸羟胺加入无水甲醇加热回流溶解为100ml,后将两种溶液等量混合,滤过;(3)高氯酸铁试剂:70%高氯酸取10ml左右,加入铁粉约0.8g,稍微加热,使铁粉溶解,后放冷,加入无水乙醇稀释为100ml。待用时取上液约20ml,并加入70%的高氯酸约6ml,再用无水乙醇稀释为500ml;(4)酯型生物碱对照品溶液:称取乌头碱对照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稀释至恰当浓度。药品:(1)制草乌:从内蒙古惠丰药业购买;(2)乌头碱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3)草乌:也叫阿巴嘎草乌,由市场提供,并经内蒙古药品检验所鉴定,属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干燥块根;(4)诃子:属于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经内蒙古药品检验所的鉴定。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万用炉,旋转蒸发器,UV-1601紫外分光光度计,SZ-93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AL204电子天平,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等。

1.2方法

草乌的炮制方法主要如下:(1)生草乌:去除草乌的杂质;(2)烘制:用清水浸润草乌至内无干心(喷水4次/d,若容器底部未积水,则为标准,通常为48h),用烘干箱将其烘制7h,温度控制为110℃,分别在5h、7h时留样;(3)酒泡:分别取黄酒与白酒将生草乌浸泡约24h,中间进行1次搅拌,方法与诃子制相同;(4)诃子制:将诃子捣碎后,适量称取进行温火煎煮,待剩余约1/3时蒸发滤过,加水于药渣,再进行煎煮,滤过,合并滤液。将生草乌浸泡约3d,搅动,1次/d,若口尝有麻舌感,则取出,低温干燥,备用;(5)酸奶制:取酸牛奶,将生草乌浸泡约3d,每天进行1次搅拌,若口尝有麻舌感,则取出,低温干燥,备用;(6)童尿制:将生草乌浸泡于童便液约3d,每天进行1次搅拌,若口尝有麻舌感,则取出,低温干燥,备用。

1.3观察指标

实验结束后,测定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总生物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川乌项下测定法进行测定;酯型生物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川乌项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于520nm波长处对吸光度进行测定,并利用标准曲线读取含量。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取适量草乌,采用清水浸润至内无干心,进行切片,用烘干法正交设计,将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及切片厚度作为3个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对应水平,作正交试验。结果发现,烘干时间、切片厚度并未明显影响总生物碱含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温度能显著降低酯型生物碱含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评分结果表明,130℃与110℃结果相近。最终分析认为,草乌浸润至内无干心后,切成2—4mm,于110℃下烘制4h是最佳的草乌炮制条件。

3讨论

草乌是一种蒙医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显著效用,而传统医学理论则认为:草乌自身具有一定毒性,如需用药,则需要对其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提升疗效。草乌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干燥块根,在温经止痛和祛风除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蒙医学理论认为,草乌毒性较强,在用药之前必须进行炮制。炮制草乌目的为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本研究中,除了诃子制外,其他的炮制方法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草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表明传统炮制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诃子汤炮制草乌,需要将草乌浸泡于水中,通过部分水解剧毒性生物碱而降低其毒性,此外,诃子中含有的草乌生物碱与鞣质会生成难溶性盐,通过机体的减缓吸收而降低毒性。将蒙医传统的烟熏法改进为烘制法后,能使采集的新鲜草乌含有大量水分,再用火进行炮制,能促进乌头碱水解,最终降低毒性。烘制法不仅能避免大量液体直接接触生草乌,还能确保总生物碱不易丢失,并且大幅度降低了酯型生物碱含量和毒性成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优化研究烘制工艺,在试验中将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及切片厚度作为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烘干时间和切片厚度并不会降低总生物碱含量,而烘制温度能明显影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最终得出,最佳的炮制条件为将草乌浸润至内无干心,切片厚度2—4mm,烘制时间4h,烘制温度110℃。

传统蒙药学认为草乌有大毒,临床用药前必须炮制。炮制草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其毒性,其次增强疗效。从本实验结果看,除诃子汤制外,其诸多炮制方法均使草乌酯型生物碱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方中重要成分之一的茜草有清伤热和血热,止血,止泻之功效,不仅与本品清热解表,消“粘”,止痛功能和治疗免疫力低下等症的主治内容基本吻合,而且其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成熟,稳定。烘制法系蒙药传统烟熏法方法。促进乌头碱的水解,再借助火的温度炮制,达到降毒的目的。不但保证了总生物碱不会大量丢失,此法避免了生草乌与大量液体的直接接触,达到其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大幅度低目的效果。

4结语

综上,采用烘制法对蒙药草乌进行炮制可有效维持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酯型生物碱含量及毒性成分,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宏伟.传统蒙药草乌炮制方法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0):87.

[2]巴图.蒙药草乌的中毒分析和制剂安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7):168-168.

[3]吕颖,王栋,林燕,等.蒙药材草乌及其炮制品中几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18,21(5):1086-1088.

[4]贾秀梅,郝秀莲,谢敏,等.草乌的4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8,23(8):4666-4667.